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
【摘要】作为最锻炼人思维的学科,数学因其具备的工具性、基础性等特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小学阶段,学习到的数学知识从表面上看似乎与人们的生活关系不甚密切,事实上这个阶段的数学涉及的内容不仅有简单的学科知识,还有比较宏观的科学思维,而这些都渗透在生活中。小学数学教学不只是要传授学生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培养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本文结合相关教学经验,以《小数的性质》为例探究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数性质;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数学教学既要确保学生获得参与社会发展、生活学习的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是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体现,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深度挖掘教学内容,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学习相关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本文结合相关教学经验,以《小数的性质》为例,探究在教学课堂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与方式。
在以往的教学内容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小数的基础知识,熟悉与掌握了小数的读写方法、计数单位、数位顺序等知识。《小数的性质》这一课时的教学,对学生深度理解小数的意义有着很大的帮助,同时还可以为以后学习小数的运算奠定良好的基础。运用小数的性质,可以实现小数的化简,或者依据相应的要求实现小数与整数的转化。
一、问题式导入,引发学生思考
学起于思,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有引发学生思考,才能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采用平铺直叙的教学方式,学生紧随教师的教学步伐,这种教学方式完全就是让学生跟随教师的节奏对知识进行记忆,学生并没有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式导入开展教学,在课前先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现下智能手机十分方便,尤其是在移动支付方面更是成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之一,在实际生活中,学生都会接触到抢红包、发红包,红包的金额会涉及小数的知识。教师可以结合这一生活实际引发学生对小数的性质展开思考,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在用手机发红包时,如果发送的金额较小,需要输入零点几,而发出的红包通常又会在最后一位数字之后加上一个零,如输入0.3,红包显示为0.30,那么0.3与0.30之间有着什么关系呢?”在听到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开始将问题转移到教学内容方面:“0.3=0.30,这是小数的一条性质,我们今天就是要探究小數的性质。”在提问问题时,学生由于在生活中接触过发红包而对教师的问题比较感兴趣,并针对教师的问题展开思考,在教师引导之后,学生开始对教学内容感兴趣,从而产生较强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思维也会处于活跃的状态。
二、联系旧知识,建立知识联系
影响学习者学习新知识的唯一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并要深度探究这一点。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以《小数的性质》为核心,拓展与引入与小数相关的数学知识,联系旧知识,建立知识联系,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结构。教师可以继续以问题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并要对问题进行深度拓展与切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探究。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0.3是一位小数,0.30是两位小数,同学们联系之前我们学过的知识,思考并说明一下为什么0.30与0.3是相等的关系?另外,为拓展知识深度,引发学生深度探究,可以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画图或者举例子说明。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运用直观图表示小数,同时也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单位换算剖析小数具备的意义。在这里以“0.30是否等于0.3”为问题,可以引发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在头脑意识中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探究,可以促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及所学知识解决现存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形成相应的知识框架结构,促进学生知识的深度化发展。
三、加强归纳总结,强化学生思维
归纳总结是学生构建完善思维的重要阶段,学习是一种知识的构建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鼓励学生思考教学中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深度挖掘知识本质,并对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样一来,学生才能在头脑与思维中建立完善的知识系统,形成相应的数学思维。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探究0.3=0.30时,有的学生会借助直方图表示出来;有的学生会利用坐标图表示出来;有的学生会利用单位换算表示出来。这时,教师不要急于向学生公布答案,要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对这些不同的表示进行总结与归纳,引导学生发掘这些知识存在的共同点。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表示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及讨论,让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对新的数学知识进行抽象、概括、归纳、总结,尽量让学生推导出相应的结论,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对于学生提出来的不同小数的不同表示方式,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些表示方式的共同点?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都是十进制的数,小数末尾添加0,只是改变了小数的什么而没有改变小数的大小?”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为合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可以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划分,对于归纳总结良好的小组,教师给予一定的鼓励与奖励。此外,学生在探究中必定存在疑惑,教师要适时进行相应的启发与引导,循序渐进地为学生揭开数学问题的“面纱”。
总而言之,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佳学科,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应用数学教学方式,深度挖掘教学知识,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拓展学生思维,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探究。在课余时间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归纳与总结,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王丹玲.以《小数的性质》为例谈数学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2):77.
李龙.浅谈小学数学中的小数教学——以“小数的性质”课堂教学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20):67.
白如平.《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0):86-88.
董文彬.工具撬动中关注联系 科学论证中叩问本质——“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J].小学数学教师,2017(Z1):10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