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承尧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规定,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基于此,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内容的选择,一定要始终贯穿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这一目标。为落实这一目标,老师在教学某一历史主题时,不必在一节课中解决所有问题,可以把教学的某一主题进行整体化设计,分成几个模块实施教学。如“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网络知识,培养学生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准确地记忆和理解历史大事的能力;创设情境挖掘重点,培养学生运用史料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的能力;研习探究提升认识,培养学生辩证、客观理解历史事物使其接近历史真实的能力。这三个模块围绕各时段教学目标互相配合,循序渐进,使整体化教学目标落在实处。
一、初时段教学:设置问题网络知识
根据历史学科核心素养,2018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规定“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设置问题网络知识属于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能力要求。要求学生通过中国近代各阶段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事件,梳理出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脉络,感受中国近代的时代特征。本阶段可以设置以下问题:
(1)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阶段划分。
(2)每阶段重大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什么逻辑联系?
(3)同时段中外历史事件之间存在哪些逻辑联系?
〔设计意图〕课堂设问的针对性决定课堂教学的质量,上述问题旨在培养学生能够网络知识,从纵向把握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从横向把握近代的东西方关系。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以“问题”为导向制作“时空坐标”图。
根据三个问题和时空坐标,析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总体特征: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条线索: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追求民主进步(近代化)。围绕总体特征和两条线索完成三个任务:
第一、理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宏观线索:“冲击(西方列强的侵略)”与“反应(中国社会的抗争与探索)”。
第二、理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之间的逻辑联系。
第三、理解中国民主革命与西方历史之间的逻辑联系。
〔培养目标〕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运用这些方式叙述历史,知道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
二、第二时段教学:挖掘重点创设情境
根据历史学科核心素养,2018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规定:“历史学科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笔者认为,创设情境,是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的重要手段。创设的情境,一般是反映社会转型的重大场景或重要事件。情景再现后,教师要引领学生提升对重大场景或重要事件的新认识。创设历史情景,可以有多种类型,如:还原真实的历史境况,学术研究中的不同看法,等。
创设“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相关情景时,一般以近代历史发展过程的某些关键的节点(如步入近代前夜的中国)、或者是教材的某些重要的结论(如辛亥革命的成败)为切入点去创设。
例举1:近代前夜的中国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近代前夜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让学生从纵向和横向把握中国近代所处的位置,比较同时期中西方历史发展的不同走向。
材料一:中国人吃大亏的重要原因是固有文化有很强的排他性。中国吸收外来文化时有一套自己的框框:已经固化为社会制度的三纲六纪,是绝对不能改变的“道”或“体”。外来文化只能融化在这个大框架下。清朝歷代皇帝吸收的西学主要是认为可以为我所用的“技艺”,从未考虑改造中国本身的文化和体制……
——摘编自袁伟时《晚清大变局》[1]
材料二:十八世纪中叶,西洋的科学基础已经打好了,始用机器生财打仗。嘉庆、道光年间,我们的祖先还在那里做八股文、讲阴阳五行。我们的工农业、运输、军事,仍保存着唐宋的模样。西洋在中古时养成了热烈的爱国心、深刻的民族观念;我们则死守家族观念和家乡观念。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2]
材料解读:近代中国社会传统体制特征。①制度腐朽。中国的皇帝以“三纲六纪”为思想内核固化封建专制制度。②科学技术及其理念落后。西方科学技术的思想基础建立时,中国儒家学说官方化并成为封建制度的思想基础;18世纪中叶以来,西方各国陆续完成工业革命,我们的社会各领域仍然保持着唐宋模样。③国家、民族观念落后。从中世纪到19世纪初,西方人的爱国心、民族观念使他们上下团结坚如磐石,而我们的国家虽大但一盘散沙。
中国何以如此?长久以来,宗法专制政治体系、儒家文化社会意识、社会经济抑商体制导致制度腐朽、思想封闭、经济衰败。当代中国已经认识到了我们民族的根本问题,中国正向现代化强国迈进。
例举2:世界资本主义潮流下的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并认识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联系与区别。
新情景可聚焦以下几点:①两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②洋务运动坚持以“中体西用”的方针保卫传统体制,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使之遭到毁灭性的打击。③戊戌变法试图以“西政”救国,开启了政治民主化的探索,这符合世界潮流。
例举3:辛亥革命的成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辛亥革命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培养学生多元化思考问题的角度。
