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盆效应”与年轻教师成长浅论

2019-09-10 07:22徐安
中小学班主任 2019年8期
关键词:花盆效应挫折

徐安

作为教育生态中的新现象,“花盆效应”在促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的同时,也限制了年轻教师成长的空间。本文从花盆效应的内涵和花盆效应对教师成长的影响分析,探究克服“花盆效应”的不良影响的举措。

“花盆效应”又称“局部生态效应”,是一个教育生态学的术语。花盆是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生态环境,一方面,人工的精心呵护所创设的伪自然环境暂时性地提供了充足的营养、水分等促进植物生长的外界因素,让植物能够超自然地快速成长;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大自然的风吹雨打与烈日严寒的洗礼,它们无法承受恶劣环境的考验,生长时间和空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很难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

一、教师成长过程中的“花盆效应”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越发得到重视,教师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也越来越重视师资建设,努力打造一支肯干、能干、实干的教师队伍。

在教育教学中,社会与家庭对学校教育的期望值很高,孩子的学习被冠之为“输不起”,孩子的情感也较为脆弱,这就对师资队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虽说人们都在鼓励“跌倒了爬起来”,允许在失败或挫折中吸取教训,争取进步,但在现实社会中,社会各界对教育要求较为苛刻,美其名曰不能拿孩子作为“实验品”,客观上决不容许教师“跌倒了爬起来”,不接受年轻教师教育与教学中的挫折与失败。这种高期望、高要求的社会压力无形中“逼迫”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加快教师队伍的全面、快速培养,启动所谓的青蓝工程,给年轻教师配备师傅,实行全程、全面的监管与细致入微的指导,导致了年轻教师队伍建设中“花盆效应”的产生。

二、“花盆效应”对教师成长的影响

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启动青蓝工程,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的确缓解了家长与学校之间的矛盾。现在较为通行的集体备课就在教学进度、教学内容甚至是教学方法上带动年轻教师迅速理清知识脉络,力争教学程序有条不紊;不少年轻教师跟从资深教师随堂听课,课堂教学内容基本能够得到保障,教学方法上也能“依葫芦画瓢”,让学校优秀的教學举措得以传承光大;作为师傅的资深教师能够近距离、真实地观察到年轻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的不足,及时予以提醒,让年轻教师将教育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苗头性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诸如此类考虑周全的做法给学校的管理也带来了便捷,消除了以往学校领导总是处于问题发生之后的“救火”状态。

这种一路搀扶、无微不至的呵护的确让年轻教师少走了不少的弯路,貌似也快速促进了教师的顺利成长,使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显得一帆风顺,甚至是如鱼得水。但这种在花盆中快速长大的“肉肉的绿植”真的就茁壮成长、能够独立行事了吗?冷静思考,这种“花盆效应”还是给教师的成长留下一些缺憾,如过于依赖学校领导的一路指引,年轻教师缺乏自己的教学理念;依靠集体备课领头前行,年轻教师缺乏教材分析的能力,难以开发自己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潜能;仰仗资深教师日常工作的陪伴,年轻教师缺乏主动去发现问题的能力;习惯于团队的群策群力,年轻教师懒于思考,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创举,等等。

三、克服“花盆效应”不良影响的措施

俗话说:“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要实现年轻教师的真正成长,打造出有敏锐的观察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年轻教师队伍,首先就得从源头打破“花盆效应”,让年轻教师放开手脚“摸着石头过河”,在真实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快速地经受风雨见彩虹。具体来说,不妨采取以下几点尝试:

1.指引教师广泛阅读,广闻博见,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

教育教学理念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师如若缺乏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就会像花盆中培育的植物一样,貌似鲜花怒放,但不能绚丽夺目。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理念,否则就会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缺失明确的方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就会随波逐流,处理任何突发事件或问题也就会缺乏主见,不具备教育理性,缺乏教育个性。

教育管理部门或学校管理层都应该警惕“花盆效应”可能会对年轻教师造成的不良影响。要及时、合理地引导教师,尤其是新入职的年轻教师,就教育教学理念方面开展广泛的阅读,广闻博见,在理论层面上充实自我、提升水准。年轻教师应该能够将理论学习融合到自己、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中去,学会精准发现、独立分析与谨慎抉择,汲取合适的教学理念,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付诸实践,并在实践中深化理解,优化提升自己的见解。年轻教师更应该主动关注学科层面的教学理念的提升,努力优化自己的学科教学,使得学生首先喜欢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进而通过学科教学来促使学生“爱屋及乌”,全面提升自己各方面的教育教学水平。

