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师在开展班级活动时,常常会遇到一些“边缘人”或“局外人”,这些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游离于班级活动之外。教师要将注意力放在每一个学生个体的成长需要上,研究这些学生的行为对其个性化和社会化发展的影响和价值,并考虑班集体、教师、同伴关系等对学生参加班级活动的影响。在此研究基础上,教师或者思考对策,引导其积极转变;或者顺其自然,尊重其选择,从而促进学生在班级活动中获得良好的体验,创造积极的童年价值。
【关键词】班级活动;“边缘人”;个性化和社会化;童年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31-0047-04
【作者简介】李竹平,北京亦庄实验小学(北京,100176)教师,高级教师,安徽省语文特级教师。
班级活动的主人是学生,班级活动要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要让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获得自我教育的能力。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班级里总有部分学生有意或无意地游离于班级活动之外,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当成班级活动的局外人。那么,当班级活动遇到“边缘人”甚至“局外人”时,教师到底该如何抉择和行动,才是对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负责呢?
我们先来看看这样几个案例。六年级某班要举办“庆元旦迎新年”联欢会,教师要求学生自己成立策划团队,并且每个学生都要上台表演节目,因为这是他们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元旦了。大多数学生都积极地投入联欢会的各项准备工作中,但是直到元旦的前一天,有两个男生还没有将节目报给负责人。当负责人一次次地催促他们,并提醒他们再不上报节目就要向班主任反映时,他们才很不情愿地来到班主任面前,说道:“老师,是每个人都要表演节目吗?”班主任询问他们的想法,他们说不知道表演什么,也不想表演。班主任追问:“你们是因为不知道表演什么才不想表演,还是觉得在联欢会上表演没有意思而不想演呢?”他们想了想,说不知道自己能够表演什么,想不出合适的节目。班主任在确定了他们内心其实很希望能在这次联欢会上给大家带来一个好节目的心理后,和他们一块儿讨论“一个什么样的节目是他们能够表演好的”,最终帮助这两个学生确定了节目内容。两个学生马上认真准备,第二天的表演赢得了全体同学的点赞。
学校要举行第三届“好声音”比赛,五年级某班师生经过讨论,决定先在班内举行一次“海选”,学生自愿报名。班主任非常希望班上的一个“麦霸”能参加班级海选。班主任是从这个学生的一篇作文中了解到她是“麦霸”的,并从其他学生口中得到了证实,只是这个学生除了在课间有意无意地轻声哼哼曲子外,几乎从来没有在众人面前展现过歌喉。果然,班级报名时,“麦霸”又没有参与。班主任忍不住将“麦霸”叫到跟前,问她愿不愿意试一试,“麦霸”摇摇头,说“不想参加”。班主任问她是不是担心拿不到好成绩,她说不是,就是不喜欢参加比赛,自己唱歌是觉得好玩,比赛就不好玩了。班主任还想说服她,但“麦霸”执意不参加,最终班主任只好放弃了。
四年级某班主任根据实践课程的规划,组织开展“成长报告”展示分享活动,要求每位学生都按照要求,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自己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在身体、能力等方面的成长变化情况,感受成长的意义。一个星期的准备时间过去了,展示分享活动如期举行。学生们将自己精心制作的成长报告张贴在展板上,彼此间开始了交流。班主任在欣赏时发现,有几个学生的成长报告没有按照要求设计和撰写,显得十分敷衍。而此时,他们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积极投入地欣赏、学习他人的报告,而是聚在一起玩游戏。在活动交流分享课上,班主任特地请这几个学生站起来介绍自己的成长报告,并选择一份自己最欣赏的报告进行点评,这几个学生站起来后,都是一言不发……
上面三个案例,似乎第一个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的成功典型,第二个是失败的例子,第三个案例中,几个学生也始终游离于班级活动之外。现实中,教师可能还会遇到更加复杂的情况。实际上,几乎任何一种主题、内容、形式的班级活动,都不可避免地会有学生成为“边缘人”或“局外人”,只是多数时候教师或有意或无意地选择视而不见而已。现代教育理念强调,班级活动的主体是学生,班级活动应助力于每一个学生的身心成长。那是不是在每一次班级活动中,教师都应该做到“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呢?到底怎样看待和对待“边缘人”或“局外人”才算是真正的“不放弃”呢?考虑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可能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如果教师将注意力放在班级活动本身,关心的是班级活动有没有按计划顺利开展和完成,也许就真的会对这类学生“视而不见”;如果教师将注意力始终放在学生成长上,关心的是活动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那他就会提前预想到或在活动过程中关注到这些“边缘人”或“局外人”。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成人”,即成全、成就每一个个体的人,班级以及班级活动,都是为育人服务的。班级活动,在促进个体发展方面,有两个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目标诉求,即个体发展的个性化和社会化。面对班级活动中的“边缘人”或“局外人”,顺其自然是不是就会促进学生个体的个性化发展?引导转变是不是就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发展呢?
