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阅读指导方略

2019-09-10 07:22周晓霞
关键词:千字文学生

周晓霞

摘要:引导学生读《千字文》,要讲求策略。以“读故事”的形式,整体把握,策略有:聚焦人物读故事,关注细节读故事。以“融汇”的形式,前后贯通,策略有:调整字句,古今贯通;联系上下文,明晰表达方法;前后印证,理顺思维。以“细品”的形式,悟得文味,策略有:押韵寄意,用字避同;以部归字,品其内涵;化典有方,悟得文心;穷尽其意,拾级而解。以“小点切入”的形式,链接拓展,策略有:追根溯源,做汉字小研究;推测演算,做数学小研究;体验想象,做心理小研究。

关键词:《千字文》阅读指导读故事融汇细品

阅读经典,教师要认真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规定,还要重视整本经典的阅读指导。整本经典的阅读指导,需以适合小学生的方式进行,让他们读懂学透。我曾利用班级微信平台讲读《千字文》,深受学生喜爱。这些讲读内容后来被整理为《读懂学透〈千字文〉》一书,由青岛出版社正式出版。以下是我带领学生阅读《千字文》时的具体做法。

一、以“读故事”的形式,让学生走进文学

《千字文》全文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字平实,易诵易记,是颇具影响的儿童启蒙读物。不过,因为年代久远,且字字引经,句句含典,对小学生而言,还是稍显抽象。要让学生真正走进这些文字,整体把握文本内容,最有效的方式是“讲故事”。

(一)聚焦人物读故事

《千字文》的知识性、艺术性极强,涉及天地、历史、人事、修身、读书、饮食、居住、农艺、园林、祭祀等社会文化活动的方方面面。既然与社会文化活动相关,自然会囊括多个人物形象。故事离不开人,而故事里的人往往都有其独特的个性。聚焦与书相关的人物形象读故事,能让学生循着人物的“踪迹”,品出故事所蕴含的真味。

1.熟悉与作者相关的故事。

为了让学生对《千字文》中的人物形象有所了解,笔者先引入其成书的故事:

南朝梁武帝命大臣殷铁石模次王羲之书碣碑石的字迹,要求拓出互不重复的一千个字,以赐八王学习。所以这篇稿子原来的名字叫《次韵王羲之书千字》,殷铁石拓出后,此千余字互无关联。梁武帝又命人找来周兴嗣,对他说:“卿有才思,为我韵之。”

当学生对作者周兴嗣产生兴趣,想知道他是如何将这一千个互无关联的字组合成一篇富含文化元素、文采斐然的华章时,我适时提问:“你们觉得像这样的一本书要多久才能完成?”学生纷纷认为没有一两年是完不成的。此时,我告诉他们:“周兴嗣是积淀深厚的大学者,他接受任务后,苦思冥想了一个晚上,便文思如泉涌,边吟边写,将这一千字串成了一篇内涵丰富的四言韵书。”学生听后个个惊叹不已。紧接着,我又“卖关子”,以神秘的语气告诉他们:“周兴嗣完成《千字文》只用了一个晚上,这真是神奇!但那一夜还发生了一件更神奇的事,你們想不想知道?”学生一听便来了劲,纷纷要我快点讲。此时,我慢慢说道:“周兴嗣因一夜成书,用脑过度,第二天起来,头发胡子全白了。”听到这,学生发出了“哇”的感慨声。顺势而入,我以自豪的语气说:“周兴嗣一夜成就了《千字文》,也为了这本书一夜白头,他的才华,他的付出,让我这个周姓后人感到骄傲,也值得我们一起学习。接下来,就让我们到这本书中认识更多的古人!”至此,周兴嗣的形象在学生心中高大、可亲起来。学生兴致勃勃地开启了阅读之旅。

