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途径探析

2019-09-10 07:51:02蔡莹莹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90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偶像价值观

蔡莹莹

【摘要】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国家的兴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少年这一代,教育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得极为重要。本文从当代青少年价值观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对教育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方法和途径、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索一些更好的方法有效地帮助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青少年;核心价值观

一、当代青少年价值观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当代青少年价值观的现状:①对国家民族认同感强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成果初现;②人生信仰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自我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强烈;③交友方式由现实交友转为网络交友等多种方式,社会问题日渐凸显;④道德素质滑坡,道德行为趋向功利化;⑤消费过度,崇尚时尚,追逐名牌。

2.当代青少年价值观存在的问题:①两极化的价值取向。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在绝大多数青少年内心是非常强烈的,这符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但不得不承认,青少年在民族自主意识和道德素质方面一直在滑坡。这势必影响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动摇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流地位。

②价值判断与价值行为失调。青少年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但个人行为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自控能力差。加上现在已经进入了5G时代,这就加大了学校、家长和社会的监管难度。

③信仰危机凸显。信仰在人生价值的实现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青少年的思想还未成熟,思考问题不深入、不够全面,停留在肤浅阶段。这样无疑向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发出了一些警示信号,怎样去除信仰危机,改变青少年固有的信仰观念,让青少年能在形成人生信仰的关键时期树立正确价值观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二、对青少年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内容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整个过程,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青少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实施教育。

第一阶段——小学教育。针对人的最基本的表面层次需求,进行社会主义基础文明教育。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尊重生命教育,遵循道德教育、遵守法律教育。

第二阶段——初中教育。针对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进行修身立德成才教育。修身立德成才是一個再一次认识自己的过程,同时也进行“对社会对他人无害化”教育的过程。这一层次的教育内容包括养成教育、创造文明环境、传授科学与人文知识、心理健康教育等。

第三阶段——高中及以上。针对深层次的社会奉献价值追求,进行理想信念的正面系统的教育。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内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青少年全面发展、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最终目标,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生动植入到青少年头脑中。

三、教育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和有效途径

1.通过学校课堂内外教学,促进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学校课堂教学

①确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现在为青少年从内心出发的积极想去实现并能够做到的实事上。在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往往只是浅层次地简单说教,要求青少年“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等。然而,这种过于完美的期望目标会导致青少年因理论与现实的强烈落差而陷入迷惘,毕竟所有的人都不能用“圣人”来作为衡量自己的标准。由此,教育工作者应从实际出发,使青少年容易接受可操作。

②深入挖掘教育资源,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如迎合青少年喜好的流行文化——青春励志作品:红色经典剧《建国大业》《亮剑》等;悠久厚重的传统文化,如易中天的《品三国》、于丹的《庄子心得》等,在青少年当中同样备受青睐。因此,教育工作者应结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状况,深入挖掘社会生活中教学资源,把那些承载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流行文化和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使青少年在不断的潜移默化中逐渐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内化为精神追求和行动指南。

③丰富传统单一的教学形式,巩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果。开展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如,“珍惜生命、远离毒品”走进社区宣传活动,“除陋习、树新风”等教育活动,“我们的节日·我们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普法知识我清楚”问卷调查活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道德讲堂活动,“唱红歌、颂祖国”文艺表演活动等等。

(2)课堂外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

①设立心理辅导中心。成立以专业心理咨询师为主体的“青少年心理辅导中心”,通过心理咨询点,开通心理咨询热线,让心理辅导活动走进学校。

②运用社会载体。在中小学和社区设“家长学校”和“青少年思想教育基地”,运用社会现效应,如“明星塑像广场”“烈士陵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社会实践活动等等。

2.尊重青少年的主体性,有效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现代的青少年,在外表现独立的同时还存在很强的依赖心理。外界的批评,会使得他们喘不过气,感到无形的压力,产生挫败感。这时,他们最需要的是社会和他人的认可,这样才有前进的动力。所以,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清楚这一点,做到尊重青少年的主体性,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给予他们正面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认同感,减少焦虑,从而激发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需要。

3.发挥偶像正面的榜样作用,并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培养青少年爱国情怀,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青少年崇拜偶像,很容易会对偶像的价值观不加批判地认同。我们应该客观地评价青少年偶像, 对偶像的外在形象和行为作分析,并引导青少年通过集体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客观地进行评价。这样既拓展了青少年关于偶像的认识,又能纠正青少年对偶像的不切实际的认同。在培养青少年责任意识的过程中,注意表彰先进个体,让他们得到社会的肯定,就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模式不是单一的,只要教育工作者遵循规律、善于总结,积极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更有成效。

参考文献:

[1]戴木才,田海舰.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2).

[2]陆士桢.如何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人民教育,2007.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偶像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8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偶像报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华人时刊(2019年23期)2019-05-21 03:31:38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我的偶像
中学生(2016年25期)2016-03-01 03:45:37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学习月刊(2015年9期)2015-07-09 05:33:44
出卖偶像
中学生(2015年35期)2015-03-01 03:44:44
偶像们都恋爱了
东方电影(2015年4期)2015-01-10 08:3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