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促进学生国家认同

2019-09-10 07:22章小亮
中学历史教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体验式博物馆历史

章小亮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多方面开发和利用校外历史课程资源。一是利用历史遗迹、遗址,以及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组织学生参观,增强直观的历史感受。二是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1]在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利用博物馆和乡土资源,不仅是课程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历史学科教学的需要。为了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以南京长江路历史文化体验课程的开发,使学生身临其境、接触历史文物,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在感知、体验和思考历史的过程中,深化对历史的认识与判断,让学生在体验历史的基础上,生成鲜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体验课程的源起

体验课程是指通过创造实际的或者重复经历的情景和机会,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在亲历的过程中使学生理解并建构知识、拓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体验式教学思想在国外可以追溯到西方近代教育理论奠基者夸美纽斯教学思想。他认为“知识的开端永远必须来自感官,感官是记忆的最可信任的仆役”[2],教学应该运用直观方法,应该充分运用感官去施教。二战后,美国的教育界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体验式教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美国凯斯西储大学教授大卫·库伯曾正式提出体验式学习理论。他认为:“有效的学习应从体验开始,进而发表看法,然后进行反思,再总结形成理论,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3]

我国体验式教学也有悠久的历史。“《淮南子》里面就提出了‘圣人以身体之’,意思是说品德高尚、学习渊博的人通过亲自体验来学习和认识世界。”[4]现今一些著作中也对体验式教学进行了探索,“如《德育新论》中认为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应该是体验者认知活动、体验活动与实践活动的相结合。”[5]目前国内对体验式教学的研究较多,在教育学、外语教学、职业教育等方面对体验式教学的研究相对较多,体验式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一定发展,但系统研究实际操作的还很少,开展体验课程的也少,笔者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根据教学实践,在传统的教学进行对比研究基础上,并结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试验,挖掘学校周边的博物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展体验课程研究,让学生在课程中收获历史文化知识,收获快乐,促进中学生们对国家历史文化认同感,形成有特色的体验课程。

二、长江路历史文化资源调查分析——体验课程资源丰富

博物馆名称 对应课例 对应历史文物、故事 国家认同目标

六朝博物馆 七上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南朝历史演变、经济重心的南移、瓷器发展、儒雅文化和夷洲的发现 经济认同、地方认同和民族文化认同

江宁织造博物馆 七下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红楼梦文化、云锦和园林建筑 文化认同

总统府博物馆 八上第1课鸦片战争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第9课辛亥革命

第23内战爆发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南京条约》太平天国运动故事、孙中山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遗址、蒋介石与总统府、解放总统府等故事 政治认同、民族认同

梅园新村纪念馆 八上第23课内战爆发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周总理在梅园的峥嵘岁月 政治认同、情感认同

一条长江路,半部南京史。南京长江路被全市列为18个旅游功能集聚区之一,是古城南京的一条文化特色街区。其拥有六朝博物馆、江宁织造府、南京总统府和梅园新村纪念馆等一系列著名博物馆。博物馆体验教育具有实物性、直观性、社会性和寓教于乐的特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博物馆的特点,把历史教的生动活泼,创造更加高效灵动的课堂,因此,笔者对南京长江路上的博物馆进行调查和研究,了解长江路的博物馆的历史文物、故事和遗址,研究初中部编版七年级、八年级历史教科书,找到书本知识和历史文化体验课程的落脚点。

通过调查发现:

1.南京长江路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教学富矿,可丰富初中历史教材内容,拓展历史教学空间。长江路周边博物馆众多,拥有各式各样、丰富多彩、不同时代和不同内涵的馆藏文物,而且有很多历史文物、故事与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的知识有血肉联系的,学生徜徉在长江路上,将依次穿越六朝、明朝、清朝、民国和现代五个时空,体会1800年的历史文化,加深对历史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2.挖掘长江路文化街中学历史教育内涵、外延,以生动有趣的现场體验活动、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成长,提升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习近平总书记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址、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6]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培育核心价值观,提升中学生核心素养,必须坚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挖掘南京长江路历史文化资源,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发扬光大努力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三、长江路历史体验课程开发——以社团活动为纽带

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形成学校文化和学校特色。校本课程开发强调学校利用自身的资源,自主规划,十分有利于学校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同时,给教师参与课程改革创造了机会,提升教师课改的意识,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笔者以社团活动为纽带,尝试开发历史体验课程。

1.成立“解密长江路,历史那些事儿”社团,促进历史体验课程的开发。本社团以学习历史文化知识和现场参观体验为目的,结合多样历史探究和历史游戏活动,让学生深层次全方位接触不一样历史。在成立历史社团前,笔者向全体初一学生分发长江路历史文化体验课程问卷调查,了解孩子们对历史体验课程的真实想法和需求,通过问卷调查,全年级60%左右学生愿意参加历史社团,择优挑选了23位热爱历史的学生, 组建“解密长江路,历史哪些事儿”社团,与学生们一起寻访体验长江路历史文化。

