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难兴邦:从民族认同视角看抗战史教学

2019-09-10 07:22龚磊
中学历史教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家国抗战情怀

龚磊

以下是一道有关抗日战争的练习题:巴金《一点感想》“(8月13日)上海的炮声应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此段感想的主题是

A.支持国民革命运动

B.肯定全民族团结抗战

C.赞赏19路军的英勇抵抗

D.宣扬上海军民的丰功伟绩

试题的难度不大,命题人的立意应在于突出“抗日战争是一场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不过也引起笔者的“一点感想”:为什么它是“全民族抗战”?1840年以来面对千年变局、百年国难,为什么到这一时刻才演变成“全民族”抗戰?这种“全民族”意识,从何而来?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它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其中包含了“在树立正确历史观基础上,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正确的民族观,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1]

那么,要培养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首先要厘清其历史渊源。

一、从“家国一体”到“中华民族”观念的演进

“中华民族”这个名词,今天来说大家耳熟能详,其实它是近代中国才出现的新名词和新概念。

1.古代中国的“家国一体”观念

在“民族”概念引进之前,中国古代的家国情怀主要体现在“家国一体”(或称家国同构、家国天下)的思想体系之中。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经过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进一步塑造,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逐渐成为古代中国治国理政的一种基本理念,“它以‘天下一体’为逻辑基础,以忠孝一体为价值凝练,以经邦济世为社会实践方式,追求‘天下太平’的价值理想。”[2]从此,无论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还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孤忠坚守,都成了这种家国情怀的写照。

2.近代中国的“中华民族”观念

最早的“中国”一词,据目前所知,出现于周成王时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之中,即所谓“宅兹中国”。初意是周天子所居之王畿,后用来指“中原”,引申为中原王朝,与“四夷”相对,其发展过程中从地理中心、政治中心派生出文化中心的内涵。“中华”一词大约源于魏晋,本是天文用词,后来逐渐具有了“中国”之意。秦汉以后的中国,传统的国家认同不仅表现为对君主和王朝的认同,还开始表现在超越朝代的具有历史文化延续性的通称——“中国”或“中华”的认同。直到17世纪中叶,在与西方列强打交道的过程中间,带来了新的带有现代性的政治变化,“中国”一词逐渐成为被列强承认的主权国家的名称。[3]

关于什么是“中华民族”?它是如何形成的?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有一个从自在到自为的发展过程,这个观点被学术界普遍接受。但许纪霖先生对此提出异议,认为费先生所说的中华民族,实际上是指汉民族,对汉民族的认同不等同于中华民族的认同。近代的中华民族意识,是从汉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历史、语言、宗教和文化的原型转型而来,并按照近代的民族国家的规范重新建构。[4]

1902年,梁启超在《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较早使用了具有现代观念上的“中华民族”一词。此后,历经清末立宪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及至20世纪20年代中期,“中华民族”的概念已具备了如下内涵:“大体上认同了中国各族人民结合而成的整体具有一种全方位的一体性,不仅拥有共同的现代国家的国民身份及其所辖的生息地域,拥有着各种亲密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融合的历史和现实关系,同时拥有着共同的民族命运和民族前途。”[5]

20世纪30年代,伴随着日本侵华步骤不断加快,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对中国人民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与凝聚融合的严峻使命,“中华民族”这一概念因其特别的内涵与优势,成为时代的符号,渗透到全国各族人民的心中,最终深化为“不言而喻、广泛认同甚且难以动摇的神圣信念”。[6]

今天,我们从中华民族观念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学抗战史的教学,对于落实家国情怀教育,增强学生的国家与民族认同感,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以下,笔者将个人的认识与理解选择性呈现,就教于方家。

二、从民族认同视角对中学抗战史教学的再思考

1.教学立意:体现历史育人的情怀

所谓教学立意,指“教师基于学术研究成果对教学内容提出的核心观点或主张。”[7]历史课堂的教学立意,是课堂的灵魂,体现了历史教学的价值取向、历史教师的教育理念和视野,也影响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效果的评价,起着统摄全课的作用。目前来说,教学立意经历了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和素养立意三个方向。从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以及新课标修订的要求来看,素养立意已成为大势所趋。在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中,“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8],所以选择“家国情怀”作为教学立意,是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首选。

习近平曾说:“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的一系列抗争,就是中华民族觉醒的历史进程,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升华的历史进程。这种民族觉醒和民族精神的升华,在抗日战争时期达到了全新的高度。”[9]

所以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标志和转折点;抗日战争时期孕育的民族精神不仅对抗战的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奠定了今天以民族复兴为主题的民族精神的基础。因而选择“民族认同”的视角重新审视抗战史的教学,有其应然之意。

2.资源融合:体现教师开阔的视野

本课教学资源丰富但庞杂,教师选择资源时应紧紧围绕教学立意去搜集、整理,以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的效度。如前文所言,抗战时期是“中华民族”观念的认同得以普遍强化的时期,那么这种“广泛认同”就不能仅限于教材所提供的范围,笔者试从更广的视角进行呈现:

(1)抗战时期知识精英们的民族认同。

知识精英们对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有着极其敏锐的觉察力,面对民族危难,他们是如何思考的呢?笔者展示了据黄兴涛《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一书整理的一份表格(见下表),据此进行设问:当时这些知识精英创作的主题有何共性?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试从中感受他们的精神世界。

自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国共两党历经了十年对峙,而今国难当头,他们又会如何呢?此处可先呈现两段史料:

材料一:万一真到了无可避免的最后关头,我们当然只有牺牲,只有抗战!……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那时便只有拚全民族的生命,求我们最后的胜利。

——摘自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对于卢沟桥事件之严正表示(庐山谈话)》

材料二: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摘自《中共中央1937年7月8日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然后设问:国共双方的通电或谈话是在什么背景下发表的?各自表达了怎样的政治主张?1937年4月5日清明节,国共双方代表曾合祭黄帝陵,在当时有何现实意义?