2.引导教师积极发言,各抒己见,探究独到的教育教学方法

不少教师,尤其是新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往往会缺少自信,难以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或看法。作为师傅的资深教师们这时往往会在理解的基础上,不为难年轻教师去提出自己的想法或建议。这种做法虽说能够暂时将年轻教师从窘境中解脱出来,让他们不去面对痛苦的煎熬,但这种不够理性的、难以持久的“护犊”之举同时也剥夺了年轻教师大胆发言的机会。久而久之,年轻教师就会躲在资深教师的背后,懒于思考与表达,难以获得必要的锻炼与成长。其实,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经历,看待问题的角度各有差异,对问题的思考与见解也不尽相同,我们应该给年轻教师锻炼自己的机会。

在教育教学研讨中,年轻教师不必觉得自己资历较浅或经验不足就畏惧发言。殊不知,年轻教师和学生的年龄差距不大,在思维的方式和知识理解上较为接近,更有利于创设出有利于学生汲取知识的学习情境与途径。只有当不同年龄段的教师都能敞开心扉各抒己见时才能达到教师思维的碰撞,达成教育研讨的升华。因此,在集体备课时,要积极鼓励年轻教师发言,甚至指导年轻教师作为备课主发言人,大胆说出自己对教材结构的理解,探索知识传授的途径,预测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困难,尝试新颖大胆的教法。时机成熟时,还应该慢慢放手,创造更多公开展示的机会让年轻教师崭露头角,在实战中建立自信。当年轻教师提出自己的观点或看法时,资深教师应该予以肯定,努力不挫伤年轻人发言的积极性。对于年轻教师提出的不太成熟的想法,资深教师应该予以委婉的补充与完善,让年轻教师感知到自身的价值所在。只有这样,才能慢慢促进年轻教师大胆发言、各抒己见,才会培养出能够独立行事的教师个体,让年轻教师脱离“花盆效应”的影响去勇挑大梁。

3.鼓励教师观察问题,独立思考,摸索合理的解决办法

敏锐的观察力是一个教师必备的优良品质,能够有助于教师及时洞察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细微的甚至是苗头性的问题。观察力的养成在一定程度上与教育教学工作的责任心高度相关。大凡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肯定会用心关注自己工作中存在或出现的问题与不足。在“花盆效应”影响下的年轻教师,已经习惯于等待身边的领导、师傅或团队的其他老师来帮他发现问题,指出问题,并等待大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他唯一要做的就是尽力去执行大家的指示。长此以往,这些教师就会慢慢习惯于漫不经心地工作,不会关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或现象,更谈不上主动去发现问题或思考,去摸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作为年轻教师的指导者,资深教师们首先应该指导年轻教师明确认识自己肩上的重任,引导并指導他们如何去自行观察自己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现象,多维度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导师千万不可心急,不要碰到什么现象或问题就迫不及待地跟年轻教师明确地指出来,甚至直截了当地交代处理问题的办法。年轻教师虽然不能像资深教师那样凭借丰富的经验敏锐地发现问题,但他们谦虚好学,肯定能够很快上手的。导师不妨适当暗示,引导年轻教师去“顺藤摸瓜”发现问题或推导问题。导师也可以帮助年轻教师对比分析解决问题的不同的办法带来的差异性结果,让年轻教师判断应该如何解决问题。只有这样一路陪伴、耐心引导,才能减少“花盆效应”对年轻教师产生的不良影响。

4.允许教师适当失败,反思总结,积累直接的教育经验

尽管现实社会不接受教师在教育教学上的失败,但这并不能绝对限制或排除教师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失败。在资深教师的关怀指导下,年轻教师虽说在工作上可以少走不少弯路,避免一些不必要甚至是重大的失败与挫折,但他们或多或少还会经历一定的挫折与失败的。这种为数不多的失败与挫折其实是一种极为宝贵的资源,既能为遭遇失败与挫折的年轻教师提供直接经验,促使他们深层反思,也能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心理逐渐强大起来,能够面对人生应该经受的困难。这些挫折与失败还能为身边其他教师提供活生生的经验,启发其他教师的思考。因此,在不违背大是大非的原则下,还是应该允许部分挫折与失败的存在。

正如生态系统学所言:任何一个生态系统,必须是开放的,才能实现与外部的能量和信息交换,才能生存与发展。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是如此,只有鼓励年轻教师放开手脚去摸索教育教学,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合理避开“花盆效应”的不良影响,实现年轻教师真正意义上的成长,从而达到教学相长。

猜你喜欢
花盆效应挫折
Holism in Education
画与理
挫折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终身不遇
为什么花盆花盆底部有小洞?
偶像效应
个性小花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