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梓诺
那日我踏上漫漫古道,拨开长安的满目雾霭,是它的一路尘埃。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的意境早已不复存在,我的泪突然如长安的雨般干涸到了眶底。渺远的时空中刹那间只剩我一人,隔着世事茫茫,细寻着长安故梦。
在钢筋水泥支撑的桥下,是有着恢宏的过往,但终被人遗忘的金光门。若它还在,我或许还能听见一片水声,自江宁而来的棹响和着南腔北调,西域携着黄沙驼铃杂着箱箧中的琳琅珠玉。在一片不知名的建筑群中踽踽独行,若那一排排坊市还在,我或许还能行走在礼泉坊的白墙中,隐约瞧见如墨色点缀着达官贵人的单开坊门,吃几口临街铺子香飘百里的烧饼。在漫漫车流中,幻想着我或许还能穿过含光门,在苏合香屑熏染的怀贞坊四周瞧一眼刘禹锡所谓的“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体会他十四年后重返長安,再游此地时“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傲气。
而这一切,我都未能在如今的长安城中得偿所愿。也罢,即便寻得玄都观,又能去何处寻故时海纳百川的气度?去寻梦得乐天的俊朗风流?
只得叹:长安,你太厚重,太厚重……
这里究竟掩埋了多少旷世的宏伟和多少凄恻的缠绵?我不敢细数。在傍晚时分登上钟楼,成百上千的燕子围绕着夕阳下的古楼飞鸣,楼里有老人在吹埙。埙,是这世间最为忧伤的乐音,仿佛梦中长安的挽歌。我在日暮的熏染中登上城郊的一座土丘,当日是否也这样?李商隐登上长安城南面的黄土台塬,烟绵碧草,萋萋萧萧,整个皇都尽在眼底,繁华依旧,却早已失了根基,衰落只在旦夕。一腔热血两行清泪,颤声吟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盛唐的衰落,像是必然,却留给后人多少感慨、多少唏嘘。关于盛唐的怀缅,铸就了多少不朽的诗篇。
天快黑了,我在城墙脚下的公园里坐着,周围那些灯光好像琥珀,沉香色的温情千年如斯。在柔黄色的光流中,所有的老楼都从青灰色的夜幕中凸出黛色的轮廓来。连瓦檐上旖旎的浮雕都隐约可见。因为夜色掩去了杂乱凋零和烟尘。掩去了屡次修复所拼搭的不和谐,整座长安城恍如梦境。终于明白,盛衰何足叹,古今一梦,也不过是换了衣冠。
突然放晴的夜空,抬眼看见了长安一片月,也终于感到“坐觉长安空”。
我走了长安的路,未解,忆了长安。
(指导教师:惠军明柯丽莎)
★【微型写作】“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读完本文.结合自己的经历与感受.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并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