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啊,一个很好的报告
2018年5月20日,接到任务,我们要举行一次课堂观察活动。身处教科室多年,课堂观察,多年前就已经接触了。我颇为淡定,自告奋勇:“课堂观察报告,我来写。”不就写篇观察报告嘛,只要仔细观察课堂,围绕一个主题做分析,还不是信手拈来?
接受了任务,总要做些准备。真做起来,却发现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的观察主题是“学生理解他的学习任务吗”,可是,究竟怎样才能“看见”学生到底有没有理解学习任务?该如何判断?怎样才能让学生理解学习任务?
我有些傻眼了!整整三个晚上,夜不能寐,满脑子都是观察报告,连做梦都是在进行课堂观察。
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我们团队就进行了四次课堂观察。在一次次的观察中,一个个问题也豁然开朗。5月30日,课堂观察活动如期举行。我们还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周文叶博士前来指导。上午进行观察,下午就要做观察报告,时间只有三个小时。然而,我胸有成竹。主题解读,问题呈现,解决策略,洋洋洒洒写了8000多字。下午的报告,我讲了将近半小时。会场一片寂静,老师们频频点头和微笑,我不禁松了一口气。当我走下台,周博士朝我笑了笑:“不错啊,一个很好的报告!” 听了周博士的评价,我的心里美滋滋的。张校长说:“稍做修改,我们去发表。”若能发表,再好不过了!
要沉到学习信息中去
我像打了鸡血,一头扎进文章修改中。发表的文章不同于口头报告。口头报告有现场,听众会主动补充,听众还有表情,我可以根据反应随机调整内容。而要发表的文章,受众是没有共同经历现场的读者,必须讲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两个晚上,我翻阅书籍,一字一句地推敲。左看右看,自认为比较满意了,便自信地发给了张校长。坐等发表了!
谁知,这一次的修改刚刚开了个头!
6月14日清晨,打开QQ,收到了张校长发来的邮件,我吓了一跳!里面是密密麻麻的修改意见。看着这么多的修改意见,我头皮发麻,这意味着要进行大刀阔斧的修改。
“要沉到学习信息中去!”“要用学生的学习证据来说话。”“具体,要具体到人,谁?怎么说?是,还是否?证据呢?”“不能大概,不能猜测,不能想当然,学生怎么说的,怎样讨论的,要原句。”……
我对着这些建议发呆,猛然醒悟:课堂观察,需要一双“蚂蚁之眼”,要沉下去,再沉下去,沉到学生中间去,才能有判断,才能“看见”。这是一项实打实的研究!
继续!6月的天气还不算太闷热,而那一整天,我却热血沸腾,甚至不记得那天有没有吃晚饭了。偌大的校园里,我独自一人在办公室,一直改到晚上八点。迎着初夏的凉风走出校园,酣畅淋漓。
逻辑上有问题,要大动
第二天,收到张校长邮件。本以为是表扬,没想到,居然是晴天霹雳!“徐老师,今天细细地看了报告,发现这个报告在逻辑上有点问题呵。不好意思,要大动一下。”天哪!逻辑上的问题!这可不是小问题,又要大动!逻辑上有什么问题?逻辑怎么不对了?
想不到一篇文章的出炉需要这么多次的淬炼。一遍一遍地修改,让我有点绝望。时值期末,教学任务又紧,每天忙得头昏脑涨,文章也就被搁置了。
可是张校长不依不饶:“改好了吗?尽快哦!”唉!无奈,翻出文稿继续琢磨:“任务导语要清晰……任务解释要示范……复杂任务的理解要先尝试再落实……”张校长还谦虚地说:“供你参考,我是拍脑袋想的。”哈,您拍下脑袋能想出这么多意见,我把脑袋拍扁都想不透啊!逻辑性,在哪里呢?
我只得再次求助:“越改越乱了,还没理清思路。”张校长感受到了我的畏难情绪:“好,我过去跟你面谈。”面谈?我深感压力!只能再次反复思考这些建议:“先讲本课有哪些任务,再讲学生有哪些不理解,再讲为什么不理解,最后讲怎样帮助学生理解。”静下心来逐一对照各板块的学习,分析学生不理解学习任务的原因,再反思教师该如何设计学生能理解的学习任务。尝试琢磨修改了好几次,嗯,果然逻辑性强了,证据充分了,分析也更加深入了。但是这次再不敢贸然发给张校长了。
没想到!6月27 日,张校长真的来到我的办公室:“徐莉,你把文章打印一份给我,我再细细跟你说说。”从框架到细节,很具体;有建议,也有鼓励,很温暖。那天,张校长谈了很多内容,我印象最深的是“逻辑性,就是一致性”,这简直是一个金句。
这一次的修改,没有畏惧,没有拖延。熬了一宿,第二天一早发给张校长,顿觉神清气爽。
收获,岂止一篇观察报告的发表
7月13日,文章定稿。之后,虽然还有一次次的修改,期刊编辑也进行了一些细节的完善,但我已经不再烦恼。前前后后,文章经历9次大的修改,其間的小修小改更是无数。
8月,收到《教育研究与评论》杂志,《如何设计学生能理解的学习任务——〈恐龙〉一课的观察报告》,作者:徐莉。我的课堂观察报告赫然列在第一篇!这是我有生以来发表的最大篇幅的文章,5个页码!“观察主题和学习任务的确定”“场景描述”“分析思考”“话题讨论”,逻辑性如此通畅;学生如何表现,教师怎样指导,证据呈现明明白白。此刻,看着自己的“大作”,真有“癞痢头儿子自家好”的感觉了。
手捧着散发墨香的杂志,品读着凝聚三个月心血的作品,每一个字都那么亲切。杂志不厚,却沉甸甸的。回首这段磨文经历,收获,岂止是一篇观察报告的发表。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思考带来的愉悦,感受到精神世界的丰盈,感受到“十年磨一剑”的专业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