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员工,人人须知,我心中有三大主要任务。”
“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袁隆平,1930年9月生于北京,江西德安人,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原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和“改革先锋”等称号。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袁隆平“共和国勋章”。
2019年9月29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颁授勋章。共和国勋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荣誉勋章,2016年1月1日正式设立。
去北京领奖前,袁隆平罕见地穿上正装、打起领带还照了照鏡子,快乐地像个孩子一样。
一旁的亲友问:“袁老师,您今天帅不帅?”
袁隆平高兴地回答道:“帅!因为是到北京去领奖,而且是习主席给我颁奖,是一个非常庄重的事情,所以我要穿上正装,扎上领带,去见习主席!”
颁授仪式上,人们注意到,习近平在向袁隆平颁授勋章时,与袁隆平亲切交谈。总书记和袁隆平说了什么?大家都很好奇。
在随后接受采访时,袁隆平笑了起来:“总书记问我:有什么进展?我说,我们正在向亩产1200公斤冲刺!”
袁隆平表示,这次获授勋章,对自己既是鼓励,更是鞭策和激励,“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应该继续努力,继续攀高峰”。
在获得“共和国勋章”的第二天,袁隆平就又下田了。“来之前特意跟超级稻告了别,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都在想,我的超级稻长得怎么样,有没有病虫害,天气有没有干旱……”即使满载荣誉、年届九旬,袁隆平仍心系杂交稻!
“百万富翁想千万,千万富翁想亿,我贪产量,不满足,因为这是一个有意义的事情”
2019年9月7日,是袁隆平90岁(虚岁)生日,他笑称自己是“90后”。
袁隆平的两个梦想广为人知:“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曾梦见试验田里的超级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便坐在稻穗下乘凉……为了这两个梦想,这些年,袁隆平依然不停奔忙。
2018年10月,河北邯郸超级稻百亩攻关片测产已达每公顷18吨,但袁隆平认为,仍未达到“理想程度”。他的“理想程度”,要达每公顷22.5吨的产量。
对于追求水稻高产的动力,和杂交水稻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袁隆平曾自喻像贪财的人,“百万富翁想千万,千万富翁想亿,我贪产量,到了700公斤,我贪800公斤……1000公斤到1100公斤,最后1200公斤,1800公斤,不满足,因为这是一个有意义的事情”。
“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是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理想追求。他认为,全世界现有水稻种植面积1.6亿公顷,如果一半面积用于生产杂交水稻,按每公顷增产2吨估算,可增产1.6亿吨水稻,多养活4亿~5亿人口。
现在,在亚洲、非洲、一带一路沿线,全球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试种杂交水稻、10多个国家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每年种植面积达到了700万公顷,普遍比当地水稻增产20%以上。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杨耀松说:“马达加斯加农业部长在看望袁隆平院士时,送给了他一张新货币。为发展杂交水稻,他们把最大面值的新货币印上了水稻稻穗图案。”
长期在袁隆平身边工作的柏连阳谈起袁隆平说:“袁院士经常教育青年科技工作人员,电脑上是种不出水稻的,鼓励大家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只要有人去他家里请教讨论杂交水稻工作,他总是热情接待,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也要认真交谈杂交水稻。”
