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布航
《老人与海》是20世纪著名的小说家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创作的,其知名度远高于海明威的其他作品。一方面源于海明威的创作才华和写作风格,另一方面也跟海明威的创作时间有关,创作《老人与海》时,海明威已经是满身伤病的老人,生活的经历让他不再是硬汉,变得更加抑郁和脆弱。他一改以往风格,创作了具有独特风格的《老人与海》。因此,《老人与海》的主题色调明显区别于其他作品。本文主要从抗争精神和民族意识的视角解读《老人与海》的文化内涵。
一、抗争精神的文化内涵解读
《老人与海》故事比较简单,一个老人独自在海上捕鱼,连续80多天没有收获,最后捕获了一条大鱼,却苦于无力将大鱼拖到船上,只能驱船牵着鱼走。鱼的血腥味引来了数条鲨鱼,最终战利品被鲨鱼掠夺,只剩下一副鱼骨。纵使如此,老人也没有灰心丧气,而是计划建造一条更大的船远行捕鱼。可见,小说通篇就是给读者讲了个故事,并没有讲述老人生活的年代,没有清晰的时间轴,而是在细节之处向读者透露了老人的经历和身份信息,可谓意味颇深。
美国悲剧美学家斯玛特曾经说过:“如果苦难落在一个生性懦弱的人头上,他逆来顺受地接受了苦难,那就不是真正的悲剧……悲剧在于反抗。”悲剧美学认为,人的生命中有苦难、有不幸,这些都含有一定的悲剧性因素,将这些苦难和不幸所引发的悲哀、痛苦情绪作为审美对象,并予以一定的审美判断和评价,发现苦难和不幸蕴涵的美,就成了悲剧美学。可见,悲剧是一种特殊的美,它能让人在苦难中发现人生的真谛和活着的价值与意义。《老人与海》的故事虽然简单,却用朴素的语言描写了老人在晚年的厄运,但是,老人没有绝望、没有屈服,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大无畏精神。虽然老人与自然、与灾难、与厄运的斗争失败了,但他的失败体现出了一种壮美,令人震撼。老人已经年老体衰,在厄运面前,他没有认命,而是毅然决然地与命运抗争,向厄运发起挑战。在一次次的出海中,没有任何收获,他依然坚信今天就能有收获;在远海钓到大鱼后,他奋斗了两天两夜才俘获大鱼;在无力将大鱼拽上船后,他拖着大鱼在海上漂流,在这三天两夜的漂流过程中,他忍受了孤独、伤痛、疲劳、饥渴等折磨。在这场老人与大鱼和鲨鱼的持久战中,老人处于劣势,但他依然以较强的耐力、持久的毅力坚持了下来,即使战败了,仍然乐观坚强、不屈不挠。这种抗争精神,让我们的钦佩,带给我们的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反之,如果在苦难落到老人身上后,他一直屈从、认命、悲观、绝望,那么,他便不会得到人们赞美和崇拜,只会得到怜悯和同情。可见,对悲剧来说,最紧要的不是灾难,而是灾难面前的反抗。小说结尾用了隐喻,“孩子坐在一旁守护着他,老头正梦见狮子”,孩子是未来和希望的象征,狮子则是力量和勇气的象征,隐喻在这场人与自然、人与命运的较量中,未来和希望、勇气和精神是人永远输不掉的。
二、民族意识的文化内涵解读
民族意识是一大民族特征,是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它是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通过小说悲剧主体的行为,可以窥探到一个民族的特殊的民族意识,洞察到该民族面对苦难、厄运、不幸时内在的态度和精神追求。《老人與海》中的老人面对苦难、厄运时,与命运抗争、向自然挑战的行为,可以反映出民族性中的一些东西。
一般来说,悲剧多是因为个体“以自我为中心”,与社会环境、与自然对抗冲突,从而导致了生命的苦难甚至是毁灭。窥探桑提亚哥捕鱼的内心动机,“你想看见我捕捉一条煮熟后有一千多磅的鱼吗”“它在市场卖的钱多啦”“卖它三角钱一磅,该赚多少钱啊”,可见他之所以与厄运抗争,目的在于改善贫穷的生活,改变多舛的命运。因此,他和大自然、和命运抗争,抗争中体现出鲜明的个体生命意志和精神色彩,属于“个体意识”。那么,有没有民族意识呢?自然有,老人数天的捕鱼经历最终一无所获,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为什么自己的“个体”动机落空后,他没有颓废、沮丧呢?这说明老人在与大鱼的殊死较量中,证明了人比鱼更聪明、更有毅力;大鱼被鲨鱼抢掠一空后,他看着残骸,自语道:“人生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但就是打不败他。”这是一种“不屈服”的精神。在抗争中,即使失败了,但是只要不屈服,就没有真正失败。因此,老人的抗争精神反映出的是民族的不败精神、征服欲望,不向命运低头,不向苦难屈服。《老人与海》的背景是美国文化,因此昭示了美国民族中强调个体意识、崇拜自我、张扬个性的民族特征,挑战自然、征服自然的民族价值观,同时也象征着该民族是一个富有进取心、挑战精神的民族。
总体来看,《老人与海》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命运的抗争,还显示出了一种阳刚之气的人文精神,小说主人公身上也深深地印上了民族的精神特征和历史印迹,激励着当下的我们不断修炼自身的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