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讲述
淡泊名利,播撒智慧,收获富足。袁隆平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1968年春夏之交,在湖南安江农校中古盘7号田里,袁隆平插下了珍贵的700多株不育材料秧苗。仅仅过了18天,这些不育材料秧苗竟然被全部拔除毁坏。幸运的是,他在农校一口废井里找到了残存的5根秧苗,育种试验才得以继续下去。
年复一年,袁隆平往返在安江与三亚之间,与季节赛跑。路途遥遥,他把珍贵的种子绑在腰上利用体温催芽。孩子出生、父亲病故,他都没有时间回去看上一眼。
袁隆平在頑强坚持中迎来了命运的转机。1974年至1976年间,杂交水稻培育成功,并在全国推广“种植,中国的粮食产量实现了一次飞跃。此后的10年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水稻面积12.56亿亩,累计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以上,增加总产值280亿元。
在袁隆平的记忆里,1960年目睹路边两具饿殍的一幕成为他永久的动力。有生之年,他不仅要实现合成超级杂交水稻的心愿,更要让杂交水稻走向世界。
毫无疑问,袁隆平是中国贡献最大的农业科学家。有人测算,杂交水稻种子共创造效益5600亿美元,即便只算零头,袁隆平的资产也足以与世界首富相提并论。然而,生活中的袁隆平始终淡看金钱,遇到10元一件的打折衬衫,一下买了10多件,因为“下田的时候不用担心泥水”。他说:“人的身上,最值钱的东西应当是脑袋里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