“全体员工,人人须知,我心中有三大主要任务。”2019年6月初,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大院里,挂出了一则袁隆平亲笔签名的《科研任务告示》,提出了“三大目标”。
其一,冲刺“禾下乘凉梦”,继续巩固每公顷18吨产量的目标;其二,选育耐盐碱水稻,瞄准每公顷产量4.5吨的目标;其三,发展第三代杂交水稻。
“我国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依然远不能满足粮食生产。土地资源不足,是否有其他土地资源可被利用?我国有10多亿亩盐碱地,现可供利用的有2亿亩左右。袁隆平认为,如果能开发1亿亩,每亩按300公斤产量计算,就能增加300亿公斤粮食,可多养活七八千万人口。”杨耀松解释耐盐碱稻目标的由来。
截至2019年,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在全国五大类盐碱地区建立了8个“海水稻”试验种植基地,2019年种植各类品种的“海水稻”约2万亩。“海水稻”在东北已经种了不到200亩,未来3年,计划在东北地区推广1500万亩海水稻种植目标。
他们在南开北往的火车、轮船、飞机上浸种,把珍贵的种子绑在腰上,利用体温催芽
回首走过的路,多少艰辛化作沉甸甸的稻穗。
从最初的寻找探索,到成立科研小组带头攻关,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再到两系法、超级稻……看似顺利的过程,实际上并不容易。
除了饱尝“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的酸甜苦辣,在几十年的科研道路上,袁隆平还冒过生命危险守护着他的试验田。
1966年5月,不育稻种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几经洗劫,但又绝处逢生。
1968年春,袁隆平把藏在臭水沟里大难不死的秧苗拿出来,经过反复繁殖,最终发展成为两分地的试验田。
1968年5月19日这天,袁隆平来到田边,眼前的景象使他大吃一惊:昨天傍晚还好端端的秧苗,只过了一夜就全部被拔光了,试验田里布满了乱七八糟的脚印。
袁隆平只觉得脑子里“轰”的一声,浑身发抖,两眼发直,感到天旋地转。在泥地里呆坐了许久,他回过神来,含着泪水,忍着悲愤,走进烂泥巴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寻找劫后余生的秧苗。在田埂边的污泥里,他发现了半埋着的5根秧苗,就连泥带根把它们抱回家,插在试验盆里。
第4天后,袁隆平在一口井里发现了一些浮在水面的秧苗,捞上几根一看,果然是他的实验秧苗。他不顾井深水冷,“扑通”一声跳下井去,可是无法捞到沉到井底的秧苗。
学校领导派人抬来了抽水机,把井水抽干,捞出了井底的秧苗,但已经全部沤烂了。
1968年,袁隆平决定和助手尹华奇、李必湖像候鸟一样到气候温暖的南国(海南)去育苗。
1969年冬,他们又来到云南省元江县育种。租居在农技站的一座无人居住的平房里,还租了农技站的水田作为实验田,把不育材料的珍贵种子浸下了水。
这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灾害又降临了。
1970年1月2日凌晨,袁隆平在睡梦中被猛然惊醒。他发现身子下的床在晃动,天花板上噼里啪啦掉下石灰块。
“快起来,地震了!”袁隆平大声地将两个年轻学生喊醒,把浸在铁桶内的谷种抢了出来。才过了一会儿,那座平房“轰隆”一声倒塌了。
天亮后,余震不断……农技站老支书来看望他们:“这里是危险区,你们应该赶快离开!”
袁隆平指着浸在铁桶里的稻种说:“种子都要下田了,我们怎么能离开?”
他们在水泥球场里用塑料布搭起了一个窝棚,在水泥地上垫了几把稻草,再铺上一张草席,就成了床铺。
发了芽的稻种在摇晃的土地上播下了,秧苗在南国的暖风里茁壮成长……
春长沙,秋南宁,冬海南,南北辗转,一年三地。在南开北往的火车、轮船、飞机上浸种,甚至把珍贵的种子绑在腰上,利用体温催芽。
1973年,天道酬勤,43岁的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三系杂交水稻,将水稻产量从每亩300公斤提高到每亩500公斤以上。从1964年发现第一株雄性不育株起,到三系配套成功,整整10年!10年的光阴,终于圆了袁隆平的水稻高产梦!