材料三:尽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看起来是一种象征,但北洋政府统治的十多年间,又先后制定了12部宪法性文件,无论是袁世凯、段祺瑞,还是张勋、徐世昌,他们企图在中国传统政治中为自己寻找专制主义合法统治依据都是徒劳的。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3]
材料四:(袁伟时)整个北洋时期,辛亥革命的两个成果基本在延续,真正失败,是在1926年4月20号段祺瑞宣布下台,他的执政府跨台了。在此以后,中国长时间没有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整个国民政府时期(1925-1948)都是独裁专制体制,党国体制;后来在台湾才慢慢恢复了三权分立的现代政治架构。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4]
材料解读:辛亥革命“终结”,并不意味“革命成果”终结。①学生从教科书中可以知道,辛亥革命的兩大成果:推翻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②张岂之先生认为,北洋政府统治十多年间,先后制定了十多部宪法性文件,这说明北洋政府时期,辛亥革命的成果尚存。袁伟时先生认为段祺瑞执政府垮台,三权分立政体消失,是辛亥革命失败的标志。两段材料告诉我们:三权分立政治体制存在与否,是认识辛亥革命成败的关键。
〔培养目标〕上述三例,选取近代前夜的中国社会状态、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三大事件,旨在培养学生以史料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的能力。
三、第三时段教学:研习探究提升认识
根据历史学科核心素养,2018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规定: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能力的培养重在研习史料、提升认识。在研习过程中,学生构建的是新问题和新认识。本时段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是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最重要阶段。
例举4:土地革命创造出新的底层结构,改变了中国农村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土地革命是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诠释。
材料五: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间的77年间,尚未对中国的社会提出实质上的改革,只能算是中国长期革命的一个准备阶段。对于辛亥革命的失败,毛泽东有句话说得非常深刻:“国民革命需要有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中国社会的改造,是在毛泽东手中完成的,这就是著名的土地改革。
——摘编自倪端《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5]
材料解读: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问题是农民革命问题。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改革创造了一个新的底层:农民阶级成为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①从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中国革命从内容看,主要局限在经济技术、政治体制、思想文化上;从社会结构看,主要局限在统治阶层、资产阶级、革命的知识分子等上层结构;从实质上看,是中国长期革命的准备阶段。②1927年10月始,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领导中国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民主革命道路。③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土地改革成为民主革命迅速取胜的可靠保证。
教师引导学生研习材料,使学生得出正确的历史认识: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看,中国共产党力改照搬西方的轨迹,抓住中国作为封建农业大国的国情,通过土地改革,使中国底层蓬勃而起,推动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例举5:抗日战争凝聚了全民族力量
〔设计意图〕理解九一八事变后的民族自觉性。
材料六:中国政府,在“九一八”的试金石之下不但未被推翻,反而因之巩固。近百年来,世界各国倘对外有重大损失,其政府无有不被推翻者。大战后,战败国的革命就是例子。我国则不然,1933年9月18日的政府反比1931年9月18日的政府要稳固。甲午之役时,无民众慰劳军队的事情,这一次捐钱的捐物资的,为军队作事情的,各大城市都有了。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6]
材料解读: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全民族的觉醒问题。几千年来,中国人民所怀抱的观念是“家天下”,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开始觉悟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性,这是民族自觉性的开端,是十四年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培养目标〕上述两例,旨在培养学生通过研习史实,发现推动中国历史演进的重大社会现象,并能对这种历史现象加以评析和价值判断。
综上所述,历史教学目标的时段变换是通过对教学主题的整体化设计指导教学实践的过程。历史教学要实现整体优化,重要的是确定教学重点。关于教学重点,北京师范大学叶小兵教授认为:“一类是知识的重点,如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历史制度等;另一类是认识性重点,如重要的思想和理念、重要的阐释和理解。”[7]本文关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整体化教学设计即是遵循了从知识到认识的规律。知识的重点,认识的重点,符合历史的逻辑和认识的逻辑,有助于历史教学目标即培养历史核心素养的实现。
【注释】
[1]袁伟时:《晚清大变局》,北京:线装书局出版,2013年,第15页。
[2][6]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223页。
[3]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335页。
[4]袁伟时:《中国近代史教学的几个问题》,《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2年第1期。
[5]倪端:《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77页。
[7]叶小兵:《重点的选定》,《历史教学》2005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