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语文是一门包含语言知识、文化历史、人文风情的综合性学科,在语文的课堂中学生不仅能够收获语言知识,培养语文应用能力,而且能够传承文化历史与审美价值观,形成语文思维。语文内容本身的丰富性与学科素养的综合性,要求中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教学风格、教学方法、知识衔接融汇贯通,构建一体化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语文学习思路是清晰的,知识点之间衔接性也较强,便于学生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构建语文知识框架。由此可见,浅谈中小学语文教学如何一体化是十分必要的。
一、中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分析
(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分析
“教学做一体化”是当下新型的教学模式和理念,但是其早在2001年就已经有人提出了“教学做一体化”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当西越来越重视到对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做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中,教师和学校的注意力也在慢慢从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转移到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上来。
(二)在中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学做一体化”必要性
在財政金融知识的教学中融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语文的相关知识不仅仅是刻板的理论知识,更是在生活、学习或者工作中都需要用到的知识,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掌握语文的知识可以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占据主动位置,减少不必要的弯路和麻烦。当下财政金融类教学很多学生都感到枯燥单一,缺乏学习积极性,严重影响了相关知识的教学,以此“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推进是当下财政金融类知识学习的重要条件。
二、构建中小学语文教学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理论轻实践
在语文课内外一体化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在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像现在很多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就过于重视理论的重要意义,导致实践教学的落后,小学所学到的内容与中学需要学习的内容没有太大的联系,必然会导致学生的中学语文学习无法从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寻找经验,这样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还会有很多学生在转入中学学习以后会出现挫败感,这样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造成学生对语文课学习的倦怠感与无力感。当下有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盲目认为只要学生知道了运动的原理、定义,就可以在语文的实践中有良好的发挥,所以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用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上,导致学生对语文课程产生抵触情绪,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教学模式单一
受传统教学思维模式的影响,部分教师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相应更新教学模式,现在的学生对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接受,因此亟需为学生选择新的教学模式,用更加灵活、更现代化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三)缺乏完善的高校课程考评体系
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高校对教学工作的重心都放在文化课程上,导致近几年语文课程发展迟缓。只有通过完善的课程考评体系对学生的日常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约束,才能将语文课程真正落实下去。
(四)传统教学模式的抑制
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当下很多语文课程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导致学生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衰退。因为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是课程的参与者,学生被动接受语文教材知识,因此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语文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在传统教学思维模式下很难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所以在当下构建语文课程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用更多丰富的教学思维将课堂丰富起来。
三、教学思路,脉络清晰
教学思路是指导语文教学互动有序开展的关键,教师的教学思路清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层次递进之感,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度,便于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把握个人学习进度。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教学思路的设计,将会导致课堂教学内容混乱,学生失去学习的方向表现出茫然的学习状态,只能跟随教师被动式的进行学习。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虽然也注重教学思路设计,并通过执行教案设计内容的方式进行教学。但各个环节看似开展十分有序,但教师却没有将这种教学思路一体化设计思想传达给学生,由于知识视角不同,如果教师没有点明教学思路,学生独自分析教学思路过程中存在着一定困难。
构建一体化教学思路,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将教学思路融汇贯通于语文教学当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无论是初中语文教学,还是小学语文教学在语文学科素养中的培养要求是一致的,都对语言基础知识、语文思维、审美价值观、文化传承四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区别在于实现目标的难易差别上,为此语文教师在设计语文思路的过程中应该继续秉承学科素养培养一体化要求,并符合以下几点设计原则:第一,结合教学目标,从教学内容中提炼教学思路;第二,简化思路内容,思路是一种方向,不是课堂教案,应该注意思路的精简与准确性;第三,传达思路内容,教师明晰个人思路设计,但由于视角的不同学生未必能够知晓,教师应该将教学思路以板书的方式传达给学生,并在各个环节过渡时,给予学生提示。
