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娱艳
每当打开“三人行”网站,在学生留言板块中总能看到学生的焦虑,不是为了即将到来的月考而烦心,就是抱怨作业太多经常做到深夜;不是因成绩不好畏惧老师的责罚,就是因分数不高害怕家长的批评;不是因为数理化学起来晦涩难懂,就是因为语数英错题感到头痛……这些留言的背后,是一颗又一颗处在重压之下的心灵。当童年被学业侵占,当希望被考试填满,成绩成了孩子唯一关注的事情,不能不令人痛心和悲哀。
社会对“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的希冀,父母对“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盼,教师对“有志者事竟成”的执着,已经在無形中让孩子承载了太多的东西,为童年附上了更多枷锁。
这些潮气蓬勃、激扬青春的孩子,他们本来应该做着鬼脸、跳着房子、打着水仗、踢着足球,在欢声笑语中度过整个童年,成为一个个有血有肉、志趣不同、自信自主、敢于拼搏的活生生的人,而并非统一教育流水线下只有一种规格、一种语言的“产品”。
在重压之下,孩子没有心灵自由的空间,既不能自由追求想要的人生,又不敢对梦想有所期盼,这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自信、打击他们的快乐,他们的学习无法欢快,他们的成长无法自在,就会离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才越来越远,离一个不快乐的、不自信的人越来越近。
电影《银河补习班》里有一个情节:邓超扮演的父亲马皓文带着儿子马飞春游,去领会大自然的魅力。他们在田野里飞奔,在阳光下欢笑,停留在一片绿油油的青草地上,欢喜之余,父亲跟儿子讲解起古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只有亲近自然才能发现远远望去绿油油的青草地,近看却十分稀疏。父亲马皓文反对填鸭式的教育,让儿子马飞拥有心灵自由的空间,培养儿子的自信心、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天资并不聪慧的儿子,却成为了宇航员。
实际上,孩子有他们自己的思维模式,会在实践中慢慢养成解决问题的能力,缺的是成人正确引导、是自信心和智识的成长。
我们总是以一种成年人的“偏见”去对待孩子,觉得他们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忽视他们的理想、无视他们的诉求、不管他们的喜好,按我们的思想、习惯、方法,把自认为对他们好的东西强加在他们身上。
在他们成绩下降时自我感觉糟糕时打击他们,在他们终于进步自我感觉良好时贬低他们,在他们追逐自我释放个性时说“下次再这样,看我怎么收拾你”。
因此,孩子越来越不自信,越来越难以放松,最终忘记了如何追求真我,成就自我。在提倡减负、鼓励创新、尊重人性的今天,这样的观念和行为已经背离了教育的初衷,违背了孩童身心成长的客观规律,因此亟需改变。
教育应首先塑造人的心灵,让孩子们懂得,在分数和考试之外,还有梦想、青春、亲情、友情等更多重要的东西。要给他们的心灵松绑,要让他们体认真善美、践行真善美,要让他们更多接触世界接触他人,形成正直善良的人格,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唯有如此,才能使他们拥有充实美好的人生与健全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真正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
(责编 孟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