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琴
在教学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核心素养被教育界广泛关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数学思想的渗透和学习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逻辑性和方法,数学核心素养涉及的内容包括:对数学抽象知识的感知、对数学符号和公式的理解、对数学空间几何的认识等。每个核心素养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体现了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特点。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数学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系统化教学。
一、 鼓励学生预习,主动开展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反思能力,在学习中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在教师的指导启示下进行反思。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对知识进行全面整合的过程。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存在很强的关联性,前面学过的知识可推导出新知识,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伸和扩展。
在预习中通过回忆旧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新知识,在课堂上集中对预习中不懂、不理解的知识点学习,可加深对知识点的巩固和认识,从而提升学习效率。但在预习过程中,多数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问题,用记号笔标记出来,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交流探讨,提升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掌握,为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奠定扎实基础。
比如:在人教版初中数学“相似三角形”教学中,教师可先让学生预习,教师可为学生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
如:什么是相似三角形、如何证明、相似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之间有怎样的联系等,通过这些问题,可让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预习。让学生借助已经学到的知识,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和概念。在预习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如果两个三角形两组对应变边的比相等,并且夹角也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为相似三角形,可能学生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何在判断相相似三角形时限制条件是对相应边的比和夹角,而不是其他条件,这一问题学生很难理解,就可以把这一问题带到课堂上和其他学生进行探讨,或者仔细聆听教师讲解,从而更好地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在全等三角形中,存在边角边的定理,但并不存在边边角的定理。
同时也可以通过做图的方法证明这些定理。学生通过预习,可实现自主探究,通过相互合作、互帮互助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从而加强学生对此部分知识的理解,他们的自我学习能力、自我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也可以有效提升。
二、 挖掘教学内容,引入数学思想
通过深挖教学内容,引入数学思想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初中数学是学生学习阶段的主要学科,也是学习难度比较大的学科,通过引入数学思想的方法,可有效降低学习难度,提升学习效率。让学生能够站在更加宽广的角度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是单单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理解数学定义,而是让学生能够掌握一类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能够认识到数学的本质。
因此,在具体具体教学中,要合理引入数学思想,深入挖掘教学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能够灵活应用数学思想,提升解题效率。比如:一些看起来比较复杂的数学算式,通过相互转换的数学思想,可对其进行简化处理。
比如:在进行“二次函数”教学中,可引入“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一个完整的二次阐述,由自变量、因变量两部分共同组成,每个函数都有其对应的函数图像,涉及的知识点也比较多,包括:顶点、对称轴、零点、开口方向等。这些知识点在函数图形中可以清楚看出。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绘制二次函数图像的要点和技巧,掌握这些知识点以后,学生在解二次函数时,才能将数形结合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提升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三、 带动学生动手,主动获取知识
初中数学知识有一定难度,为降低学习难度,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加强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带动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清楚地感受定理、公式、推论的根源和原理,更好地掌握转化方法。特别是在几何教学中,学生通常无法从图形中获知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但通过动手操作,则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近距离观看图形演变、转换、形成的过程,从而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效率,将抽象的图形知识转变为易于理解的知识。
比如:在进行“三视图”教学过程中,涉及三种观察方式,包括:主视图、俯视图、侧视图。需要学生可以根据图形特点画出三视图,对于简单的图形,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及生活经验快速画出三视图。但如果图形复杂,则需要学生在脑海中通过空间想象力进行转变和演化才能画出三视图,一些学生空间想象力比较差,无法在脑海中模拟出特定的图形,此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画出这些几何图形,然后再进行观察,看到实物后,就能快速找到图形点线面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针对那些容易混淆的图形,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可加深理解和记忆,以后遇到类似的几何图形,则可以通过自己的经验进行快速解决。
再比如:在进行“勾股定理”教学中,为加深学生对勾股定理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在教学中,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证明自己制作的辅助线符合勾股定理,通过探究各个线条之间的关系,自己动手理解“割补”思想在几何证明中的作用,从而达到对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知识转换能力培养的效果。
四、 注重实践结合,实现知识转化
初中数学每个知识点和生活实践都有一定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结合实践,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可适当引入一些生活化的教学案例,让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此外,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多参加一些生活实践活动,对生活中存在的數学问题进行汇总统计,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实践活动,丰富教学素材,提升学习兴趣,保证教学效果。为保证数学实践活动能够顺利完成,在必要时教师可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启示,并及时聆听学生的实践反馈信息。
比如:在进行数据统计和统计图表教学中,通过学习后,学生对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统计表等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教师为加强学生对统计图表的认识和了解,可在班级中开展“学生兴趣爱好调研活动”统计,由于逐个统计比较耗时,可将班级学生分为四组,分别用四种统计图标,统计小组中学生的兴趣爱好,统计完成后,在小组中选一名代表阐述本组统计图表的内容,并说明优缺点。最后教师对统计结果进行汇总评价,折线图多应用走势预测中,不合适统计兴趣爱好。并带领学生对不同统计图表的用途、作用、优势、缺点、应用范围等进行总结,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到数学知识。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教学案例,研究了初中数学改革中强化核心素养的策略,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核心素养教学逐步成为教学重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并不是单单对数学知识、定义、概念、推论等进行教学,更多是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思想、策略、思路等,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我反思、自我实践、自我探讨的能力,在学生心中构建一个知识框架,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责任编辑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