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福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并通过诸素养的培育,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是我们应该重点思考和实践的问题。我认为情境设置与问题引领是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途径。通过史料等形式,设置历史教学情境,可以引导学生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体验当时人们所处的历史环境,感受当时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形成正确的时空观念,培养史料实证的意识与能力。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在对历史问题的探究過程中,认识史事的性质、特点、作用及影响”[1],对历史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逐步完成教学目标。
下面以岳麓版必修Ⅱ《经济体制改革》一课的有关教学设计为例加以说明。
情境一:陈沛霖同学爷爷的“逃港”故事——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受访者:陈善庆(采访者爷爷,1944年3月出生,农民)
采访者:陈沛霖(佛山市顺德区杏坛中学高一(1)班学生)
我:爷爷,以前经常听您说逃港的事情,大概是什么时候?
爷爷:我们不叫什么逃港,就叫偷渡,呵呵!我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就有咯,比较多的大概是六七十年代吧。
我:为什么六七十年代会比较多呢?
爷爷:那时候穷啊!一年的收入就几十块钱,但听香港那边的亲戚说,收入都过万,什么东西都有卖的,所以就想到香港去。
我:那怎么偷渡过去呢?路线是怎样走?
爷爷:一般从杏坛扒艇(坐船之意)到广州或深圳,从伶仃洋或深圳游水偷渡到香港,那里离香港比较近。……
我:那你那时为什么没偷渡成功呢?
爷爷:呵呵!被抓了嘛!……我们那一批就几个人游过去。[2]
这是一段采访实录,属于口述史料,是亲历者讲述身边的历史,便于学生理解过去。
提问:陈沛霖同学的爷爷当时为什么要冒险“逃港”?学生从材料中找到答案——“穷”。
追问:“逃港”是珠三角特有的现象,但贫穷却是当时中国城乡的普遍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呢?
材料一:“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时期流行于农村的顺口溜
材料二: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11个总部的审批,要盖11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广州日报》2008年9月6日的报道
引导学生分析材料,认识到是建立在单一公有制基础上的、集中管理的、平均主义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挫伤农民、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导致了普遍的贫穷。所以,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改掉这一体制中影响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从学生身边较为熟悉的人的亲身经历出发,通过典型史料和连续追问,引导学生回到经济体制改革前的时代背景,感受当时中国经济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帮助学生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3]的角度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做出合理的解释,理解改革的基本方向和内容。
情境二:改革开拓者的故事——理解改革启动的艰难及改革者的开拓精神
1978年,安徽发生特大旱灾,凤阳县许多人都外出讨饭了。没有外出的18户小岗村农民感到与其坐等饿死,不如大胆想个办法。于是,在1978年12月的一个夜晚,他们聚在一起,开了个秘密会议,写下了保证书,决定分田到户。
材料三: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4]
提问:差不多同时,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为什么分田到户还会有坐牢甚至杀头的风险?有这么大的风险为什么还要分田到户?
设计有一定思维含量的冲突性问题,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议》中明文规定“不许包产到户”的材料以及教材的有关叙述,引导学生回到农村改革之初的时空环境,进行思考和解释,理解改革之初面临的各种风险和困难,落实史料实证能力培养,进而理解改革者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精神。
情境三:老师自己的故事——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
引导学生依据教材叙述,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要内容及特点之后,插入一段老师的自述:
材料四:老师来自江西省南丰县的一个山区。大概是上初二的时候,记得有一天周六,从公社所在地的学校放学回家,发现田地里劳动人群非常分散,三三两两,东一撮,西一撮的,一问才知道原来分田到户了。从此,每年暑假都要经历的那种超级辛苦的抢收抢种“双抢”大战,一直延续到我大学毕业。但再辛苦也心甘,因为多劳可以多得。从此,我家摆脱了年年欠债的苦日子,分田到户的第一年,就有386元的收入!后来,我考上了县一中,为了方便上学,我也成了有车一族——一辆凤凰牌自行车!最后还考上了大学,改变了人生轨迹。
提问:请结合老师的叙述及教材有关内容,分析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
主要意图:利用教师这一课程资源,通过课堂中的人的直接叙述和亲身感受,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的意义,感受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村、农民带来的深刻变化。
情境四:国企改革者的故事——理解推进改革需要勇气、毅力和智慧
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以国企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经历了试点时期、全面展开和深化改革等几个阶段,取得突出成就。在引导学生梳理基本史实之后,提供以下材料:
材料五:原宁江机床厂厂长刘伦宝回忆1979年为争取在《人民日报》刊登第一则广告,在国家物资总局一负责人办公室里,与该负责人进行的一次耐人寻味对话:
负责人:刘厂长,你看过马克思的著作没有?