2.细读与书中人物相关的故事。

周兴嗣创作《千字文》时,对人物的聚散安排极为用心。如在接近尾声时对历史中沉浮的人物予以集中评价:“布射僚丸,嵇琴阮啸。恬笔伦纸,钧巧任钓。”仅仅16个字,却列出了8位历史人物:吕布、熊宜僚、嵇康、阮籍、蒙恬、蔡伦、钧巧、任钓。了解这8个人的故事后,学生发现,这些人物都极具代表性:或清雅或高远,或灵巧或坚韧,或神勇或智慧,或擅长发明,或工于巧技……他们皆因自己的作为而被写入历史。从学生的这一发现可以看出,他们已对人物的性格有了整体性认知。为了让这一认知更深入,我又链接与每个人物有关的材料,并启发学生将人物置于当时的背景下进行解读。比如说起任钓,我引入《庄子·外物》中的一段文字:

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大犗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錎,没而下,骛扬而奋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自制河以东,苍梧已北,莫不厌若鱼者。已而后世辁才讽说之徒,皆惊而相告也。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其不可与经于世亦远矣。

我将这段文字通读一遍,然后将其大意讲给学生听,学生对任钓这个人物的了解就更全面了。这段文字中的任公子是否另有其名,已无从考证,也许就因这个垂钓的故事,大家就干脆就叫他任钓。这个名字的得来,既是任钓个性的彰显,也表现了世人对他的敬重。讲完故事,我又追问:“不知道写《老人与海》的海明威有没有读过这个故事。任钓这种钓大鱼的气概,是不是与他书中的老人很像?”循着这一疑问,学生又将海明威笔下的老人与上述文字中的任钓进行对比,对任钓形象的认知就更为全面了。

(二)关注细节读故事

将《千字文》通解一遍之后,学生对文中涉及趣闻轶事的内容尤为感兴趣。比如讲到“布射僚丸”时,学生都想更多地了解善于玩弹丸的宜僚。据《庄子·徐无鬼》记载:“市南宜僚,弄丸而两家之难解。”说的是宜僚凭借表演抛丸绝技,调解两家纠纷的事。

了解宜僚这个人,理解“僚丸”是关键。由此,我及时补充了一个有关宜僚玩弹丸的小故事:“《丸经·序》里说:‘昔者,楚庄王僵兵宋都,得市南勇士熊宜僚者,工于丸,士众称之。’楚军包围了宋国都城,久攻不下。熊宜僚便在两军阵前表演抛丸绝技——单手抛九丸,把宋军将士都看傻了。就在此时,楚军进攻,宋军大败。嘿,这全是因为士兵看傻眼惹的祸呀!当然,这宜僚抛丸可不像马戏团的小丑扔扔瓶子、抛抛火把,他可以在空中同时抛接九个丸(类似于小球),八个球在空中运转,一个球在手中,就这样抛接循环。最重要的是,人家只用单手,对,就是一只手。厉害吧?如果他在你面前表演,你也一定会看傻眼。”有了这样的故事讲解,“僚丸”两个字便立刻变得趣味横生,有些学生甚至跃跃欲试想要自制一些“丸”“球”,进行抛“丸”练习。

这些资料看似信息量很大,其实是一种微刺激。长期坚持,学生不仅会掌握这种解读人物形象的方法,还会在丰富信息的不断刺激下得到思维的发展,获得事半功倍之效。

二、以融汇的形式,贯通前后内容

《千字文》是一本片段与整体并重的经典。就其内容来看,随意的一个句子都可以自成文章。然而,这一千个字又如此自然而贴切地被组合在一起,是因为有一条贯穿其中的“纲”。这提醒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千字文》时,要围绕这个“纲”,融会贯通前后的内容。

