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门口的陌生人

2019-09-10 07:22曹伟
中学历史教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鸦片战争陌生人战争

曹伟

2018年9月,在第二届全国青年历史教师论坛暨名师工作室年会上,笔者开设了研究课《鸦片战争》。本次论坛主题为“提升核心素养:家国情怀的视角”,如何在家国情怀的视角下解读鸦片战争?结合会议之前一个月在扬州市历史“文心”读书会的交流研讨,本人选择“大门口的陌生人”作为主线进行教学设计,围绕“陌生人”选取大量材料,创设教学情境,展开教学活动。

一、教学主题

在家国情怀的视角下解读鸦片战争,教学主题是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鸦片战争已经过去了近180年,但国人的鸦片战争情结并没有淡化,战争留在人们心底的伤痕始终无法愈合。有关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如时间、发动国家、人物、结果、影响等,初中阶段的孩子们已经非常熟悉了,高中阶段进行重复,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教学的关键不在于史实性知识,而在于习得这些知识后形成的对历史的认识。“能够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1]。鸦片战争可供反思的角度很多,该如何选择切入点?

切入点的选择受到美国历史学家魏斐德的著作《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动乱》一书的启发。当时“中国在时间、空间上都与这个人类革命的进程相隔绝。这种孤立状态延续的时间越长,当这个最后的巨大的独立理事单位的文化藩篱被打碎时,它所感受到的震动就越剧烈。”[2]对处于闭关自守状态的清王朝而言,英国是熟悉的陌生人。在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各阶层对洋人及对这场战争的态度、看法、行动,恍若隔世,颇具戏剧性。最终,借用该书名称“大门口的陌生人”作为教学设计的主线。

二、教学设计

本课共设计了“大门口的陌生人”“冲突与战争爆发”“以中世纪去搏近代化”“陌生人闯进了家门”四个环节。

环节一:大门口的陌生人

该部分内容主要讨论鸦片战争的背景,以“陌生”为主线选取材料,揭示战前中英两国是并行于世的两个世界,中世纪闭关自守的中国与引领近代发展潮流的英国。材料选取既考虑中英两国的宏观比较,又注意到具体问题的说明。

1. 导入。以道光帝于1842年5月1日颁发的一道谕旨导入课堂。该谕旨表明当时清王朝对外部世界(英国)的无知,到了惊人的地步。战争已接近尾声,身为中国最高统帅的道光帝茫然无知,还没有弄清楚战争和对手的基本情况。如英国在哪里?为何女子当国?面前的对手是谁?英国发动战争的意图是什么?道光帝有太多迫切需要了解的问题,为何这一次的对手如此陌生?中国传统战争智慧早就揭示了“知彼”的重要性,这自然会引发学生的追问: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

2. 天朝眼中的西方。当时中国士大夫阶层对英国有各种稀奇古怪的认识,如“林则徐相信,英国人没有茶叶和大黄就活不下去,且认为英国士兵的双腿因打了绷带而不能伸展;一位御史提出,只要击中他们的脚就能致其死命,而耆英则报称这些夷人在夜里视力极差!”[3]这表面上是一种无知,实际是一种文明的傲慢。在“天朝”的视野里,英国处于“化外之地”,尚未开化,是不屑于与之了解、交往的。鸦片战争以前,中英之间虽已有了长期交往,但清王朝对“化外之民”并不了解,成为熟悉的陌生人。

3. 战前的中国与英国。以表格形式,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科技、对外等角度对战前中英两国进行比较。清晰呈现出两国发展差距,中国仍处于传统农业社会,危机四伏,而英国已经全面步入近代社会。经历了政治革命、工业革命、思想革命、科技革命等四大革命的英国,其硬实力和软实力都明显优于中国。以今人的后见之明可知,落后的封建社会不可能战胜新兴的资本主义。因此,这一“异族”的出现,是三千年未有之大事件。

此种实力对比的差距,可以在更细微处体现出来,选取中英双方调兵速度方面的材料予以说明。我们知道“兵贵神速”的重要性,占据主场之利的中国应当掌握着战争主动权。但相关材料显示英军调动速度上更有优势,掌握着主动权。双方军队、人员运动速度的差异背后是两国调兵方式的不同,清朝绝大多数士兵只能依靠两条腿走路,而英国随着蒸汽机出现,汽船投入使用。这深刻揭示了两国发展水平的差距。

