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芳
2015年,芦山县大川镇农户滥砍滥伐天然林被世界绿色和平组织航拍发现,李云波因此受行政记大过处分,并被免去县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职务,调县扶贫移民局作为一般工作人员,随后在组织关心帮助下,他放下包袱,奋发有为,在处分影响期满后被重新提拔任用为原县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2019年初调任太平镇担任党委书记职务。
李云波所在单位负责人坦承,当时这一消息传开后,大部分干部觉得组织这样安排是合理的,但也不乏一些质疑,“犯了错还要提拔,那没犯错的呢?”“是不是所有犯过错的干部都能重新使用?”
从被处分、免职,到复出——这样的沉浮,就发生在李云波身上。
“还在处分影响期的干部,一律不能被提拔使用,这是个硬杠杠。”县委组织部干部郭南丁表示,“受到诫勉、组织处理或者党纪政务处分等影响期未满或者期满影响使用的”,不得列为考察对象。
县纪委审理室主任黄昌华说到,被问责处理干部中一部分人能够认识到错误,积极改进,愿干能干。但他们被问责处理后,仿佛蒙上了污点,得不到干事创业的新机会。为激发受处分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我们加大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促进了有错干部的转变。
以回访教育工作为切入点。分层实施,逐一访谈,在形式上,通过对重点人员面访,将“叫上来谈”变为“到下面访”,并针对每个回访对象制定了不同方案。所在党组织、纪检监察组织进行鉴定等多种方式,全面准确掌握这些干部受处分处理后的情况。
回访情况要向受处分处理干部所在党组织反馈,作为干部考察使用的重要依据。
李云波对此有切身体会。他到新工作岗位后,县纪委帮扶工作就一直不停,帮教人找他聊天,了解他的思想、工作情况,还督促他的新单位对其思想认识、工作表现等进行跟踪,加强教育管理。很快李云波就放下包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在哪儿跌倒就在哪儿站起来”。他坦言自己的快速转变和适应主要源于县纪委的教育管理和关爱关心。
被免职后的他被安排到脱贫办负责全县9个乡镇(街道)中条件相对较差、偏远、贫困人口较多的3个乡镇脱贫攻坚任务,可谓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他接下了这个重任后,从走访贫困户、了解当地经济状况等方面入手,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到制订方案和具体实施,他全程参与、亲力亲为,经过不懈努力,其中两个乡镇贫困村在2016年和2017年通过验收,顺利摘掉了贫困村帽子,為全县脱贫攻坚树立了良好形象。
那几年李云波忙个不停,经常加班加点。那种积极担当、不辞辛苦的表现和在脱贫工作上取得的突出成绩,被领导和同事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成了大家公认的实绩突出的典型。
“要将受问责干部影响期内现实表现作为管理使用的重要参考,对认识深刻、整改到位、业绩突出、群众认可的干部,期满后不影响使用,该使用的大胆使用”。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值得一提的是,县委组织部对受处分处理干部的重新使用程序上,都明确要求书面征求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的意见或者向其备案。
“在干事创业的道路上出现污点,敢不敢揭这个‘标签’,说到底,靠的是担当。”县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去年以来芦山县在干部调整中,有6名受处分处理干部被提拔重用,占受处分干部总数的23% 。
从制度层面进一步规范对影响期过后受处分处理干部的使用。这样,上级为下级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才能让干部为事业担当。
对受处分处理干部的教育管理,是监督执纪工作的自然延伸,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应有之义,必须两个责任一体推进。从2016年至今,芦山县对十八大以来受处分的220余人进行了全覆盖式回访,就是党委、纪委通力配合的有益尝试。
“处分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让其明纪律、知敬畏、守规矩。”芦山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杨松说,开展回访教育的目的就是要真心关怀帮助“掉队”的党员干部,让他们能够认清错误、吸取教训,放下思想包袱,以更饱满的精神投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