语文课堂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2019-09-10 07:22林冠儿
成长 2019年9期
关键词:三味书屋百草园逆向

林冠儿

探究能力是人们探索、研究自然规律和各种问题的一种综合能力。一般来说,它包括了收集资料和信息的能力,进行各种调查的能力,提出各种质疑问题的能力,建立假说的能力,进行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的能力,进行科学思维的能力等等。

作为培养21世纪人才的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是一大任务,因为探究能力是未来人才必备的一个素质,因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通过语文活动来促进探究能力的提高,在常态课教学过程中挖掘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求异能力”、“求变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不墨守成规,经常逆向思维,以求得探究能力的提高。

下面,我就以鲁讯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心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讯先生回忆童年生活的一篇散文,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聚焦两个生活的场景;即“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讲述了童年生活,表达了这段童年生活的情感。在学习中,文章的“个性化的语言”以及作者在叙述时采用的“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等,都是需要学生细心品读和进行探究的。

1 抓住文眼,标题、开头、结尾及文段中的关键字词、关键句进行探究

课文的题目是文章的“旗帜”,抓住了题目,就能得其要旨,便可了解行文的线索。本文的标题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很明确地告诉了读者要写在这两个地方度过的童年生活,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明确了文章的空间顺序和结构,因此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及文段中的关键语句,在阅读时应予以重点关注。

有些文章中的某一个关键字眼、语句是以沟通文脉,我们称之为“文眼”,抓住文眼作为课文的探究点,有利于读懂课文。例如,我们在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文章开篇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就是让我们探究的,“颇不宁静”确立了论文的感情基调 ,那为什么“颇不宁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作者的心情是复杂的,接着文章处处都关联着这种不宁静的心绪,路是幽僻的,月光是淡淡的,树一例是阴阴的等等一开篇淡淡的忧愁就笼罩着全文。

同样,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文章一开篇就以“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指明了“我”在百草园里的快乐生活,引出了下文的叙述,那么,百草园到底是不是“我的乐园”呢,通过引导学生对文章语言的品读、探究,就知道百草园的植物、动物、美妙的故事、冬天捕鸟等景物、故事和活动,“翻新砖”、“按斑蝥”、“拔何首乌”等乐事趣事,因此“乐园”成为了本文上半部分的感情基调。

2 发挥想象,合理推想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能照搬照套,不能墨守成规,学生在学习语文中,不能生吞活剥,不能死记硬背,而是要结合课文语境,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想象。在这方面 ,我更加推崇和倡导逆向思想。所谓逆向思维,就是“反其道而思之”采取反向思维来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而不是采取常规思路来解决问题,所以这方法也叫求异思维,这个方法可以通过后天锻炼来提高逆向思维的能力。

逆向思维打破了固有思维模式,突破了常态,通常人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其实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疑难问题,不妨可以从结论往回推,反向进行思考,就是从结果回到已知的条件,如果这样,问题解决也许会更加简单化。

例如在本篇课文中,我们不妨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文章的标题能不能改成“百草园和三味忆屋”呢?也许有的学生会认为是可以的,因为文章写的是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相关记忆,也有的学生认为前半部分写了作者在百草园的童年生活,后半部分写了作者在三味书屋的生活。但我认为,作为散文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感情,作者独特的情感,作者是為了表达一个每个人都要经历的成长过程,作者记叙了从百草园无忧无虑,不知愁滋味地快乐成长,到三味书屋多少有点成长有点忧伤的时光。从一个乐趣无穷的儿童乐园,到一个受到规矩的束缚,慢慢成长的私塾,这其中寄寓了作者成长的忧伤。同时,从百草园到三味屋,也是空间与空间之间的转换,也是作者童年时代快乐与无趣时光的定格。因而,本篇课文题目“从………到”点出作者创作的本意和内容,叙写自己从有“无限乐趣”的“乐园”到“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的过程和心路历程。因此,我们在感受作者多样情感流露的同时,用文章的标题能不能改成“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问题,启发学生探究课文文本的思想情感,理解“乐”中的万般滋味。

3 贴近生活,激趣导学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要想让学生获得知识,增长能力,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在实际教学中,我的体会是要贴近生活,激趣导入,以趣化难,乐于寻趣。例如,百草园“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何以见得?百草园有什么好看的,好玩的,好听的故事呢。首先,百草园里的植物、动物和很美的景物,爽心悦目,从“碧绿”“紫红”等这些描写颜色新鲜的词可以领会到作为少年时代的作者在百草园心情是愉悦的。作为小孩子,作者天性也是爱玩的。“翻新砖”、“按斑蝥”、“拔何首乌”,尤其是“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他就相信了,不假思索,不辨对错,强烈的好奇心使他“常常拔它起来”,于是弄坏了泥墙根。在“冬天里捕鸟”,详尽的捕鸟动作,有滋有味。百草园不仅好看好玩,而且还有恐怖而刺激的故事,“惊心动魄”、绘声绘色的“美女蛇故事”让少年作者紧张、好奇,作者听得如痴如醉,“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这“一……便”,让人逃都来不及,躲都躲不掉,更有“沙沙沙”和“豁的”拟声词,仿佛就在现场,极其恐怖,营造了一种极其紧张的氛围。在这个教学环节,我设计了一个让学生讲故事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走进“美女蛇的故事”,走进作者的快乐童年。

总之,通过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本人尝试通过抓住关键语句,带领学生探究课文主要内容,利用逆向思维,帮助学生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创设激趣,探索真知,促进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猜你喜欢
三味书屋百草园逆向
三味书屋
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碳排放效应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游百草园
三味书屋之“三味”
多元训练 实现读写转化——以部编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仿句为例
寻找百草园
我的“百草园”
逆向应用不等式(组)解集的概念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