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国霞
【摘要】当前校园欺凌现象频发,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要消除校园欺凌现象,笔者认为,公共媒体要有正确引导,禁止公共媒体为个人炫富,要用正能量英雄人物形象,对学生进行道德习惯培养,针对校园欺凌现象的内、外原因出台管理对策。
【关键词】校园;欺凌;对策
近年来,校园欺凌现象频发,屡见报端或网络媒体,已对学生、家庭、学校以及社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2016年11月,教育部、中央综治办、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妇联多部门通力协作,发布了《关于防治中小学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2019年4月,中央扫黑除恶第二轮督导工作全面启动。社会大环境如此,学校小环境又岂能忽略?基于校园欺凌现象频发的现象,本文通过校内和校外的原因进行探析。
一、校外原因
1.家庭方面
①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使得独生子女或二个孩子的家庭里,孩子受到父辈、爷辈的宠爱,甚至溺爱。正是这种“爱”使得孩子长期生活在要风有风、要雨得雨的家庭环境中,孩子就像家中的“皇帝”。孩子的要求,无论是对还是错,总会获得满足。孩子的心中形成一种定势思维,长辈对他的满足是理所当然的,养成了孩子唯我独尊的思维习惯。更重要的是,在极端宠爱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会形成“别人必须听从于我”的错觉。而他们把这种错觉带入了校园,在和同学交往的过程中,总是希望能占上风,希望别人都能听命于自己,希望自己是“老大”,有这样心态的孩子多,矛盾就来了,怎能有那么多“老大”呢?要解决“老大”多的矛盾,这帮学生就要拉帮结派去“决斗”了。这样最终就会产生出“霸王”学生。有“霸王”学生,就肯定会有欺凌事件发生。
②由于现在很多年轻父母都外出打工,将子女留在老家由爷爷奶奶等亲人带,造就了很多“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在家庭缺少父母管教,受到爷爷奶奶的溺爱,性格比较偏激,根本不把家长、老师的话放心上,也往往成为学校的“问题学生”,也往往是欺凌事件的“主角”。
2.社会方面
①现在的学生受社会影响很大。近年来,社会的炫富现象充斥着各种影视、报刊、网络等媒体,不管怎样得来的钱,钱多就“威”就“酷”,一些“霸王”学生会进行效仿,这是社会对学生造成的主要负面影响。
②暴力影视、网络游戏对学生的影响。影视中的黑社会“英雄”、网络游戏中的暴力“英雄”被过度宣扬,使少年学生对那些“黑英雄”无限崇拜,在青少年幼小的心田中下了一种根深蒂固的邪恶观念,使他们以反叛家长、反叛教师、反叛学校、反叛社会为荣。这样的青少年在学校里肯定会成为“校霸”的。
③社会上有的黑恶人员把黑手伸向了校园。有的黑恶社会青年采取各种手段控制在校学生,成为他们的工具。而这些学生,有了社会“黑恶势力”的支撑,在校内成了“霸王”。甚至,有的黑恶组织利用他们办事,比如传送毒品等,这是社会对在校学生的直接影响,不容忽视。
二、校内原因
1.由于教育法规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落实不到位,对于问题学生,学校和教师常常“望生兴叹”,尤其是未成年人的违法问题,特别是校园欺凌現象,成为教师的苦恼。因此,加强对未成年人违法问题的教育和矫正、完善少年管教制度,成为《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共识。
2.九年义务教育后,不准学生留级,不管学生对所学科目的知识掌握多与少,成绩好与差。比如,小学一、二年级,简单的加减乘除法都没有学会,也年年升级,升到初中,怎么学习三角、几何、代数呢?这样的结果是,越高年级,越多学困生;学困生越升高年级,越失去学习信心;越高年级,越多无心向学的学生,有些学困生甚至“破罐子破摔”,干脆完全放弃了学习。可想而知,那些放弃学习的学生,是多么容易加入“霸王”学生组织。
3.受升学率的影响,一些学校重视成绩,忽视了德育工作。学校和教师的精力过度地投入教学质量中,没有及时地纠正问题学生的错误认识,没能重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4.学生两极分化。受社会价值观的影响,成绩好的学生,努力学习,成绩越来越好,一个个名校的指标名额在望,却忽略了道德品质的培养;成绩差的学生,学习成绩越来越差,越无心向学,又得不到道德习惯的培养,既无德也无才,走向了极端。
综上,造成校园欺凌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不止以上列举的几种。无论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才是当务之急。笔者基于以上原因分析,谈谈相关对策。
三、消除校园欺凌现象的对策
在校外层面,国家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都已非常重视,已不断出台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的各种政策,现在国家还开展了全社会的扫黑除恶专项行动。这已有效遏制了社会黑恶势力,也震慑了学校里的“霸王”学生。依笔者之见,应从以下几方面出台有效的管理对策:
1.公共媒体不应给个人太多炫富,应大力宣传好人好事好榜样,大力宣传像焦裕禄、袁隆平等为国家、为人民做出重大贡献的正能量的英雄人物,使中小学生正确认识并学习,得到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熏陶。
2.积极拥护国家政策,对于中央、省各部门联合出台的防治中小学生欺凌的举措,要长期坚持,落实到位,共同维护良好的社会风气。
3.九年义务教育从小学一年级起,实行留级制度,成绩特别差的,要留级,不能升级,留级要自交学费,国家只免费九年。这样做,可以减小学生的两极分化,也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学校德育工作,对学生要实行量化管理。教育主管部门定下一个指标,要求学生要有一定时长的义工记录,学校要要求学生做好人好事,要有记录。比如帮敬老院做好事了,要有敬老院证明;帮助街区做好事了,要有街区的证明,等等。如能长期这样做下去,学生的道德品质必有普遍的提高。
5.高一级学校录取新生,要求新生要有好人好事档案,要有义工记录。
在校内层面,学校要认真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做好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工作,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
①学校要求各班主任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好人好事档案,做好学生好人好事登记工作。要求学生每月或每学期要做好人好事几件,其中要细化为同学做几件,为老师做好事几件,为班级做好事几件,为学校做好事几件,为父母洗脚等好事几件,为邻居做好事几件,为社区做好事几件,为社会其它单位做好事几件等等,一一作出规定,一一进行登记。
②班级、学校经常表彰好人好事标兵。对学习标兵与好人好事标兵同等重视,经常表彰。在班级、在全校树立好人好事好榜样,树立学习标兵好榜样。各班级可对每位学生实行奖励分量化。做好人好事一次奖多少分,学习努力、考试成绩60分以上的奖多少分等,都将一一记录。到期末评选“三好”学生,就按好人好事得分加上学习得分,按总分排名产生。这样做就能使学生对做好人好事与文化课学习同等重视。
③学校经常利用广播、显示屏等宣传当今我国的对国家对人民有突出贡献的英雄人物的事迹;经常组织学习活动,向英雄人物学习;给学生营造一个颂英雄、学英雄的氛围,引导学生树立习主席提出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要使学生知道为人民贡献大才是光荣。
④中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是可以培养的。中小学生好比花草,如果让它自生自灭,它就会长成荆刺;如果移栽修剪,它就能长成人们喜爱的盆景。学生的道德品质靠行为习惯来培养,行为习惯就是修剪移栽。有句名言:“行为培养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中小学生的行为习惯,靠社会、家庭、学校的引导。引导的好,学生的道德品质就好。学生品质好了,学生中的欺凌现象自然就会少了,“霸王学生”就失去了滋生的土壤。
四、结语
有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全社会的道德建设,重视学校教育,相信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校园欺凌现象的消除指日可待,伟大的中国梦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