最怕接到老爷子的“问责电话”
“小彭啊,你看田里是不是……”
彭玉林,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只要早晨9点30分至40分左右,接到袁隆平到办公室上班后打来的第一通电话,他便会“心头一紧”:自己照看的那块水稻试验田,应该又“坏事”了。
为了方便老院士研究,湖南省农科院在袁隆平住宅旁安排了一块试验田。这块田从此就成了他的牵挂。只要在长沙,每天都得看上好几遍。
被称为火炉城市的长沙,夏季太阳毒辣,酷热难耐。可不管多炎热,袁隆平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不是洗脸、刷牙、吃早饭,而是下田。每天的第二次“问诊”,是在大家都只愿躲空调房里的正中午。第三次、第四次下田,则在晚饭前和晚饭后。
“因身体原因,袁隆平不能再频繁奔走全国各地,但哪天不让他看一眼田,他心里就落空了。以这块试验田为例,其实他站在自家窗户旁就能看到,可他依然坚持每天下楼去田里。”杨耀松说。
“虽然眼睛不如从前好使,但袁老师给稻田看病依然眼光‘毒辣’。他当天看了田满意,就不会找我‘麻烦’。不满意,早上9点30分至40分,电话准时就打到我这里。”负责照看老爷子楼下试验田的彭玉林“吐槽”道。
同事们都说,袁隆平是个“活地图”。比如有外省的人来看望他,他首先问对方是哪里人。听说对方来自哪儿后,袁隆平会立刻报出当地经纬度,并在得到对方肯定后,开始“进入正题”:当地能种什么水稻品种,采用什么模式育秧等。
其实,袁隆平的世界很大,大到装着全球的粮食安全,但袁隆平的世界又很小,小到只有水稻。
“没有谁,比他对杂交水稻更执著”
“没有谁,比他对杂交水稻更执著,即使每年生日这一天也不例外。”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院士办主任辛业芸说。
2010年,袁隆平的80岁生日是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名杂交水稻科研人员一起度过的。
2015年,袁隆平85岁生日选择在田间地头度过。
86岁生日的前一天,超级稻仍是袁隆平心中最挂念的“宝贝”。
袁隆平的87岁生日,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实验基地的稻田旁,一群年轻的研发人员端出一个写有“米”字的寿糕,为这位一生与米结缘的科学家庆祝“米寿”。
2018年,袁隆平88岁生日,他庆祝自己生日的方式,是全程参与同一天在长沙举行的首届国际稻作发展论坛,与各国专家一起“论稻”、查看试验田、做全英文报告。
辛业芸记得,2000年以前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攻关第一期大面积亩产700公斤目标时,袁隆平面对满堂媒体说,“实现了这个目标,我就心满意足了。”4年后,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二期目标亩产800公斤的目标提前实现,袁隆平又对媒体说,“实现了这个目标,我就心满意足了”。
现在,袁隆平“心满意足”了吗?恐怕还没有。
2018年,云南省个旧市的超级杂交水稻百亩示范片測产验收,平均亩产达1152.3公斤,刷新了平均亩产新高,最高亩产达1209.5公斤。“个别丘块达到了18吨(亩产1200公斤)。”袁隆平笑着说,“亩产1000公斤只打80分,1100公斤打90分,1200公斤才是满分”。
如今,袁隆平还保持着“勇攀高峰”的动力,在超级杂交稻向亩产18吨冲刺的同时,他还在推动盐碱稻的研制和第三代杂交稻的研究。
2019年9月16日,湖南农业大学开学典礼上,袁隆平出现在现场,立即被掌声和欢呼声淹没。在开学典礼上,袁隆平说,自己一生都在实现两个梦想,现在邀请年轻人一起来实现这两个梦想。有人问袁隆平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的体会是“知识、汗水、灵感、机遇”这八个字!