环节二:冲突与战争爆发

1. 磕头问题。在西方有观点认为,鸦片问题“只不过是争端中的一个偶然事故,而并不是战争的原因……战争的原因是磕头!”[4]磕头问题表面上看是一个外交礼仪问题,但背后不仅是中西方之间的文化观念冲突,还隐藏着中英间外交观念冲突。这一冲突,集中表现在乾隆年间马葛尔尼来华事件中。马葛尔尼来华肩负完成扩大对华商务的重要使命,但清王朝秉持“天朝上国”观念,不肯给“化外之民”以“平等”待遇,马葛尔尼的使命自然无法达成。但马葛尔尼有巨大收获,掌握了关于中国的一手情报,看到一个日薄西山的清王朝。19世纪上半期,英方加紧搜集中国东南沿海政治、经济、军事情报,预示着战争手段将会成为未来解决中英冲突的重要选项。

围绕“马葛尔尼的使命与收获”组织材料,在时间上连贯,清晰地呈现出战争危险日益逼近。要使学生意识到战争来临有一个长时间的酝酿过程,一个重大历史转折时期的到来也一定是各种因素的长期累积。

2. 中英间贸易失衡。鸦片战争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最重要的是经济因素。在中國传统的贸易中,丝绸和瓷器是外销的大宗货物,但从18世纪中叶开始,茶叶后来居上,成为出口的第一大宗货物。由于自然经济的抵抗以及严厉的海禁政策,外国商品很难打开中国市场,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严重失衡的贸易难以长久持续下去。

在无法扩大对华贸易的情况下,英国选择了鸦片来改变双方贸易状况,这对两国产生了深刻影响。鸦片走私使得大量白银流出中国,引起统治阶层恐慌;给英国带来巨大财富,“鸦片收入提供英印政府全部财政输入的七分之一。”因此,“在1838年清政府实行严厉禁烟政策后,英国要作出如此强烈反应——为邪恶的毒品贸易不惜打一场国际战争,因为这个基石在英国殖民者是万万不能抽动的。战争不可避免。”[5]

3. 骤然而至的战争。通过大事年表揭示战争“平静”的来临,引发学生思考平静背后的凶险。战争爆发前,清政府连续采取了销烟、禁绝通商、驱逐英夷等措施,这无疑会加剧中英冲突,战争危险在加大。但我们没有读到清王朝应对戰争风险的举措,清王朝在打一场没有准备的战争。随着英国议会通过对华战争动议,战争不可避免。英国军舰大批抵达广东沿海,发出了明确的战争信号。但迂腐的头脑对此无法解读,林则徐认为英国仍是武装贩运鸦片,没有发出战争预警。林则徐犯了一个错误!7月5日,战争在南方正式打响之时,北京城一如往日。

当时的中国人如何看待这场战争?选择“鸦片战争时期曾国藩的一张日程功课表”进行剖析。曾国藩是近代中国重要的历史人物,有天下之志。鸦片战争期间,曾国藩在北京安静的做着自己的日常功课,潜心读书。北京城一如中世纪田园般宁静,这场让后世刻骨铭心的战争并没有打扰到这位读书人。我们该如何评判这场本应该让全民族全力以赴的战争?作为当时中国社会精英阶层的士大夫群体,本应对时代的变化是最敏感的,不知曾国藩在做完日常功课之余,是否还有对战争的思考?透视历史的深处,夹杂着些许陌生,陌生中带着一丝悲凉。

环节三:以中世纪去搏近代化

关于鸦片战争过程的设计,没有选择战争基本进程进行叙事,没有战争阶段的介绍,也没有主要战斗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重要人物的说明;也没有选择战争的宏大场面,让学生去感受战争的紧张氛围,中英军队间的惨烈交锋。而是聚焦于中方的“制敌之策”,清王朝的军事统帅们以他们中世纪的头脑,汲取传统的战争“智慧”,设计出一个个制敌“良策”。教学立意是反思鸦片战争,就不怕把民族的落后、愚昧、伤疤、伤痛呈现给学生,中世纪的战争思维方式投射出的万花筒,更能冲击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围绕清王朝的“制敌之策”,选取一组材料。

