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资助诚信监督体系的建构研究

2019-09-10 07:22:44许凤
成长 2019年9期
关键词:学生资助监督体系诚信

许凤

摘 要:高校学生资助是国家为了保证高校学生在求学路上不因个人家庭经济条件困难束缚而掉队建立完善的贫困生资助政策,是民生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内容,脱贫攻坚保民意暖民心工程,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落实过程中,出现很多与落实教育精准投资政策背道而驰的诚信缺失现象,为了减少此类现象,落实教育精准投资,建构高校学生资助诚信监督体系,加强对贫困学生的资助监督管理,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教育公正公平[1]。

关键词:高校;学生资助;监督体系;诚信;建构研究

1 引言

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家财政对教育的资金投入不断增加,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也在不断完善,在大学教育阶段,设立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校内奖助学金、勤工助学等等资助体系,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二零一七年,国家资助的高校学生达到了约四千三百万人次,资助金额超过一千亿人民币,对比二零一六年增加了将近10%。保障了学生不会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而在开展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过程中出现诸多资助诚信问题,产生不好的影响,国家对学生资助工作与诚信建设格外重视,曾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健全学生资助制度,更要推进诚信建设[1]。加强资助诚信监督建设,实现精准资助,本文从学校角度出发,对高校学生资助诚信监督体系的建构进行研究。

2 关于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进行中所面临的诚信问题概述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校的学生资助工作有按照上级要求进行,在调查中学生所反映的情况多不相同,经过整理,多数学生认为资助信息传达到位,资助工作的流程也公开透明,在教师组织落实政策时也比较负责,评选奖学金时均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也有少数学生反应映在学校或教师私下分配奖助学金,受到资助的同学利用资助金购买名贵手机服饰等,在问卷调查里,有部分同学认为贫困证明没有说服力,缺失可信度,总结来看,站在学生角度看还有诸多的缺陷,在自主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会出现资助费用使用不当、冒充贫困、助学贷款还款不积极等失信现象[1]。

3 关于高校学生资助诚信缺失原因的分析

3.1 高校诚信文化环境

高校学生资助诚信是诚信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多数高校的诚信文化环境都是不错的,学习成绩真实不作假,学生之间经济往来有借有还,人际交往言而有信,这种情况的资助诚信也会比较高;有个别高校存在对学生诚信教育不是很重视,重志轻德,只是做做表面功夫,缺乏全面性又起不到预期的效果。

3.2 高校学生个人自律意识

高校学生的个人自律意识薄弱,受到来自社会外界的影响,在自身明确诚信的意义与价值的同时,禁不住利益而选择违背,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建设,提升学生自律意识,是很有必要的。

3.3 高校诚信监督惩处机制

高校的诚信监督惩处机制不完善,不能及时的发现弄虚作假现象,让部分学生认为在获得资助的过程中没有必要所有事情都实事求是,钻个空子或者提供虚假的材料来获得资助,不完善的监督机制不能对学生提供资料进行有效的评审,也不能在学生获得资助后落实监管工作,而且没有设立健全的惩处条例,对违反相关条例的学生不能及时查处,导致学生的诚信度缺乏现象愈加严重[1]。

4 高校学生资助诚信监督体系的建构

想要解决诚信问题就要加强管理,梳理分析出问题反复出现的原因,建构高校学生资助诚信监督体系,控制并纠正学生的诚信缺失,对其进行相应的约束,监督体系的建构要根据国家资助政策并结合高校自身实际情况,明确职责,建设优良的自身队伍,对目标资助学生精细化评审和认定并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后期要加强对所资助的目标学生加强复查监督工作。

4.1 明确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工作职责

单独设立学生资助管理机构能保证高校学生资助贫困生管理、教育和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多数高校虽然设有专门资助管理机构但工作人员未能严格按照国家规定配备,且兼职工作人员较多,仅有半数高校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能实现正常运转,导致了相关人员疲于应付,不能视为本职工作来做,要认识到学生资助工作重要性,明确学生资助工作职责,在开展资助扶贫工作的同时对学生做好诚信、感恩、励志等精神教育工作。

4.2 学生资助工作队伍自身誠信意识建设

此队伍主体是由资助管理中心人员、高校学生干部和专业辅导员构成,队伍人员要有高度责任感,认真对待工作的每一项细节,要有强烈的诚信意识,坚决不能出现帮助作弊现象,专业化、高素质的队伍构成对于学生资助工作开展非常重要,要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强化队伍诚信意识、明确队伍职责、高校发挥监督职责。

4.3 精细化对资助学生的评审和认定

在开展工作前要做好目标学生认定和综合素质测评,实现数据化,要完全细致的了解资助目标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家庭情况和学生成绩表现等对贫困生进行综合认定,规范的评审程序是公正的基础,要严格按照相关认定评审程序,评审过程公平、公正、公开,严格把关,保证评选结果客观性和精准性。

4.4 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并与学校相关部门进行诚信信息精准对接

资助诚信监督体系建设要与高校文明建设结合,创造优良校园文化诚信环境[1]。学生进校建立诚信档案,记录个人所有情况,录入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以备作为国家资助依据,有失信行为的坚决杜绝,有效约束学生违背诚信行为发生。要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做好学生诚信信息精准对接,采用大数据技术信息共享。

4.5 加强对资助学生的复查监督工作

对已认定的资助对象,定期进行资格复查,并不定期通过电话沟通和走访 进行核实,发现并核实弄虚作假,取消资格并收回资助资金或奖学金,要了解受资助对象的资金花销,如有利用资助金奢侈消费,学校应停发奖助学金并给予相应惩戒,充分发挥资助金发放的作用。

5 结语

国家对贫困学生资助力度越来越大,受各种因素影响,贫困生的诚信教育成为重点关注问题,本文通过多渠道收据收集整理,分析了学生对诚信问题的认识,并指出诚信缺失根本原因,探索校学生资助诚信监督体系的建构,强化诚信育人[2]。

参考文献:

[1] 刘利,金虹,古仕明,陈晨,卢伟.高校学生资助诚信监督体系的建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4):1-3.

[2] 葛荣亮.基于大学生资助政策下的诚信教育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9):132-133.

猜你喜欢
学生资助监督体系诚信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中国盐业(2018年20期)2019-01-14 01:18:44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少先队活动(2018年5期)2018-12-01 05:24:37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高校“伪贫困生”现象成因分析与应对策略探究
青年时代(2016年21期)2017-01-04 11:24:16
新媒体时代学生资助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论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提高的有效策略
电力工程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方法分析
中国经贸(2016年20期)2016-12-20 15:48:54
浅谈独立院校辅导员在学生资助工作中的角色定位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