一层层的追问,也在引导我们一层层深入思考、探索:班级活动到底应该如何帮助每一个学生寻找、体验和积淀其积极的童年价值?关注、探讨如何科学看待和对待班级活动中的“边缘人”和“局外人”,是回答这一问题的一个十分现实而重要的切入点和落脚点。
一、學生个体发展的个性化和社会化
关注班级活动中的“边缘人”或“局外人”,首先要厘清什么是学生个体发展的个性化和社会化。如果教师对个性化和社会化缺乏科学认知,就很难准确判断学生“选择”在班级活动中充当“边缘人”或“局外人”的真正目的,也不清楚这种“选择”对其个性化和社会化发展意味着什么。个性化是指个体在活动中形成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过程。教育具有促进个体个性化发展的功能,它通过发现、尊重、激发、实践等方式,促进个体人实现自主性、独特性和创造性的发展。个体人的个性化发展,让其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的同时,也为其实现独有的社会价值奠定了基础。社会化指的是个体接受、内化自己所处的社会文化(包括生活方式、价值观、行为准则、基本技能等)的过程。个体人的社会化,能够促进个体人成为具有个性化的社会人,保障个体人在社会生活中顺利地实现个人之于社会的价值。没有个性化的社会化,会让人沦为工具、机器,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就有可能停滞;没有社会化的个性化,让人囿于自我,无从实现自我的价值,个体价值便得不到社会的认可。教育必须促进个体人拥有适应社会环境和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基本能力和必备品格。
二、因材施教,对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负责
学科教学中,常常强调要因材施教,班级活动也应如此。有了“因材施教”的科学定位和选择,面对“边缘人”或“局外人”,教师究竟是应该引导他们积极转变还是顺其自然尊重他们的选择,也就有了科学的答案。不同的学生,成为班级活动“边缘人”或“局外人”的原因不同,对学生童年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在第一个案例中,造成两名学生成为元旦联欢会“边缘人”的原因是学生缺乏自信,对自己在联欢会上可以表演什么没有概念,并非缺乏“向上”的想法。他們拥有社会化发展的愿望,但个性中某些重要品质的不足导致了他们不敢或不会主动寻求帮助。此时,教师不仅要帮助他们确定适合自己个性和能力特点的节目内容,更要培养他们主动积极地解决问题的个性品质,这样才能让个性化发展与社会化需要协调一致。第二个案例中,“麦霸”女生对参加“好声音”比赛的意义和价值已经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她是主动选择不参与,而非能力不济,也非缺乏自信。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她的选择既不会对自己造成伤害,也没有妨碍别人的行动,那教师就没有理由以“班级荣誉”的名义干涉她,顺其自然才是最好的选择。第三个案例中的几个男生,选择成为“局外人”的原因可能比较复杂,这里既有学生自己对班级活动任务的理解和判断,也有可能受到同伴关系的微妙影响。教师是该积极促其转变还是顺其自然,要对每个人的个性以及社会化发展的需求做深入的、充分的分析,然后再选择具体的行动措施。要想在班级活动“边缘人”身上运用“因材施教”原则,教师既要了解学生的立体的、多角度的现状,又要考虑此时此地的环境实际,还要考虑具体班级活动之于班级学生的共性发展目标和个体性发展目标的成长价值。教师的判断要做到科学准确,采取行动措施要做到深思熟虑,这样才是真正对学生的成长负责。
三、科学发挥班集体、教师、同伴的积极作用
班级活动能否促进学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往往受班集体、教师、同伴关系等因素的影响。班集体既是学生融入社会的“练习”场所,又是培养其个性化发展的场所,学生可以在这个场所中犯错,在错误中学习和成长。除了班集体日常生活外,对学生童年价值创造影响最为直接和深刻的就是各类班级活动。一个班集体开展哪些班级活动,怎样开展班级活动,教师如何对待班级活动中不同学生承担的角色和具体的表现等,都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化和社会化发展。所以,班级活动与班集体建设、班级文化塑造等是密切相关的。如果说班集体就是一个“小社会”,那么班级活动就是微型的社会活动,对班级活动中“边缘人”或“局外人”的引导、包容,可以引导学生在未来社会中正确定位自己、积极实现自我价值。班级活动中,教师是学生行为的引导者和示范者,一言一行和对个体学生的态度都会对学生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面对“边缘人”或“局外人”,教师更要用专业素养和实践智慧帮助学生发展积极的个性,培养其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基本能力和必备品格。无论是何种主题、形式、内容的班级活动,都会涉及同伴关系的探索、体验和建构,这是学生个体个性化发展和社会化发展的“土壤”。在处理班级活动“边缘人”或“局外人”问题时,同伴关系往往是一个重要的要素或参照。
总之,当班级活动遇上“边缘人”或“局外人”,教师无论是引导转变还是顺其自然,都应该以学生积极健康的发展为目标,认真研究,审慎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