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
当下全球的艺术家驻地项目大致上可以分成以下几类:政府扶持的驻地项目、基金会支持的驻地项目、商业支持的驻地项目、美术馆和画廊等艺术机构支持的驻地项目,以及我所创办的无题空间这一类艺术家自主运营的艺术家驻地项目。虽然现在的艺术家驻地项目越来越多,但是很多人对驻地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艺术家换个环境搞创作。如果是这样,驻地就太没劲了。在我看来,艺术家借助驻地的机会去观察当地的社会和文化,去和当地的艺术家、策展人、艺术机构等多做接触与交流,并把创作的作品展示给当地的观众们,才是艺术驻地项目更复合、更完整的意义。
我曾经以艺术家的身份参加过不同国家的一些驻地项目,这些驻地项目良莠不齐。我在驻地期间吃过亏,也学到过东西。我自己经历的这些驻地项目,对我理解艺术驻留这件事以及后来做无题空间启发和帮助都很大。在此,我也想分享一些我参与驻留的体会。在新加坡的时候,我曾参与过当地商业支持的驻地项目,这类以商业利益或提升企业形象为出发点的驻地项目,大部分模式就是主办方提供场地空间给艺术家生活、工作,然后留下艺术家的驻地创作作品。这种模式和国内很多地产商发起的“画家村”模式类似,更多是利用艺术家来制造一些噱头。这种的模式的弊病在于:一方面,因为艺术家在驻地期间对自己创作的作品去向没有控制权,所以创作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则是主办方和艺术家经常会在驻地期间留存作品的问题上产生纠纷。我当时还被要求去参加过一些主办方策划的商业活动和酒会,这也浪费了很多创作的时间。因此,这类艺术驻地常常以艺术家和主办方的不欢而散而结束。相比之下,我在日本参加的艺术家主导的驻地项目,整体上给我的感觉就好得多。驻地项目的运营者既不会过多地干预我的创作,驻地期间也没有什么不必要的商业活动。更重要的是,我也不需要去担心最终完成的驻地作品的归属权问题(驻地运营者不会要求艺术家留下作品),自然在创作上我也会更加用心。主办方和艺术家一直保持着一种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在这种良好的氛围里,驻地的艺术家得以更自主地去和当地的艺术家做交流。这些亲身的体验,也更坚定了我创立一个艺术家运营且保持独立的驻地空间的想法。2017年,我终于回国在上海创立了无题空間,专门做艺术驻地项目。
伴随着近年来国内民营美术馆和各种艺术机构的不断涌现,我发现中国的驻地项目也逐渐多了起来。我并没有参加过任何国内的驻地项目,但根据我的观察,这些驻地项目的入选门槛普遍较高。通过和国内这些驻地项目的从业人员进行交流,我也了解到绝大部分国内的年轻艺术家其实并没有参与这类驻地的机会。然而,驻地空间恰恰是年轻艺术家成长和实践迫切需要的。我创立驻地项目的初衷,也是希望能给更多年轻艺术家提供参加驻地的机会。我希望无题空间为他们在驻地期间提供一个更好的创作和生活的环境与体验。作为艺术家、艺术空间主理人,我的兴趣不在于追逐艺术驻地的商业化或学术化;我关心的是如何切实地回到艺术创作的本身,帮助驻地艺术家们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我觉得这才是驻地项目的核心。
在驻地做艺术创作,艺术家们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自己的艺术实践和在地性的冲突。很多国外的艺术家到了驻地以后,急切地想做一些和当地发生强烈关联的新作品。虽然我也鼓励艺术家来到上海,能够创作一些和当地有所联系的,或受当地文化影响的作品。但是在短期内强迫自己的艺术实践与当地的文化、社会产生某种关联,常常是欲速则不达。在一个陌生的新环境里做驻地,艺术家需要花时间去体验、感受当地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习俗,需要去熟悉驻地的历史,认识当地的朋友。在这个基础上做积累性的观察和思考,才有讨论在地问题的可能性。否则以一种自己习惯的思路去看陌生环境的问题,肯定是隔靴搔痒。无题空间曾有过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艺术家Rebecca Jensen,这位艺术家在驻地期间创作的作品,以西方世界价值观的女权主义视角生硬、简单化地讨论中国的“剩女”“女博士”问题,却不了解和研究这一问题背后复杂的社会文化情境,作品也就缺乏真正的价值和力量。因此,我觉得艺术家做驻地项目不能急于求成,驻地期间讨论当地社会问题时也更应该三思而后行。
