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的读者意识与审美意识

2019-09-10 07:22汪晓春
中小学班主任 2019年12期
关键词:脚印岩石课文

汪晓春

编者按

南京师范大学黄伟教授一直致力于“促进语文教学教得对、教得好、教得轻松”的研究,他创立的“指向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教学解读三层级”理论,直面教师对语文教学内容选择的难题,促进语文教学“教得对、教得好、教得轻松”。教学解读有别于普通的阅读和专家阅读,它的主要任务是为阅读教学服务。“三层级”分别指解读的三个层级:释义层、解码层和评鉴层。三个层级分别对应着阅读教学的多个能力点。一批骨干教师利用黄伟教授的理论对经典课文进行了“专业化”解读,证明了这个理论强大的实践性。我刊将连续刊载一批优秀青年教师的文本解读,以飨读者。这也是全国首发的一批以“三层理论”为指导的解读文章,以期能为语文教学的“专业化”插上翅膀。

《时间的脚印》选自部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本文基于释义、解码、评鉴的角度进行文本解读,并对本课课堂教学设计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一、文本释义

(一)题目理解

题目是“时间的脚印”——时间怎么会有脚呢?这是文学化的表达。从课文的标题可以看出这篇说明文的语言风格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文章先引用科普作家高士其的诗句,引出“时间”的话题,从时间的流逝到人们想尽办法记录时间,一直说到大自然对时间的记录——岩石。从日常生活到地质学上的“时间”,“时间”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脚印”又如何理解呢?岩石上的种种痕迹昭示了地壳的运动、气候的变化、生物的繁衍生息——这些都是时间的流逝引起的大幅度的变化。“时间的脚印”,就是地球变迁留下的印记。

(二)课文结构

可以分成三部分:课文第1—4段为第一部分,提出“时间”的话题;第5—29段是文章第二部分,先讲非生物的地质现象——岩石的侵蚀、瓦解、搬运、沉积和新生(第5—21段),接着讲其他几种情况(第22—25段),最后讲化石(第26—29段);第30—31段是第三部分,阐释读懂“时间的脚印”的意义。

(三)语言特点

本文语言准确精练,如“根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1米厚的岩石”,用列数字的方法,写出了岩石形成过程的漫长;语言生动形象,如“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躺”字非常传神,让读者一见即知岩石的形态。

此外,语言风趣幽默。例如,“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将“海枯石烂”成语的意思反其道用之,说明石頭并不像人们想的那样坚硬。“从‘死’了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死”这个词,拟人的手法,石头在作者眼中有了生命力,表达新颖风趣。

二、文本解码

《时间的脚印》一文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

(一)强烈的读者意识

我们写文章通常有两个目的:一是表达自我,愉悦自己;二是传递信息,服务读者。作为一篇科普文,越是能够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读者、顺应读者、引导读者,越能打动读者、启发读者,这就达到了科普的目的。本文行文就很明确地体现了“读者意识”。如文章第6段,“就在我们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地球上某些地方的岩石在被破坏,同时它们又被陆续搬运到低洼的地方堆积起来,开始了重新生成岩石的过程”。“就在我们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这样的表述一下子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立刻有了代入感、现场感,叙述节奏有了紧迫感,不似前面行文娓娓道来的感觉。还有第8段的开头:“到过山里的人都看见过……”其中,“到过山里的人”就激发了读者的生活体验,读者有没有去过山里呢?有这样生活经历的人自然会产生联想。第9段开头,“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这一句站在读者的角度设想读者的心理,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第31段,“当然,读懂这些记录要比认识甲骨文、钟鼎文或者楔形文字更困难些”,这一句,作者显然考虑到了读者的阅读心理,行文贴近读者,为下文鼓励读者克服困难、认识岩石的价值和作用铺垫。

(二)动词的大量使用和画面感的营造

本文的动词选择几乎不重复,精准丰富。如“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烘烤”“冷冻”“吹”“打”的搭配都与主语的特点吻合。“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风势、水势、冰河的缓势都表现出来了。还有“雨水落到河湖里,渗入地下”,“落”和“渗”的使用都恰到好处。

用语言营造画面感也是本文的一个特色。丰富的动词使用,聚焦了岩石变化的过程,侵蚀、瓦解、搬运、沉积、新生。自然物不同,对岩石改变的力量、方式都不同,丰富的动词使用使自然物有了区分度。

文章中还出现很多对视觉的暗示,如第4段“在北京故宫,我们还可以看到一种古老的计时装置:铜壶滴漏”,第8段“到过山里的人都看见过,在那悬崖绝壁的下面,往往堆积着一大摊碎石块”,第24段“从‘死’了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第30段“瞧!大自然给我们保留了多好的记录”,等等。

为什么要出现那么多暗示画面的句子呢?联系文章的题目“时间的脚印”,“脚印”是看到的,不是听到的、摸到的,标题就是以视觉形象呈现给读者的,所以行文处处表现“脚印”的画面感。尤其第16段,尺幅千里,从蒙古高原到北京,从黄河流域到洞庭湖,画面转换犹如电影镜头,给读者带来较大的联想和视觉冲击。

三、文本评鉴

本文有没有不足的地方呢?