2.整合资源,校本课程开发。编写地方课程教材是开发利用历史课程资源的具体途径和方法,长江路博物馆拥有丰富历史文物、文献资料、历史故事、传统文化等资源,都是可供挖掘和利用的课程资源。笔者正在尝试编写《解密长江路历史文化体验课程》特色校本课程,目前正在按照以下写作框架充实和整合材料:

第一章  六朝博物馆——六朝的演变与经济的南移

第二章  江宁织造府博物馆——红楼文化、云锦与东方园林发展

第三章  总统府博物馆——沧桑巨变

第四章  梅园新村纪念馆——周总理在梅园的峥嵘岁月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者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7] 这一明确的指示鼓励了基层学校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也为中学历史体验课程指明了方向,笔者希望以长江路历史文化体验课程的开发和实践与国家和地方历史课程相互补充,充实丰富我校的历史教学的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培养中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以传承民族精神。

3. 以社团活动为纽带,开展历史体验课程实践活动。欧本海默说:“博物馆教育是一种较为灵动而于变化三度空间实物教育模式。”[8] 博物馆拥有丰富的实物资源,教师要利用好博物馆实物资源,一定要积极参与,进入博物馆现场体验,感悟历史文化的魅力。

社团成立一年以来,笔者积极与长江路博物馆取得联系,参观调研,设计了教学内容与博物馆历史文物、历史故事的学案,制作课件,设计历史体验课程的模式如下:

历史体验课程模式

历史体验课程实践分为三步走,首先教师先进行课堂教学,分享长江路博物馆历史文化知识;其次,社团分小组,学生带着参观的主题任务,进入博物馆参观体验。以历史体验课程之六朝博物馆为例,笔者根据六朝博物馆的历史文化资源,把学生分为四组,每组有一个体验主题任务,参观时认真听讲解员的讲解,认真做记录,这样最大化激发学生探究历史兴趣。

六朝博物馆体验课程任务单。第一组:文化组,儒雅文化;第二组:经济组,瓷器之美;第三组:爱国组,六朝名人爱国故事;第四组:建筑组,六朝建筑之伟。

最后,学生在参观博物馆后,开展多种形式成果汇报展示活动。为了激发学生创造力,教师组织学生,分5人一小组并委任组长,开展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在组长安排下,分工密切配合,根据主题可以安排组员去图书馆或上网搜集资料,制作课件,书写参观心得,上台讲解,甚至编话剧表演历史文物前世今生等活动。

四、长江路历史体验课程目标——促进国家认同,春风化雨浸润人

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归属哪个国家的认知以及对这个国家的构成,如政治、文化、族群等要素的评价和情感,是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升华,是在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和国家力量对比此消彼涨的情况下确立适当的国家地位和自我身份。王德明、赵玉洁两位教授认为:“家国情怀在不同时代、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话语形式与学科内涵……最后归纳出四个方面:疆域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9]

在现代国家建构中,国家认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作为国家软实力的国家认同问题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培养中学生国家认同的价值观不仅要从课堂教育上培养,还要从社会实践中培养,开设历史文化体验课程,让学生从传统课堂教学走进博物馆,现场体验历史文化,丰富学生学习内容,发展学生学习能力。学生的“生长”不仅应该有成长必须汲取的各种知识的营养,还应该有人的成长过程中的精神与情感的成长。历史课程资源中有大量是显性的,可以被教师直接整合利用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国家认同,提升家国情怀的历史核心素养,使学生感受到春风化雨般的浸润。

总之,新课改强调以人为本,它的核心在教学中就是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动性,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南京长江路历史文化体验课给学生学习自由,关注学生情感成长的教学方式,它的核心理念是對人的关切,让学生用眼睛去观看,用耳朵去聆听,用手去操作,用心去感悟,用脑去思考,使学生实现对历史文化的发现、认知、理解和情感的升华, 产生对中国历史文化国家认同感的共鸣。

【注释】

[1]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45页。

[2](捷)夸美纽斯著,傅任敢 译:《大教学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24页。

[3](美)Unna D:《Tradition and Change in the ELT Curriculu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第22-23页。

[4]蒋敏:《高中化学体验学习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张莹:《高中历史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索》,硕士学位论文,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6年,第161页。

[7]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门户网站, 2001年6月8日。

[8]王宏钧:《博物馆学基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3页。

[9]王德明,赵玉洁:《论历史教育的家国情怀》,《历史教学》2018年第5期。

猜你喜欢
体验式博物馆历史
情景体验式外宣纪录片《四季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英译探微
用体验式探究活动打开探索之门
博物馆
浙江金华开展新录用年轻公务员体验式实践锻炼
新历史
露天博物馆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