几十年如一日地在工作,袁隆平有时候也怕自己跟不上节奏:“搞科研痴呆就完了。”
“之前医生给我测试,问我95+13是多少,我一下子答出来,这说明脑瓜子还管用,加减乘除心算还算得出来。”他高兴地比画着。
“一亩田有几千万谷粒,算起来可不得了。”袁隆平说他还有很多谷穗数、谷粒数要算。
“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有一封信,虽然时过境迁,但其中饱含的母子深情却催人泪下,让无数读者铭记在心,永不能忘。
它就是袁隆平80岁生日晚会上的致辞《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是一篇以书信体形式的致辞,倾诉了袁隆平对母亲的思念、赞美、敬佩、感激、愧疚之情。
妈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隔得很远很远。我在梦里总是想着您,想着安江这个地方。
人事难料,您这样一位习惯了繁华都市的大家闺秀,最后竟会永远留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还记得吗?1957年前,我要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
我说:“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
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最后,吃苦受累的,是您呐!您哪里走得惯乡间的田埂,我总记得,每次都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您才敢走过屋前屋后的田间小道。
对于一辈子都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您来说,70岁了,一切还要重新适应。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等我闲一点一定好好地陪陪您……哪想到,直到您走的时候,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
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国的同行都来了,搞杂交水稻不容易,我又是召集人,怎么着也得陪大家过这个节,只是儿子永远亏欠您了……其实我知道,那个时候已经是您的最后时刻。我总盼望着妈妈您能多撑两天。谁知道,即便是天不亮就往安江赶,可是我还是没能见上您最后一面。
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我真的好后悔,当时您一定等了我很久,盼了我很长,您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儿子说,有很多事要交代。可我怎么就那么糊涂呢!这么多年,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试验,少出一天差,坐下来静静地好好陪陪您。哪怕,哪怕就一次。
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您!
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著和鼓励,我怎么能够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
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我的摇篮前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他们说,我用一粒種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安江可好?那里的田埂是不是还留着熟悉的欢笑?
隔着21年的时光啊,我依稀看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走过稻浪的背影;我还要告诉您,一辈子没有耕种过的母亲,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谷子在阳光中哔啵作响,水田在西晒下泛出橙黄的颜色。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
“我们搞农业科研的,要多与农民打交道”
在工作人员眼中,袁隆平是一位身板硬朗的“人民农学家”,“老人下田从不要人搀扶,拿起套鞋,脚一蹬就走”。
袁隆平一直把自己当作亿万农民中的一个,他有很多农民朋友,也有许多素昧平生的农民朋友慕名而来。
每次送走了农民朋友,他办公室的地板就会留下许多带着泥土的脚板印。袁隆平却笑着对工作人员说:“这就是接地气,我们这些搞农业科研的,不能关起门来做试验,要多与农民打交道,农民比我们更清楚种子好不好,我们不但要按照农民的需求来培育种子,还要知道农村粮食生产方面最新、最真实的情况。”
袁隆平平时业余生活也很丰富,钓鱼、打排球、下象棋、听音乐……他说,就是喜欢这些不花钱的平民项目。袁隆平游泳技术是一流的,如果身体情况允许,他每天都要游泳半个小时。
袁隆平下象棋喜欢和高手下,大家看他要输的时候,就会给他支招,他要是输了,就会一巴掌拍在出招人的脑袋上:“臭小子,乱支招!”然后仰面大笑。
他常常说,快乐就像一粒健康的种子,常常做自己喜欢的事,快乐的种子就会发芽。健康的身体要从好的生活习惯开始,并深有感触:“其实,我最大的兴趣是和年轻人在一起。常和年轻人在一起,我就觉得自己还年轻,也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责编/王文彩 责校/袁栋梁 来源/《袁隆平:不曾停歇的“90后”》,梁秋坪、刘融/文,《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年9月20日;《9层蛋糕上有把稻穗 袁隆平院士90岁生日,用8个字概括自己一生的经验》,陈丽安/文,《潇湘晨报》2019年8月10日;《“90后”袁隆平:身体大不如前,但起床后第一件事仍是下田》,陈丽安/文,《潇湘晨报》2019年8月9日;《袁隆平的母亲》,无名氏/文,《新闻人物》2011年6月1日;《袁隆平邀年轻人一起圆梦》,沈颢/文,《潇湘晨报》2019年9月16日;《袁隆平院士故事集之——成长历练篇》,张丛立/文,人民网2007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