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要充分依据学生的品格发展水平与成长需求。小学低年级学生(7—9岁)在生理、认知、社会情感方面的发展有其趋势与规律,关注其真实需求,有利于学生道德学习,有利于其道德经验的不断扩充与生成,有利于帮助其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与自我价值认知。研究小学生道德发展水平及成长需求,教育者需要关注儿童道德发展的实质,需要理解儿童道德发展的多维需求及影响因素,需要明确基于成长需求道德教育的方向与路径。
【关键词】小学生;品格发展;成长需求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15-0011-03
【作者简介】李亚娟,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南京,210000)科研员,高级教师,德育学博士。
一、儿童道德成长发展趋势概述
研究道德发展水平的方法有很多,一般有研究认知、研究社会性、研究情感等几个维度。而对低年级儿童道德发展水平及成长需求分析,需要从整个儿童发展视域来整体分析。从发展心理学角度看,7—9岁儿童属于童年中期,这是一个对现实世界中的任务持续注意的时期。儿童开始关注周围世界是如何运转的,相当大的兴趣放在对风俗、习惯、工具、历史文化知识的学习上。儿童开始认真地评价同伴,特别是评价同龄同性别的玩伴,儿童开始与同伴比较,内化了许多已经听到的禁忌,获得了一种被期望感,而大多数儿童不会辜负这些期望。游戏规则和课堂纪律变得重要起来,儿童有時会以一种神圣的顺从来对待规则,但有时候又会因规则发生争论而重新调整规则。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明确的小学低年级德育目标的实现,需要从总体上把握7—9岁这一时期儿童的道德发展需求及趋势,特别是在文明习惯、自信向上、诚实勇敢、责任心等良好品质的培育方面,需要很好地理解与把握他们的期望、角色认同及他们在班级课堂、学校生活中的安全感、归属感等方面的发展特质。
二、儿童道德成长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对自己双胞胎女儿的持续观察体验及近十年来对小学阶段儿童道德发展的观察研究和学校德育评价方面的深入分析,我发现早期阶段儿童和青少年做出某一行为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他们所期望的行为结果分不开的,儿童道德成长发展受很多方面因素影响。例如,道德认知与推理的使用、同伴的榜样作用、道德和亲社会模型、道德问题及两难情境等。
(一)道德认知与推理的使用
要想知道儿童在社会理解与道德方面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从观察到的现象和多样性两个方面来分析:
1.道德发展方面可观察到的现象。
在7—9岁这个阶段,儿童逐渐意识到他人的心理特性,但是对他人的精神状态知识只有有限的理解;认识到他人的思维和情感与自己是不同的;对那些正在受害或处于危难之中的人的同情不断增加;认识到人们应当力争达到别人的要求,也应该力争达到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重视合作与折中的重要性;会为出现道德上的错误而感到羞愧、内疚等等。
2.道德发展的多样性。
有些儿童始终误解同伴的思想与动机,譬如,把偶然的事件看作是故意的伤害;有的地域及文化重视确保个体的权利与需要,有的地域和文化则更重视整个社群的福祉;如果父母经常向儿童解释为什么某些行为是不被接受的,则儿童会表现出更高的道德发展水平;部分身心有缺陷的儿童对别人的动机和意图做出推论时可能会有些困难。
通过前文的分析,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需要引导儿童考虑别人的观点并找出满足每个人需要的方法,从而帮助学生解决人际冲突;谈论校规、守则、制度、公约等在班级、学校、家庭及公共生活空间中的正常运转;与儿童解释沟通,在帮助别人时,自己可以获得价值认同,获得快乐与幸福,即自己的行为也是满足自己的需要的。向儿童解释某些行为不被接受的原因,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对不当行为进行适度惩罚,会促进儿童对原则的遵守及亲社会行为发展,如同情、怜悯等利他行为。
(二)同伴交往与友谊
儿童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会学到许多有关道德的经验,无论交往对象在性格上是相似的还是彼此冲突的,如群体活动带来的与分享、合作、协商有关的问题。我女儿们之间相处的冲突常常是身体、面子、尊严被伤害的结果,要成功解决相互之间的冲突,儿童必须要从他人角度看问题,表现出对同伴情感、感受、尊严等一系列各自拥有的角色考虑,尝试在满足自己需要之外满足同伴的需要。