例如:在《济南的冬天》一课教学中,本课的教学目标为培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汇“空灵”、“澄清”等重点词汇,积累优美词句,感悟济南冬天美景,提升抒情散文能力,激发学生对于祖国景色的热爱。在小学教学中面对此类型文章设计思路时,考虑到小学生的实际语文知识掌握能力,会直接将景物描写的内容方向作为课文的设计思路“小山摇篮图”、“薄雪覆盖图”、“城外远山图”、“空灵水晶图”,符合小学生的思维习惯,便于学生掌握行为脉络。但在中学教学中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并将其渗入到教学设计当中,设计教学思路“新课导入—出示学习目标—整体感知—感悟内涵”,同时在整体感知环节将“小山摇篮图—薄雪覆盖图—城外远山图—空灵水晶图”放入其中作为分支思路,便于学生把握课文。教师在设计一体化教学思路的过程中,注重思路的连贯性与一体性,可以构建一体化语文教学。
四、教学方法,立体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与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差异性,主要是因为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差异所导致。初中生相比于小学生语文抽象能力更强,对于教师的语言知识传授感知力更强且理解也更加的深刻。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方法多以问题导教学法、思维导图教学法、主题实践教学为主,而小学语文教学中以游戏教学法、信息技术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为主,但使用教学方法的核心不变,都是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为此在中小学教学方法的一体化上,教师应该把握教学方法实质,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教学方法一体化构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十分单一,师生交流模式基本以问答为主。教师从直观教学模式直接过渡到抽象教学模式,学生表现出强烈的不适性,甚至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
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可忽视学生的认知特点,更要结合学生以往的学习经验开展立体式教学模式,将多种方法融汇贯通于语文教学课堂的构建当中。教师在构建立体式教学课堂应该注意“创新教学,皆不相师”,教学方法的选用不必拘泥于标准案例,应该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与教师的教学经验,好比游戏教学法虽然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比较多,但不代表初中语文教学中就不可以用,只要能够发挥出教学价值都是适合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开展立体式教学。在小学教学中面对以事说理型的文章,教师一般会采用情景再现或者直观体验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故事背后蕴含的道理,但对于中学生来说,还需要掌握道理产生的原因以及事情的因果关系。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分角色朗读、角色扮演情景剧等小学直观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体验课堂教学内容。其次,教师可以结合中学培养学生语文深度思维的教学目标,通过问题导教学方法设置问题“父亲为什么不把‘我’直接抱下来?”、“‘我’究竟是怎么脱险的?”等问题启发学生的语文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走一步,再走一步》内容为教学载体开展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模式进行立体化教学,契合学生认知特征,帮助学生从小学直观到中学抽象两种不同的角度感知课文内容,便于学生认知能力过渡,也增强了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
五、知识衔接,立体框架
中小学语文在教学内容上都涉及了语言运用、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三大模块,二者教学知识有前后承接、内容深化的特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发现,当教师讲解的内容学生接触过,学生在课堂上就会表现更加积极,课堂参与度更高。同时语文知识学习是不断深化与完善的过程,中学语文教学如果忽视了知识的之间的衔接性,就如“高屋建瓴”,学生学习的效果不佳,學习的知识点之间也是破碎的,学生记忆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也无法将各个知识点进行有效整合,无法感悟出新的知识。在传统语文教学中,中学语文教师并不善于挖掘学生的知识储备库,无法在新旧知识结合中,启发学生的语文思维,构建一体化知识体系。长此以往,学生始终处于新知识的接受中,缺乏对就知识的巩固,“囫囵吞枣”式的知识学习模式,学生“学得快,忘得快”,语文教学往往事倍功半!教师注重知识之间的衔接性,构建立体式知识框架,才可以理清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形成稳固的知识体系。语文教师在知识衔接教学过程中,可以先抛出教学问题,让学生直接谈一谈自己的了解,此时学生谈论的内容均以小学学习的语文知识为内容,教师可以详细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同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上提高教学难度,并完善框架结构与升华学生掌握的内容。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掌握的内容也更加完善,对于知识点记忆更加深刻。
例如:教师在讲解“记叙文写作”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知识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向学生提问“记叙文写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学生对于记叙文“六要素”掌握十分熟练对于教师的提问纷纷举手,展示个人知识。此时,教师可以将“记叙文写作”设为主题思维发散词,并延伸六要素分支,逐项的为学生讲解与深化“六要素”知识点。如在时间描写上,不仅可以写实,还可以通过“我记忆的一段时光”这种方式为学生详细讲解时间描写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陈述;在地点上也不必准确点出;在人物描写上,不仅可以通过语言、神态直接描写,也可以通过第三人的语言诉说刻画人物性格;在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上,可以采用顺序、倒叙、插叙三种不同的叙事模式,其中倒叙、插叙能够起到设置悬疑、解释说明、结构新颖的效果。教师在学生原有记叙文“六要素”掌握基础上开展深化教学,将新知识融汇贯通于其中,构成了知识一体化教学模式。
六、结语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语文教师在中小学一体化教学中,应该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认知特征,构建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知识一体化综合性语文课堂,最大化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提升课堂教学价值,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责任编辑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