朱光潜在《无言之美》一书里谈到我们对于一棵松树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有这样一段话阐释三者区别: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

《时间的脚印》一文属于科普说明文,文章从地质学的角度介绍岩石的知识,科学性和文学性都有所兼顾。遗憾的是,课文的审美意识太偏狭。例如文章结尾:

“当然,读懂这些记录要比认识甲骨文、钟鼎文或者楔形文字更困难些。但是,不管多么困难,我们总有办法来读懂它。而在读懂以后,不仅使我们增加了知识,而且还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的宝藏……”

一般说来,结尾有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文章通篇流露出极强的实用意识,虽然科普文讲求理性客观,但科学精神不能一味追求实用。

求“用”,无疑拉低了科学的境界和求知的起点。我们对知识的追求,起点和终点都不应该仅仅立足在“用”和“致用”上。除了社会物质生活外,人作为万物之灵,还应有精神追求,有求“趣”、求“美”、求“真”的人生追求——这是艺术与科学境界的相通之处,“求用”,不足以涵盖科学的实质。

四、教学研讨

(一)与教参商榷

教参在问题探究里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文章在说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后,接着写了一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这样是否偏离了主旨?

教参给出的答案是:对这个问题从正反两方面分析,都有一定的道理。笔者以为,第4段不能删去。教参的说法忽略了第4段与下文的联系。作者为什么在列举了钟表、日历等计时方式后,还要补充“铜壶滴漏”呢?而且还是单独成段,详细地介绍“铜壶滴漏”这种计时方式。因为第4段与课文第6段是照应的。请看第4—6段:

在北京故宫,我们还可以看到一种古老的计时装置:铜壶滴漏——水从一个铜壶缓缓地滴进另一个铜壶,时间过去了,这个壶里的水空了,那个壶里的水却又多了起来。时间是看不见的,但是我们用水滴记下了逝去的时间。

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

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着:这里在死亡,那里在生长;这里在建设,那里在破坏。就在我们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地球上某些地方的岩石在被破坏,同时它们又被陆续搬运到低洼的地方堆积起来,开始了重新生成岩石的过程。

从上述文段可以看出,第4段讲“铜壶滴漏”与第6段讲“岩石变化”有相同之处:其一,都是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铜壶滴漏是“这个壶里的水空了,那个壶里的水却又多了起来”,大自然的物质是“这里在死亡,那里在生长”;其二,水是“缓缓地滴”,岩石是“被陆续搬运”,都强调变化的持续性、过程性;其三,水滴能记录时间,岩石也能证明时间的流逝。所以,第4段既是对举例的补充,使例子更丰富,更是与第6段类比,便于读者联系理解,并不是无由之笔。

(二)对教学设计的批判

教学设计:《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部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99页。

1.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在划分层次时,要抓住独句段和其他起承接过渡作用的语句,引导学生理解其作用。可以班组讨论,提出几种不同划分,经讨论得出一致结论。然后,进一步理清主体部分的逻辑关系,理解说明的顺序。

2.针对重点提问,理解文章内容

文章有不少例子,可以补充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帮助学生理解。选择若干问题点,引发学生思考,还有一些问题学生在课上可能一时无法回答,可布置课下自主探究。

通過提问,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以深入理解课文。

3.品析拟人化的语言

举出一两处例子,可以让学生自主圈点勾画,找出其他的例子,班级或小组讨论,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以上的教学设计基本包含了本文的学习重点,但课堂的呈现方式缺少新意,不够灵活。语文课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可以通过适当的课堂活动组织教学,以“主问题”设计来引领教学。

笔者思考如下:

课文标题是“时间的脚印”,请你围绕标题分段并概括段意(要求必须以“时间的脚印”为中心)。

第1—4段,介绍了“时间的脚印”的存在方式(钟表、日历、岩石、铜壶滴漏);第5—29段,具体介绍了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脚印”的;第30—31段,阐释读懂“时间的脚印”的意义。

明确:围绕课文标题组织材料、安排写作顺序。

再如,教学设计第二部分“针对重点提问,理解文章内容”,可否设计“看图猜课文段落”的游戏,既用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地质形成的原因,也将图文结合加深对段落内容的把握。

语言训练上,可以出示关于岩石的图片,分别让学生用拟人化的语言描述图片,写一写你眼中“岩石的美”;用说明式的语言介绍岩石的特征、成因;最后比较两种表达方式的特点。

五、文本互读与比较

本文与同单元的其他文章比较都有相似之处。如《大雁归来》和本文都运用了拟人化写法,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大自然的语言》标题与本文《时间的脚印》有异曲同工之妙;《恐龙无处不在》从发现恐龙化石引出说明的话题“大陆漂移”与本文由生活经历的“时间”引入自然科学的“时间”,构思方式几乎一致;《被压扁的沙子》主体部分“撞击说”和“火山说”的比较质疑与本文主体部分对几种岩石运动方式的比较,主要说明方法相似。由此可见,一篇优秀的说明文,具备的主要特征是有规律的,例如都讲究语言的可读性,都考虑到说明顺序的由浅入深,都注意说明方法的选择使用等。从比较中总结规律,可以引导学生理解一般说明文的基本写作方法。

猜你喜欢
脚印岩石课文
库克岩石
第五章 岩石小专家
真假月球岩石
端午节的来历
岩石背后伸出的巨爪
背课文
奇怪的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