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晓晨
摘 要: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语文实践是什么?是听、说、读、写、读,包括课内外阅读,是最经常的、直接的语文实践。据语文教学专家研究统计,一个人阅读能力的形成,必须以150万字的阅读量为底线。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积累水平,必须从抓学生的阅读量入手,从抓学生的语言积累入手。本文主要谈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中,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策略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小学生 课外阅读 指导策略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9-0114-02
语文老师普遍感到: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不高,说话、作文语言贫乏,语文水平普遍低下。学生并未少做题,可语文水平难以提高。笔者对4~6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学生不喜欢读课外书,原因是没有兴趣也没有时间,经常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寥寥无几,其中许多学生还读的是“卡通故事”和“脑筋急转弯”之类。课外阅读时学生多数只注意故事情节,无语言积累意识,更谈不上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和审美乐趣。
扩大学生阅读空间,使书成为学生生活中离不开的好朋友,这不仅有助于当前的语文学习,而且对其今后的学习、工作都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使之终生受益。这对人的文化素养的提高和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激发兴趣,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要的动力,只有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变为自主需求的“我要读”。学生有了课外阅读兴趣,自然就如花香引来蜜蜂一样,努力寻求阅读机会,从中获得信息,得到阅读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使书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
(1)建立班级“图书角”,营造“书香”氛围
在教室的一角开设学生阅读小天地——图书角,几个醒目的大字配上学生精心设计的插图,十分抢眼。学生自愿将家里看过的图书捐献到图书角,品种多样,类型不一,实现了资源共享。小小图书角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只要一有时间,学生们便到图书角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
(2)课堂内外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博览群书
例如,在教学“我爱阅读”部分,笔者每次都会请学生了解文章的作者,向学生介绍作者的相关作品,并从中挑选一些在课堂上进行分享、阅读。课后,不少学生都因此去进行课外阅读,并分享阅读的喜悦。此外,在每单元学习前,安排学生进行与这一单元课文有关的资料查阅,课上把自己查阅到的资料介绍给大家,使他们获得成功后的喜悦。
(3)巩固成果,日积月累,激励评价,促进提高
为了稳定和保持学生被激发的课外阅读兴趣,笔者采取相互交流和激励评价的方法。例如:每节语文课前,有五分钟的“好书介绍”环节,让学生说说课外阅读中所见的大事要闻、奇人怪事、风土人情、自然风光,既巩固了学生对课外读物的阅读质量,又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也使听者获取信息,可谓“一举三得”。另外,可每周举办一次好词佳句欣赏会,每月举行一次故事会或诗歌朗诵会、好词佳句接龙比赛等。每月末,对学生本月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在学期结束时.可评选“读书小博士”和举办“读书知识竞赛”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
2.培养习惯,持之以恒,注重学生课外阅读时效性
良好的读书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细水长流,循序渐进。同时,也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相互配合,协调发展,为学生创造条件,开启方便之门。
(1)学期初向学生推荐好书
每学期开始,老师向学生推荐图书,列出一些可读性强的作品目录,学生参考阅读,渐渐诱发他们的读书欲。
(2)优化时间资源,减轻课业负担,给学生留出读书空间
由于学生的读书时间有限,教师要抓住这有限的时间让学生多读书。笔者是这样安排的:早读课上,除了读教材,还安排一些短小精悍的名篇佳作;课间时间和课后半小时内,动员学生到图书角饱览群书;自习课时,先做完作业的同学也可尽情阅读课外书。
课后,不要给学生安排过多机械的家庭作业,而要求学生每天放学回家后保证30分钟以上的“晚看”,这需要家长的支持与合作。每天把自己所看的书名、页数、读书笔记做好记录,第二天反馈回来,列表如下:
每个学生都要准备一个信息记录本,在读书时,把文中的好词语、精彩片段摘录下来,配上自己喜欢的插图,图文并茂,再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如“采蜜集”、“星星雨”等。定期把本子在班内传阅,相互欣赏,品尝劳动的快乐。
3.取得的初步效果
(1)学生读书兴趣浓厚
通過对学生一年来读书习惯的培养,激发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班里的新书一来,学生们争相抢阅,一睹为快。课间走进笔者执教的教室,随时都能看到学生们捧着自己喜欢的课外书阅读的身影。同时,根据家长反馈回来的意见,80%的学生晚上回家不但养成了读书的习惯,而且时间远远超过了规定的30分钟。
(2)积累运用,读有所获
学生每人一本摘抄本,翻开来,各种小栏目、小版块设计精细,实用价值高。学生还把查阅到的资料自编成手抄课外阅读报50余份,对课堂教学很有帮助。此外,通过课堂发言和学生的习作,可以深切感受到学生思维开阔了,词汇丰富了。
(3)人文素质得到提高
学生广泛吸取书籍中的精华,博学多才,拓宽了视野,丰富了写作素材,在读书中受到品德、情感的陶冶,积累感性认识,丰富了文化底蕴,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4.效果分析
短短的一年里,就取得这样显著的效果,主要是因为在行动研究中,笔者注意遵循了以下策略:
(1)兴趣性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中,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2)鼓励性
勉励、促使学生和自己的过去作比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3)成功性
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同时,从自身经历中形成经验,对自己的行为习惯、学习能力及自身价值做出评价,督促自己形成良好习惯。
(4)持久性
日积月累,把学生的课外阅读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紧密结合,经常开展比赛、评比等活动形式,以此激励学生在书海中漫步,享受其中无尽的快乐。
5.几点思考
在研究中,虽然取得了初步效果,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在今后工作中还有待解决的问题:1、学生课业负担与课外读书的时间相互矛盾,时间不够充分。2、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体系还需要深入细致。
参考文献
[1]崔淑嫱.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J].甘肃教育,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