其实,7—9岁儿童对朋友和非朋友会表现出不同行为,对待朋友,他们更愿意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感情,并理解对方的感情状态,即使发生矛盾也逐渐学会找到一个公平解决的办法并保持原来的关系。这也能看出同伴朋友之间的相互忠诚、尊重、包容,并不会因为座位、学校、父母等临时因素而改变,并逐渐形成稳定的风格。
从可观察到的现象看:儿童与同伴一起的时间增加,更关心被同伴接受;有交往更多朋友的倾向,对希望成人看管自己的倾向减少;更少身体攻击,但越来越多语言攻击,如威胁、侮辱等;对谁是朋友、谁是“敌人”表现出关心和热议,有一些社会排他性,和朋友一起玩时,不愿意其他人加入他们的活动,同性别友谊占主导。
从发展多样性看:男孩子比女孩子更倾向于有更多朋友,一些儿童气质羞怯和小心,可能站在群体外围,并且表现出很少的社会主动性;一些儿童被同伴拒绝,可能因为他们被认为社会技能比较弱或比较奇怪;欺负弱小的儿童、多种不同的欺骗方式也会出现,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会表现出较差的自我控制能力,倾向于寻找那些有不安全感、焦虑感和孤立感的同学实施攻击行为。
因此,我们可以站在“远处”监督同伴关系,当儿童遇到紧张、冲突时,可以用确保其健康和各自权利、尊严的方式解决冲突,帮助被拒绝、被孤立、被忽视的儿童加入小组或集体,教会其一些与同伴、朋友有效交流的技能;教给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同伴交往和友谊发展对如何帮助儿童养成自信、文明、诚实、勇敢、负责等品质提供依据。
(三)道德与亲社会行为榜样
当儿童看到别人以道德上的合适方式来行动时,他们更可能表现出道德和亲社会行为;当儿童看到同伴有欺骗、攻击、暴力等行为时,他们自己也更可能去欺骗,也可能相反;电视、电脑、手机等媒介既能为儿童提供亲社会行为榜样,也能为他们提供反社会行为的模仿对象等多方面影响。7—9岁儿童对不同文化、习俗的兴趣增加,对做决定和自我服务的责任感不断增加,一些儿童比另一些儿童更能理解尊重同学的家庭,一些儿童可以自己照顾自己,而有一些还不知道如何遵从基本的安全原则等,因此教育者需要示范和鼓励儿童对不同人、不同文化、不同习俗的尊重,在教育中注意把多种观点融入日常的课程与教学当中,提供不同的校本德育項目供讨论学习。
总体了解低年级儿童道德发展水平及维度,需要对《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低年段德育目标进行具体分析与解读。譬如,爱国,即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包括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历史文化,尊重和认同家乡的风俗习惯和其他文化符号形态载体等,核心是一个人对祖国的归属、自豪、保卫等复合情感。小学一二年级儿童对祖国河山、领土的热爱,最初是建立在具体的形象水平上的,因为其认知能力多处于感性认识水平,思维能力处于形象思维水平,情感分化不明显,爱国情感体验比较简单、朴素,具有具体性、模糊性和狭隘性。陈会昌、朱智贤等心理学研究专家在相关文章中都揭示了这一点。因此,在小学低年级,因为学生处于情境性的品德分化与发展时期,学校需要开展爱父母、爱教师、爱小伙伴、爱小动物、爱小树苗等活动,贴近孩子的生活内容,从而激发其对爱的体验,培育其善良的情感。还可以通过生活中各种教育仪式,如升旗、奏唱国歌等方式让学生熟悉、认同、接受国家象征符号。
另外,根据科尔伯格关于儿童面对道德两难情境的相关研究,儿童的道德推理阶段并不足以应付道德两难挑战,也因此儿童才会在道德上获得发展。
三、儿童道德发展水平与需求分析总结
其实,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能捕捉到并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区分什么是道德违规(指那些导致伤害或侵犯了别人权利的行为);也开始区分什么是社会违规(指那些违反了特定文化中的社会标准的行为),特别是7—9岁儿童,他们会日益获得对公平的理解以及为自己在道德上的错误行为而感到羞愧和内疚的道德情感。这也正好印证了科尔伯格提出的道德推理的发展阶段理论:从起初关注解决自己的需要到关注取悦别人并遵守规则,然后再进入对正误抽象原则的承诺等系列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特里萨·M.麦克德维特,珍妮·埃利斯·奥姆德罗.儿童发展与教育[M].李琪,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丁锦宏.小学品格教育主题活动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