就我的经验和观察,我认为艺术家应该结合自己的驻地时间,根据自己以往的创作经验,把自己擅长的艺术实践和思考,带到驻地的创作中去。举个例子,今年8月在无题参加驻地的比利时艺术家Simon Van Parys,他用自己擅长的雕塑和新媒体为基点,用在上海生活期间听到的有趣的声音,重新编曲与制作,创作了作品中的音乐。利用在垃圾场捡到的废弃装修材料,创作了雕塑的主体,这样的作品反而更加因地制宜,也更能与当地的观众们产生共鸣。我觉得这种方式,同样也适用于国内艺术家前往海外参加的艺术家驻地项目。
在我合作的近70名艺术家里,来自国内的艺术家有5位:其中有2位艺术家来自合作机构,其他3位都是海外艺术院校的留学生。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大部分国内的年轻艺术家在看待艺术家驻地项目上,还没有意识到这是艺术家职业化的一个重要经历。相比较国外艺术家的情况,我觉得驻地项目的意义对于国内的年轻艺术家反而更大。特别是对于没有在海外生活和创作经历的国内年轻艺术家,这是一个能够最高效、最直接以及成本最低的和国外艺术家们交流的机会。尤其是在国内大部分院校,还没有普及“艺术家驻地”这个概念的背景下,国内的年轻艺术家、艺术院校的学生,都应该更主动和积极地去申请国内、国外的艺术家驻地项目,更多地与不同背景的艺术家们交流,才能把自己的艺术实践带到一个更国际化的语境中。
在运营无题空间驻地近两年后,我认为驻地对于年轻艺术家最重要的意義,就是提供一个在学院毕业后,继续创作和继续教育的温室。在毕业后的头几年,大部分年轻艺术家很少有机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的艺术工作室。驻地项目的存在,在一个限定的时间里,提供了一个类似艺术院校的氛围和独立工作室的创作条件,年轻艺术家在这里不仅可以做作品,还有与其他国家艺术家交流的机会。这里的交流不仅仅是艺术理念上的讨论与意见交换,更多的是去深入了解不同国家的艺术环境,以及艺术在其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现状。这对于参与艺术家自己的职业发展,能够启发更多的思考。对于艺术成熟度更高的职业艺术家来说,参与驻地项目的意义更多的是不断拓宽视野和思路,在相对陌生的环境里更好地激发创作上的新想法,这尤其适用于中国这样一个制造业大国。在这里,艺术家能够以相对低廉的成本,尝试新的创作材料和创作方式,并就国内外艺术家职业化和职业发展的情况交换意见。因此,驻地空间也常常成为一个专业化的艺术社交聚集地,为国内外的艺术家提供更多关于各自发展的可能性。
创立无题空间艺术家驻地项目后,运营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和挑战,无疑是经济上的。因为驻地对空间场地的要求非常高,初期的投资也会非常大。因此做专门的艺术驻地空间是很难有什么利润的,这也许是国内很多艺术家驻地项目迅速出现又迅速消失掉的一个主要原因。我初期也因为国内相对复杂的环境,交了很多“学费”。这也让我不得不去思考,如果赚不到钱,我又能从中获得什么?思考下来,对于我个人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通过跟不同国家的驻地艺术家的合作,观察他们的艺术创作理念和实践方式,对于我来说也是一种再教育。这如同我在海外的艺术学院经历,最大的收获反而不是各类导师对我的指导,更多的是从同学们的作品中学习到有趣的想法和不同的表达方式。我的研究生导师也曾跟我讲过,年轻的艺术家不应该把自己封闭在工作室里埋头创作、闭门造车,而是应该更多地和其他的艺术家们交流,参加不同的社会活动。所以我作为一个驻地项目的运营者,希望所有来的驻地艺术家们,大家在驻地时期里都能保持一个不断学习的状态。这应该就是我最大的收获了。
创立无题空间驻地项目之初,我本希望自己能一边创作,一边认识些自己喜欢的艺术家们。愿望是美好的,然而现实太过于残酷,这个愿望完全没法实现。尤其是在第一年里,大的困难、小的烦恼不断。换了三次场地,钱也烧了三次,很多次沮丧时都想要放弃,但想着马上要来的驻地艺术家们,咬着牙还是坚持了下来。成立近两年后,才逐渐地稳定了下来。现在回头看看,在无题空间驻地的近70个艺术家,有些已经和我成为了很好的朋友,有些只是过客。但是在他们的陪同下,不管是无题空间,还是我个人,都成长了很多。作为一个艺术家,转型艺术机构管理者,显然很多东西我还没有想通,国内也还没有出现一个专业度很高的机构供大家学习。驻地空间的从业者都在各自探索着最适合国内每个城市的模式。有些落俗地来说,要把一个驻地项目做好真的是需要热爱,这和做一个好的艺术家是一样的,因为除了热爱,并没有什么能让你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