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萍
扶贫攻坚是“十三五”规划的重中之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首要任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所以,精准扶贫的根本在于教育扶贫。教育扶贫作为治愚、扶智的重要手段,是实施扶贫助困的治本之策。笔者结合实地调查研究和近年来自身的扶贫工作经验,认为:实施教育扶贫要从学校教育扶贫、成人再教育扶贫、区域教育对口扶贫三方面做起。
学校教育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教育扶贫首先要从帮扶贫困地区的学校教育开始。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教育发展的重心已从普及数量转变为提高质量。但是,很多农村的教育现状依然令人担忧,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学校数量少,教学设备陈旧,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严重,这一系列的问题成为农村贫困地区学生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障碍,导致许多贫困地区的学校教育走向萧条。面对如此情况,我们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实行财政倾斜政策。加大教育经费的投放力度,建立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加快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设施建设,改造危房校舍,整顿校车安全,优化教学环境,完善教学设施,提高教师素质,尽最大力量实现教育公平,让贫困地区的学生同样可以接受高质量的教育,防止贫困代际传递的现象发生。
(二)落实各项惠民政策。认真落实好国家资助政策和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帮扶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完成义务教育,将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部纳入贫困家庭学生资助范围,优先享受资助政策。积极为当年被全日制专科及以上院校录取和在校就读的贫困家庭大学生办理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确保考入高校的学生不会因贫困而失学。
(三)实施引进人才战略。贫困地区教育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师资力量匮乏,缺乏高素质的优秀教师,所以教育扶贫还需要政府制定一系列政策,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例如,已经在一些地区实行的特岗教师招聘政策,将一些优秀的大学生教师引入贫困地区的课堂,不仅充实了农村教师队伍,而且也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据调查,大多数贫困地区人口贫困的原因是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农业技术传播不够广泛,农民缺乏高效的劳作技能,农民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对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理解不到位或者根本不了解。经济与教育密不可分,互相影响。“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搞教育扶贫,就是要从技能上、思想上对贫困地区农民进行培训和再教育,使其具备脱贫致富的基本劳动技能,更新思想观念,紧跟时代,正确理解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精髓,抓住机遇,脱贫致富。
(一)进行思想引导,向农民普及各项惠农政策。贫困地区之所以迟迟无法脱贫,或者即使脱贫后也容易返贫,除了地理环境限制、自然灾害、大病等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于人的思想。部分人宁肯将时间花费在喝酒、打牌、晒太阳上,也不肯花心思、想办法改变自身的贫困处境。所以,教育扶贫首先要解决群众的思想问题,培养其发家致富的信心和能力,让群众了解党的惠民政策,以引导其脱贫致富。
(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使农民掌握更多劳动技能。在信息快速传递、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区域内的教育资源,包括各类职业技术院校、乡镇农校和培训机构,加强面向农民的培训,推广各种高科技养殖、种植技术,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从而提高农民收入;对于一些想要进城务工的农民,可以对其进行职业技术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做工技能,适应现代工业的需要。“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加强农民的职业技能教育可以使农民工带技能进城、带技能就业,既能拓宽就业面,也能提高劳动报酬。
(三)解决好接受再教育农民的就业问题。对于经过职业培训的农民来说,帮助其顺利就业是关键。当地政府要与各行业沟通,解决好接受职业教育的农民的“出口”问题。例如,近年来吕梁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的“吕梁山护工”特色品牌,按照市场需求,结合贫困人口的实际和就业意愿,以全市六所院校为“吕梁山护工”培訓基地,以养老陪护、病患陪护、月嫂、育儿嫂、家政保洁等专业为重点培训内容,对愿意走出农村的妇女进行免费培训,同时主动与太原、北京、天津、青岛、呼和浩特、包头等地的家政服务企业合作,帮助护工找到市场,实现就业。
当下,由于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我国教育发展水平也存在着不均衡的现象,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的差距较为突出。为了均衡区域间的教育发展水平,给不同地区的孩子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我们要实施区域间教育对口帮扶政策,鼓励发达地区的学校有针对性、有目标、有计划地帮助贫困地区的学校搞好教育。
(一)物资捐助。贫困地区由于经济条件较差,办学经费不足,学校教学设施相对陈旧、落后。这些地区的学校大都校舍简陋,没有标准的运动场、实验室,在电子白板逐渐普及的今天,这些学校依然停留在黑板、粉笔的阶段,这些都是制约贫困地区教育质量的短板。所以,我们要大力倡导发达地区的学校、企业、社会团体或个人对贫困地区进行物资或资金的援助,帮助贫困地区改善教学设施,建设标准化的运动场、实验室,引进电子白板设备和多媒体教学设施,从硬件上提高贫困地区的教学条件。
(二)师资力量帮扶。贫困地区的师资普遍匮乏,教师资源流失严重,教师学历水平偏低、结构老龄化,这些都是制约贫困地区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所以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学校教师的培训力度,充分发挥各地教研室的作用,多为农村学校教师提供一些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让农村学校教师接受新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了解教学前沿动态,让农村学校教育走向现代化。另外政府还可倡议城市学校教师去贫困地区进行有限期支教,或招聘特岗教师去农村学校执教,这样既可充实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又可将最新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带到农村学校,从而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
(三)教学资源共享。政府鼓励发达地区学校针对贫困地区学校实施教育对口支援,提供各种政策和资源便利,做好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一体化办学对接,逐步实现远程教学。通过远程教学,城市学校教师可以在所属学校或者在家里给贫困地区学生上课,从而解决了路途遥远、成本过高、影响自身教学等问题。远程教学还可以突破班级授课的限制,一个教师讲课,数个班级甚至数个学校的学生都可以听讲,这样,既扩大了受教面,又可以使贫困地区的学生接受到与城市学生同样高质量的教学,从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扶贫在精准扶贫中具有重大的意义。“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我们要把教育扶贫作为扶贫攻坚任务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利用好智力、人力资源,大力开展教育扶贫、智力扶贫,让偏远贫困地区的孩子不仅拥有受教育机会,而且拥有优质的受教育机会,让贫困的农民拥有一技之长,从脱贫走上致富,遏制贫困代际传递,从而为精准扶贫注入强大正能量,从根本上斩断“穷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单位:交口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