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琦绮
摘要:新课标把“听讲、说话”改为“口语交际”,这不仅是提法上的改变,更重要地体现了观念上的改变,体现了时代的要求。那么怎样在课堂上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呢?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我个人觉得可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堂教学;主体参与;双向互动;
一、要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要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标所规定的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正確的观念,着眼于全体同学,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口语交际的主体,成为积极的参与者。要是想让学生个个参与,那么教师必须在时间、内容、形式上下一定的功夫,为学生积极参与提供保证。在注重量的积累的同时,口语交际作为一种技能,必须在方法上加以指导。
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口语交际,让学生怎么想就怎么说,不拘泥于任何形式,鼓励学生要有勇气和信心,长期坚持下去就增强了学生积极参与口语交际的自信心。当然,小学生的内部语言发展还不成熟,主要表现在有些同学发言东一句,西一句,重复颠倒。教师也应及时鼓励学生做到先想后说,想好再说,组织好自己的内部语言。激励学生大胆进行口语交际,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主动性,这样学生的整体水平就能提高。
二、要突出双向互动的特点
进行口语交际教学,一定要在双向互动上下工夫。师与生、生与生双向互动,才能体现“交际”。老师在课堂上要营造的是一种民主平等的气氛,给学生提供一种自由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情境,鼓励学生大胆与人交际。从范围来说,是全体,包括每个学生;从时间来看,是全程;从形式来说,应该是听、想、说多样。比如说学生看图后,在自己说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你跟我说,我跟你说。在互相邀请的时候也是同座位先邀请,然后分组竞赛。互相邀请,范围最后扩大到全班,也可请老师。 总之,口语交际课中,生与生,师与生要开展双向乃至多向的交流与互动,教师在课前做好周密的考虑安排,每个教学环节的步骤及学生的活动顺序都要精心设计,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而不混乱。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也要尽可能简单明了,这样就能突出双向交流的特点,既放得开,又收得拢,活而有序。
三、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口语交际训练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真正得到培养,必须依赖于社会实践,而形成口语交际能力后,最终又要走向社会。因此,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起来进行。教师应需要引导、组织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实践,开展各种社会交往实践活动。包括:1.考察活动,如组织参观、访问、调查等活动;2.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因此可以利用语文活动课,组织一些模拟社会交际活动,如小导游、售货员、警察、主持人……这些体验生活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口语交际的丰富空间及展示交际才华的多彩舞台,也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进行交际活动打下了基础,适应21世纪人才的需要。
四、重视评价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开放的语文课堂,使学生有充分的展示个性的时空。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老师、同学的读书,答问常常主动要求发表见解,说出自己的看法。被评议的同学有的虚心接受,有的针锋相对,坚持自己的意见,这样的评议是训练口语交际的良好机会。学生不仅要积极思考判断,提出不同看法和补充意见,同时还要特别留心听别人朗读发言,而这一点往往是很多同学容易忽视的。评议可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师生共评等方式,让学生明确自己口语交际存在的问题,据此来调解学生行为。老师的评语要有针对性,用简洁亲切的语言反映出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以及发展趋势,这样有利于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谐发展。
五、要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
因为口语交际课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渠道,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做到认真备课,选好话题,使学生有话可说;其次,要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训练,如每周一次的看图说话表演,间周一次的故事比赛……都能一定程度上激活学生的思维;采用多种形式,配以科学的学法指导,可以使学生变得乐学、会说。口语交际的形式可采用“看-说-写”、“听-说-写”、“读-说-写”“画-说-写”、“做-说-写”。在句式上采用“有……有……还有”、“先……再……然后”等句式说。还可采用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比如利用节假日由家长或老师带领学生去公园、广场、纪念馆等地方去参观,为学生提高新的知识“增长点”。这样就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六、必须要提高教师自我素养
在口语交际中,教师的作用是多元化的。课前是学生需求的分析者,课堂活动的策划者;课堂上,是组织者兼顾问,教师要有效地组织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随时对活动的进展给予指导并就学生的语言活动结果给予评论和总结。因此,口语交际课对教师素质特别是课堂组织调控的能力,疏导、整合学生活动的能力;以及自身的人文、文学素养;鼓励学生的艺术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是说我们教师必须不断给自己“充电”。课余时间多看书,参加教师培训班,积极投稿,勤于记下教学笔记,多听讲座。只有我们教师水平提高了,口语交际教学才能得以保证。
总之,如能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体现以上特点,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形成基础的口语交际能力、良好的语言习惯和交际态度;又能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如阅读教学中抓好朗读、背诵、复述和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讨论交流训练,培养语感、积累语言、锻炼口语表达和提高思维能力与认识能力,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那么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能迅速提高,真正达到口语交际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海霞.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探讨[J].名师在线,2019(22):55-56.
[2]张克利.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实效策略[J].学周刊,2019(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