(一)调整字句,古今贯通

读开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句,学生就会想到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天地玄黄”是讲天地的颜色,按照正常的语序应该是“天玄地黄”。为了让学生明确词意,我将字句做了调整。学生很快就知道“玄”也是一种颜色。由此,我提出疑问:“根据‘地黄’,我们知道‘苍茫的大地是黄色的’,那么你们能顺着这样的思路推断出‘玄’是一种怎样的颜色吗?”有学生立马回答:“黄是地的颜色,那么玄就是天的颜色,应该是苍青色。”“玄”在古代本指“黑色”,学生可能觉得放在这个句子里无法讲通。于是,我继续引导:“盘古开天地的故事里说天地混沌如鸡子,天地就像一个被封闭的鸡蛋,暗无天日。想象一下,天地混沌,近于黑夜之色,就是‘玄色’了。”此时,有学生回应:“我在一本书里看到,古人常有‘青’‘黑’不分之例,比如‘青眼’‘白眼’是不是就是黑眼和白眼?”学生的这一发现很关键,我对此予以肯定,并跟进指导:“周汝昌先生在《千古奇文千字文》中说:‘盖我们中华人自古有一种特殊的习惯,常常以黑、青二色互用互代,甚至说中华人“不能辨别”青、黑二色也不算太过。’黑夜常常充满无解的秘密,所以‘玄’會给人‘神秘’的感觉,慢慢地,也就由此衍生出了‘玄妙’的内涵。”通过字句调整,贯通古今知识,让学生在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游走,学生不仅轻松还原了“玄”的色彩,还对其引申义有了深入的认知。

(二)联系上下文,明晰表达方法

创作是有技巧且讲求表达方法的,对于这些技巧的分析也是打破《千字文》阅读障碍的有效探索。教学中,我发现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深度解读,明晰文本的表达方法,是理解文意的有力抓手。

比如教学“罔谈彼短,靡恃己长”,我直接告诉学生:“这句话中,‘罔’和‘靡’都是‘不要’的意思。‘彼’就是‘他人’,‘己’就是‘自己’,整句话的意思是:‘不要谈论别人的短处,不要卖弄自己的长处。’”对此,有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那是不是我们就只能谈别人的长处,说自己的短处呢?”这个疑问引发了其他学生的思考。是的,如果仅对这句话做这样浮于字面意思的理解是片面的。将前后两句联系起来进行更深层的理解就会发现,这句话采用了互文的手法,有“不要经常说长道短,而应取长补短”的意思。

互文,是古诗文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文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 互文的手法在《千字文》中极为常见,能够有效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贯通理解句子的能力。为了让他们轻松理解这一手法,我这样引导:“文就是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在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阐发,互相补充。上下文意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表达一个完整句子的意思。形象地说,就是前后两个句子‘互相帮助’说清同一件事,阐明同一个理。”

看着学生似懂非懂的样子,我又链接了他们已经会背的《木兰辞》中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顺势告诉他们:“这个句子如果直接理解,就是到东市买了骏马,去西市买了鞍鞯,往南市买了辔头,从北市买了长鞭。但往深处看,这句话的意思是到街市各处走走,备办鞍马长鞭等一些作战工具,并不是说骏马只能在东市买,长鞭必须在北市买,一处只能买一样东西。还有像‘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割裂地将此解释为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而应该理解为秦汉的明月照着秦汉的边关,古之明月照着古之边关。”在此引导下,学生逐渐对互文的修辞手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之后的学习中,他们经常会有意识地讨论并运用这种手法。