(3)各少数民族代表们的民族认同

全面抗战爆发以后,蒙、藏、回、维等少数民族代表们为支持抗日救亡也纷纷发表通电与通告,如:

汉满蒙回藏各民族,同为组成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以历史地理种种原因存亡与共相依为命,实有不可分离之关系。……英勇的将士们,最后的胜利是属于我们的,你们的鲜血将培养出民族的自由平等之花。努力吧!歼灭日寇以竟全功。中华民国万岁!中华民族万岁!

——摘自《蒙藏回族慰劳抗战将士团敬告全国抗战将士书》(《蒙藏月报》1938年第2期)

让学生从材料中体会他们共同抗击日寇,强烈认同并坚决捍卫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同胞深情,进而去认识抗战时期各族人民血肉相连的民族命运和共同的抗战生活,以及一体情感的传递与感染,理解这些在中华民族的认同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4)其他社会民众表达的民族认同

七七事变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在中共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民众的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迅速升华,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民众为国家和民族进行抗战的意识与认同,形成了全民族抗战。他们参加抗战,人数众多、方式多样,影响广泛。可以采用看历史图片、听抗日歌曲、讲人物故事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去感受他们的抗日决心和爱国激情。

3.教学细节:体现历史课堂的鲜活底色

“历史是这样的一种情形,它曾经生动、丰富,饱含激情,但岁月的流逝带走了它的细节,粗疏的记录冲淡了它的情感。”[10]中学历史教科书的文本往往是结论性的陈述,历史细节内容偏少,常表现出一些空洞感和枯燥感。龙应台说:“我希望在大历史的隙缝里找到个人史,好像在一堵古城墙的砖石缝里头找到活生生的野菊花。”[11]

笔者发现“抗战家书”就是在宏大历史叙事下的“野菊花”,因为“以家书为入口,我们能够进入写信人的生平世界,不仅可以还原当事人的抗战经历,而且能够发现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可以使历史更加鲜活和丰富。”[12]于是选取了两则材料用于教学:赵一曼致子书和“死”字旗(文略)。[13]

反复品读两则书信,赵一曼在遗书中只字未提自己受尽苦难的经历,但将她的侠骨柔肠、母子深情和革命信念表达得淋漓尽致,不由让人潸然泪下。“死”字旗,则是在国难当头、忠孝不能两全之际,父亲要求儿子将对父母之孝,上升为对民族之忠,读之则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两则材料从小处切入,于大处升华,既有对家庭的关爱,又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担当,彰显了家国情怀教育的价值。

三、结语

近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认同,是中国各民族人民面对西方列强侵略,面对他们蚕食中国国家主权、民族利益、社会利益和野蛮掠夺,在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层面上的民族意识的觉醒,是近代以来各民族参与构建中华民族总体认同过程渐次形成的民族认同。[14]

今天从国家与民族认同的视角重新审视抗战史的教学,知晓从传统家国天下到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演进,逐渐认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是为了追求历史之真;不忘百年国耻,非为睚眦必报,而是以史为鉴、展望未来,是追求历史之善;再现烽火岁月中的可歌可泣的人和事,感受他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是追求历史之美。

任何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可能会遭遇一些磨难。中华民族只要能精诚团结,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必将虽经百难而不倒,并会实现伟大复兴,天佑中华,多难兴邦!

【注释】

[1][8]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5-7、4页。

[2]张倩:《“家国情怀”的逻辑基础与价值内涵》,《人文杂志》2016年第6期。

[3][5][6]黄兴涛:《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9-12、163、186页。

[4]许纪霖:《家国天下:现代中国人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42-49页。

[7]侯桂红:《试论历史教学立意的概念、确定方法和评价标准》,《历史教学》2015年第7期。

[9]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7-8页。

[10]陈国兵:《历史教学:于情怀处立人》,《江苏教育研究》2018年第2期。

[11]朱强:《龙应台:我希望在大历史的隙缝里找到个人史》,《南方周末》2018年7月26日。

[12]张丁:《<抗战家书>了解历史的新视角》,《中国纪检监察报》2015年8月28日第7版。

[13]张永谦:《品读“抗战家书”,体悟家国情怀》,《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年第11期。

[14]朱文通、李春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家构建、民族认同与社会整合的新视野》,《河北学刊》2015年第9期。

猜你喜欢
家国抗战情怀
家国情怀的乡土文化“软着陆”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谁咬得更厉害
没有情怀的司机不是好交警
抗战音画
少女情怀总是诗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黑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