刘厂长:看过一些。
负责人:那你知不知道机床是生产资料?
刘厂长:知道。
负责人:马克思说过生产资料不能随便买卖,你知不知道?
刘厂长:知道。
负责人:那你们为什么要登广告销售机床呢……你是不是、是不是……想向马克思挑战呢?
刘厂长:你句句不离马克思,难道什么事情都要马克思说了才干?马克思知不知道宁江厂要从江苏南京迁到四川灌县来?马克思知不知道很多地方要我们的机床,我们的机床又不能卖?
——《华西都市报》2008年3月24日
材料六:五十五位厂长经理呼吁:“现行体制条条框框捆住了我们手脚,企业处在只有压力,没有动力,也谈不上活力的境地,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是我们最大的烦恼……我们怀揣冒昧,大胆地向你们伸手要权。”
——《请给我们松绑》,《福建日报》1984年3月24日
设问:与教材叙述相比,上述材料反映了国企改革进程具有什么特点?据此,你对国企改革有什么新的认识?
通过史料,营造与教材叙述不同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到国企改革遇到了旧观念、旧体制阻挠,充满了艰辛与困难,理解改革的推进需要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而形成对改革者的尊重和敬爱之情,对学生进行责任担当意识的熏陶。
情境五:邓小平“南巡”故事——理解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宏观引领
1989年政治风波后,许多人抓住“姓资姓社”的问题,反对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围绕“姓资”“姓社”问题,产生激烈的争论……
材料七:1990年7月5日下午,在中南海勤政殿,江泽民总书记召开经济问题座谈会。
意见一: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改革有方向性错误,应该是计划取向,但是搞了市场取向,所以出了问题。
意见二:吴敬琏等人则强调必须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路线,维护市场取向。
——摘编自柳红《“计划与市场”争论中的吴敬琏》
材料八:1992年1月至2月,邓小平以88岁的高龄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发表一系列谈话。他认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提问:二十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呈现怎样的特点?从中可以得到怎样的认识?
通过情境和史料,引导学生回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空环境,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确立的曲折性和艰巨性,感受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力挽狂澜、引领改革的伟大作用。再结合情境二、情境四的有关内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情境六:书写自己的故事——理解经济体制改革和历史学习的价值
随着“姓资”、“姓社”争论的解决,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极大解放了生产力,使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中,大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给出以下图片和材料,以身边的景象和具体的数字,说明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顺德大良城区旧貌
顺德大良城区新顔
材料九:1978年,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十一位;2000年超过意大利,居世界第六位;2007年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折合12.3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5%左右,比1978年提高13个百分点左右。近年来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稳定之锚。[5]
总结性提问:纵观整个改革过程,可以带给我们哪些启示?由学生开放讨论、生成,提出看法。教师特别强调两点:
1、改革是推動社会进步的伟大力量,要坚持改革!
2、改革充满艰辛,需要勇气、毅力、智慧和创新!
再引导学生感悟:我们总结改革的启示,最重要的是为了在新的改革大潮中更好地书写自己的故事……
综上所述,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围绕重点、难点问题,运用各种史料,创设了六个具体的教学情境,或是学生身边熟悉的情境、或是教学现场中的个人亲身经历,或是不同于教材的新情境,都能比较好地带领学生回到所要探究的历史问题的时空环境,去理解当时所面对的社会问题。在此基础上,再通过连续追问、冲突性设问或直接提问等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对改革的起因、特点和影响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和解释,理解经济体制改革和历史学习的价值,达成教学目标。
【注释】
[1][3]《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17页、第6页。
[2]叶君明:《“历史解释”素养培养初探——以“对外开放格局形成”为例》,《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年第3期。
[4]钱江:《划时代的红手印——小岗村“大包干”契约产生的经过》,《党史博览》,2008年第9期。参见凌志军:《历史不再徘徊——人民公社在中国的兴起和失败》,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7—10页。
[5]《波澜壮阔四十载民族复兴展新篇——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ztjc/ztfx/ggkf40n/201808/t20180827_1619235.html,浏览日期2018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