1. 关于民心。民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民众的力量在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中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民在鸦片战争中没有成为政府可以倚重的力量。三元里人民抗英展现了民众的力量,但他们不是为“国”而战,是为“家”而战,最后还被“叛徒”长官给出卖了;民众的“壁上观”以及“汉奸”行为,表明了官民之间的关系,民众没有近代的国家意识,清政府也无法成为凝聚民心的核心。

2. 关于火攻。火攻是中国古代常用的战争手段,经典战例很多,火烧赤壁已经被演绎成神话。在冷兵器时代,选择这种需要短兵相接的战术无可厚非。但在近代战争技术条件下,这不是一个好的选择,纵使瑜亮重生,也难奏效。

3. 关于异能和邪术。这两种制敌之策,现代学生很容易判断是错误选择。利用种种奇异的能力一击制胜,颇具武侠精神,具有一定的迷惑性;邪术制敌最多是精神安慰,必败无疑。以中世纪的愚昧举动应对近代化战争,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环节四:陌生人闯进了家门

本环节主要讨论《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社会的反应。传统叙事侧重从战争结果对中国危害出发,最终得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论。没有明确表述未来中国社会路在何方?那就是与世界接轨,向近代社会转型。这场战争给当时中国社会的冲击远没有想象中的大,除了林则徐、魏源等人扔下几颗小石头,便悄无声息了。主要选取两个方面的材料,一是时人对条约的反应,二是国门洞开后,清政府对新事物的态度。

由于时代差异,19世纪中期国人对《南京条约》签订的认识与今天大不同。时任江苏布政使李星沅最耿耿于怀的是“夷妇与大皇帝并书”,而不是今天我们重点阐释的其他不平等条款。在男尊女卑的时代,“夷妇与大皇帝并书”关系到天朝的脸面,比什么都重要,至于夷妇“何以推为一国之主?”的问题,则不重要了。天朝的思维方式依然没有改变。

鸦片战争后,中国有多次了解西方世界的良机,但都没有把握住。1843年美国顾盛使华带来了中国急需的西方“长技”,如航海地图、地球仪、步枪、蒸汽战舰模型、望远镜、气压计等,但被清朝官员视之为“奇技淫巧”,谢绝了。1844年法国照会两广总督——提议中国派出外交使团前往法国,并可用法舰送去;中国派青年赴法国学习造船铸炮攻守之法。清政府以“中国士大夫不惯风涛”“彼此交好之真心雅意,不在虚文”[6]等名义婉拒了。鸦片战争失败了并不可怕。但失败后没有反思,没有振作,没有行动,没有变革,是可怕的,接踵而来的只能是更大的灾祸。天朝是一个难以惊醒的梦!

关于鸦片战争不能只留下悲痛的记忆,更重要的是要思考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鸦片战争并没有“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现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7]

三、教后反思

在家国情怀的视角下审视鸦片战争,以“陌生人”为主线选择材料,串联教学内容,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反思从备课到上课的整个过程,有以下体会:

1、反思不等于否定。就本课而言,鸦片战争的性质不能混淆。英国发动的是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清王朝进行的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无论清王朝如何封闭、愚昧、自大、腐败,都不能否认其领导战争的正义性。只有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反思,才有意义,才有了价值指向——中国必须现代化。

2、避免隔世想象。鸦片战争时期,没有中国人深入西方游历,知识阶层也不通西文,对西方社会的认识有很多想象成分。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当代人常会以现代人的眼光去理解。鸦片战争仅过去100多年,并不久远,但社会环境已经发生剧变,与传统中国截然不同。要学会理解过去,不能责求古人。

【注释】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72页。

[2](美)魏斐德著,汪小荷译:《大门口的谋生人: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动乱》,北京:新星出版社,2017年,第3页。

[3]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2年,第136页。

[4][5]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78、86页。

[6][7]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532、序第1页。

猜你喜欢
鸦片战争陌生人战争
THE DRUG WAR
历史的真实与虚构
象牙战争
从中英经济交往看建国前两国关系演变
从关税自主权丧失的过程看鸦片战争的实质
战争催生的武器
谨防陌生人
谨防陌生人
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