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半的鱼消失了

2019-09-10 07:22易方兴
党员生活·中 2019年7期
关键词:水草变迁鱼类

易方兴

生态摄影师罗昊家中有8个鱼缸,全摆在十多平米的卧室里,一进房间像瞬间置身水底世界,几乎北京所有的原生鱼都可以在他这里找到。

办公室在国贸CBD的原生鱼爱好者朱新,也是一名律师,他每年有80万的收入,却在办公室里养着从花鸟市场淘来的1块钱10条的饲料鱼。这些饲料鱼通常都是鱼贩从河里捞来的野生小杂鱼,但他觉得淘鱼是一种乐趣,为了淘10条鱼,他可以花掉一个小时。

住在通州的刘长青从小生活在苏州的水边,到北京后觉得气候太干,新房装修时特意把鱼缸做成了客厅的隔断,养上了原生鱼,去年过年回家,他特意捞了一些家乡池塘里的浮萍带到北京。

在北京,和他们一样的很多人正想尽辦法把原生鱼养在自己身边,因为它们消失得太快。中科院动物研究所专门从事鱼类分类研究的赵亚辉博士,曾经参与2010年时的北京鱼类种群数量调查:1930年之前的北京,曾经有85种原生鱼在此共存,那时北京的琉璃河里甚至还能发现棘海马,这几乎是个奇迹。到了2010年,已经下降到41种——北京一半的鱼消失了。

有水的地方就有鱼。某种程度上,北京鱼类的变迁,也是水的变迁,人的生活变迁,它映照着整座城市和经济的发展。

从1980年到2010年,北京鱼类消失最迅速的30年,也是北京城市发展最快速的30年。在这30年里,朝阳、丰台、海淀、石景山的人口数量,从280万人猛增到955.4万人,人口密度增加三倍还多,远郊区也是一样。

有一些仅分布于北京的特色鱼类因此消失了,还有一些在分布上具有特殊动物地理学意义的物种也消失了。

喜爱原生鱼的张悬很想知道,还能在哪儿看到其他原生鱼。这也是许多原生鱼爱好者的愿望。

好在一切还不算太晚。鱼的生存力是如此顽强,只要给予充足的水、繁殖的环境和足够多的时间,一些种群也可以恢复。

目前,已经有专门的人在从事北京鱼类的生态恢复工作。曾任北大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主任的闻丞博士,曾经在北京的郊区打造过一个生态公园。“以前那里水是干的,但我的目标是把它打造成为一个水底有鱼,水上有鸟的生态体系。”

对于已经干涸的水系,并不光是注水就能恢复生态的。“有水了之后,水里也要恢复水生植物和底栖动物。”闻丞选择了一种水草,这种水草叫做轮叶黑藻,许多鱼比如麦穗、斗鱼都可以依靠它来产卵和做窝,然后陆续投放了一些河蚌、蜗牛,这些底栖生物既是一些鱼类的食物,又可以吃一些水里的残渣、营养物。

改变几乎是肉眼可以观测到的。放水后的一个小时,蜻蜓就来了;一天后,周边的青蛙和蟾蜍来了;一个月后,翠鸟和绿色的野鸭就来了。一年之后,这里生物的多样性已经超越了北京的大多数公园——光蜻蜓就有19种,水草增加到8种,水里的鱼增加到了7种。

近两年,北京还人工投放了一些蒙古血统的细鳞鲑在水系里,希望它们重新安家。水的问题也在得到重视。

两年前,赵亚辉团队又去做了一次新的调研,想看看北京鱼类的种类变化。结果令他高兴的是,在潮白河和怀沙河,鱼的种类回升了50%。

北京的鱼,正在慢慢地回来。

摘自《每日人物》

猜你喜欢
水草变迁鱼类
数字解读 DIY世界的精彩变迁
鱼类运动会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变迁
引发海啸(上)
水草冒泡的秘密
为什么金鱼缸里要放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