(三)前后印证,理顺思维

读《千字文》时强调相通相融,不仅讲求思维的一脉相承,还要观照思维的前后印证、互补辩证。

比如讲到“交友投分,切磨箴规”,我先从“友”最初的字形讲起,让学生看出“友”有手拉手的意思。接下来,我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友情的看法。有学生认为:“真正的朋友不只是手拉手在一起玩,还会互相学习,互相切磋,共同进步。”我及时点评:“你说出了这句话中‘切’的意思,就是自己和朋友经常相互切磋,最终都成为精美的玉器。”有学生说:“我们经常说的‘同门为朋,同志为友’,说的是只有志趣相投的人才可能成为好朋友。”我肯定了学生的发现,又启发他们:“这里的‘切’与‘磨’都有‘打磨’的意思,那‘箴’和‘规’是不是也有相近的意思?”很快,就有学生回应:“我觉得‘箴’和‘规’都有劝告、劝诫、规劝的意思。这句话是想告诉我们,好朋友在一起既要学习对方的优点,也要看到对方的缺点,并真诚地指出来,希望朋友改正。”学生的理解是契合句意的。此时,我又补充:“这里的指出缺点与前文中的‘罔谈彼短’是有本质区别的。‘罔谈彼短’是指不要只看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如果总说人家的短处,是幸灾乐祸的不健康心理,总在背后揭人短处,是阴暗的心理。‘切磨箴规’是希望朋友越来越好,这种心理是健康的。”通过这样的正反比较与分析,学生的思维理顺了,理解也深入了。

三、以“细品”的形式,悟得艺术之味

作为一部奇特的命题命字限格作文,如果仅从故事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切入理解《千字文》,那只是浅层次的阅读。带着学生像文学家一样去细品其中的艺术之味,是更高层次的追求,值得尝试。

(一)押韵寄意,用字避同

梁武帝命周兴嗣作《千字文》时,要求千字不能重复使用。那周兴嗣在面临可能重复用字的时候是如何做到巧妙取舍和替换的呢?这值得玩味。

引读“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时,我先给学生讲了“巨阙剑”和“隋侯珠”的故事,让他们知道最锋利的宝剑叫巨阙,最珍贵的明珠叫夜明珠。巨阙削铁如泥,夜明珠夜间会发光。之后,我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何不说“珠称夜明”,而说“珠称夜光”呢?学生细品后给出的理由有三。一是联系上下文诵读就会发现“光”和其他三句中的“霜”“冈”“姜”同韵,读起来朗朗上口,符合梁武帝提出的“韵之”要求。二是本书后面有一句“右通广内,左达承明”,这其中的“承明”是汉代未央宫中一座宫殿的名字,不能随便乱改字,而“夜明”是可以用“夜光”来替代的。三是“夜光”更能显示出夜光珠发出的光很有亮度。能给出这三点理由,说明学生领会了作者押韵寄意、用字避同之奥秘。

(二)以部归字,品其内涵

小学生的认知一般从字词入手,这也是蒙学的意义所在。《千字文》原本就相当于识字教材,其中以部归字、归类理解的编排方式为读者提供了巧妙且便捷的识字技巧,值得借鉴。

比如引读“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我让学生圈出心字部(含“忄”和“心”)的字:性、情、心、志、意,结合句意,凭借直觉感受这两句话与“心”的关联。然后,我由甲骨文里的“心”谈起,让学生知道,有人认为我国古代对人体不够了解,错误地认为一切思考缘于“心”,所以许多“动心思”的字都与心相关。其实不然。我们的先辈不仅知道思考是大脑的行为,更熟知心与脑的关系。它们创造的“囟(xìn)”字,就指连着胎儿或新生儿颅顶盖各骨间的膜质部。“囟”的外边的框比一般的框多了表示头发的一撇,而里面的“”则是一种禁令符号,表示不可触碰。见过刚出生的小宝宝的人都知道,他们头顶部有一块很软的、像一小扇门的地方,就被称为“囟门”。这个字不仅在读音上与“心”相近,造型与心的原字也接近,其义与许多字也相通。比如有人考证“思”的原字,认为上面可能就是“囟”而不是“田”;大脑的“脑”的繁体字“腦”右半边就有“囟”。可见,心脑相通,古人对心脑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非常明确的。认识“囟”的过程,不仅让学生把握了以部归字的识字法,对一类字的深层内涵也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三)化典有方,悟得文心

“千字”,仅强调了《千字文》的字数,却于无意中掩盖了比“千字”厚重得多的典故。“字”中有“典”,是本书重要的艺术手法。引导学生由“字”入“典”,解得其中之味,对于他们将来解文、习文、写文都大有益处。

