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实的课堂,是思与诗的融合袁爱国大概在二十年前,市教研室安排我上一节展示课。我执教的课文是方纪的散文《三峡之秋》。为了设置情境,增加课堂导语的抒情色彩,我搜集了一组关于秋天的古诗词,并以此设计了一段精美的导语。正式上课那天,我刚讲到这段导语排比句的第一句,就忘词了。静默了数秒后,我只好用一句話导入课题,开启了《三峡之秋》的阅读之旅。
这窘迫的课堂开头,至今让我心有余悸。那段看似华美的导语,似乎只是为了展示教师的语言素养,对于学生又有何用呢?后来,我的课堂导语基本上就一句话:“今天,我们学习这一课——”家常课如此,公开课亦如斯。
如今上课,我不再心心念念教案上的每一句话,也不会跟着课件亦步亦趋。
我在意的是学生思维的走向、流量与含金量。学生能围绕问题展开深刻的讨论,离不开教师精巧的点拨。学生的思维浮于表面时,需要引向深入;趋于同质化时,需要不断激活;阻塞时,需要搭建支架;出现偏差时,需要及时纠偏。思维的含金量来自悟的深浅。课堂上有了渐悟,方会有拈花一笑、心心相印的惊喜;有了顿悟,方会呈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崭新天地;有了妙悟,方会进入神来、气来、情来的美好境界。
我留心的是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生成的对话。如今,我更多站在学生的背后,讲台上常常是学生小组之间的唇枪舌剑、台上台下的相互交锋,甚至连板书也大多是由学生去展示他们思考的成果。我不再孜孜以求课堂起承转合的精致巧妙,更意在此时此地的心灵交汇。
我关注的是学生的目光与表情。无论是给自己班的学生上课,还是借班上课,上课伊始,我都会观察每一位学生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上课的过程中,每每抛出问题,在等待与倾听中,我会留意发言者的神态与表达的内容,也会关注班级其他学生的神态举止。学生的目光里,有兴奋、激动、果敢,也有困惑、懈怠、迟疑。学生的心境往往写在脸上,每一副表情的背后都有一个丰富的灵魂。读懂学生目光与表情的隐含意义,是教师理解学生的看家本领,也是教师生成教学机智的必修课。
在广东惠州,学生竟然讲出了骆驼与祥子的“隐喻”关系;在山西吕梁,学生“将”我一“军”,将难题抛给我回答;在河南郑州,学生借《傅雷家书》谈真理、谈哲思,语惊四座;在江苏宜兴,学生居然创造出两个新的汉字,且能阐述个性化的立意……因为师生之间思想的交锋、灵魂的对话,课堂上便有了思与诗的融合,有了从浮华转为朴实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