“肆筵设席,鼓瑟吹笙”一句实际上出自《诗经·大雅·行葦》里的“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或献或酢,洗爵奠斝。醓醢以荐,或燔或炙。嘉肴脾臄,或歌或咢”。引导学生理解时,我采用了读完原典再讲意思的方法。与直接说明句子的意思相比,这种做法能让学生对“典”产生更立体、深入的感受。虽然通过初读学生还无法透彻地理解原典之意,但肯定能从这如音乐般的文字中感受到语言的美。如启发学生读“鼓瑟吹笙”,学生就能大概猜出这是指弹奏美妙的音乐。由此再推出描写周王宴请众宾客的《诗经·小雅·鹿鸣》,转入曹操在《短歌行》中对“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的直接引用,再提及唐宋之时科考后的“鹿鸣宴”,联系我国女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名字的深意,让学生顺着文脉一路走,他们便逐渐感受到了文字蕴藏的文化气息,体悟到了来自文化之根的“暗语”。

(四)穷尽其意,拾级而解

因为只有一千个字可用,所以周兴嗣使用每个字时都可谓“穷尽”其意。即使是看似相近的词语也表现出细微的差别,有的甚至字意逐层推进,呈现出螺旋上升状。

比如“稽颡再拜,悚惧恐惶”中的“稽颡再拜”,义同成语“稽颡膜拜”,是指古代屈膝下跪,以额触地的一种跪拜礼,表示极度恭敬。之后的“悚惧恐惶”都是心字部,描写人物心理活动,再现了“祭祀”的庄严与盛大。对这四个字进行深度分析就会发现,它们就像四级台阶,不同程度地描绘出了人物内心对祭祀的敬畏。“悚”,一般指怍然的惊悚,往往会有浑身一抖,汗毛乍起,忽地起一身鸡皮疙瘩的状态。比如“毛骨悚然”,就是一种被震慑的害怕。在肃穆的祭祀过程中,“悚”表现出因膜拜神灵心中自然升起的小心翼翼。“惧”,源自内心的害怕。这种害怕可能出自对自己不当言行的担忧,内心有一点惴惴不安,怕因自己的过失而违背了神灵的旨意,或是愧对先祖的训导。“恐”,害怕的程度要深得多,从其甲骨文的字形看,就像是有人手执物件敲击的样子,说明这种害怕致使心脏如被击打一样“呯呯”直跳,程度很深。“恐慌”一词中的“恐”是一种可致慌乱的害怕。到了“惶”,程度就更深了。所谓“惶惶不可终日”,说的是人的内心七上八下、坐卧不安、不知所措,也可以说错误到了没有办法遮掩或难以收拾的地步,人备受煎熬。如果人在祭祀过程中有此感受,那肯定是犯下了连自己都不可原谅的罪行。同样是表现敬畏,作者却运用了不同层次的、描述心理的词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拾级而上进行体悟,能够促使他们精准把握词意。

四、以“小点切入”的形式,拓展研究之路

经典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承载着本民族厚重的文化,还在于其有常读常新的生长力。引导学生诵读经典,需针对不同角度的内容,从不同层面带学生做点小研究。这个小研究,可从“小”点切入,通过链接拓展,让“研究”之路走得更远。《千字文》包罗万象,上及天文,下涉地理,可以找到许多研究的切入点。

(一)追根溯源,做汉字小研究

《千字文》是以字为中心的蒙学读本,自然应该从“字”本身开始研究。对于汉字的研究,最适切的策略是追根溯源。

比如引导学生理解“图写禽兽,画彩仙灵”,其中的“图”和“写”都与“绘画”相关,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又在哪里呢?带着这个疑问,我跟学生一起做研究。“图”,顾名思义,画图。“写”就不太好理解了。于是,我们追根溯源,找到了“写”的本源义:寫(xiě),从“宀”从“舄”,舃( xì)声,本义为“移置、放置”,是指将一只正在张开嘴巴唱歌的鸟被移置到屋里来。此时,有学生问:“怎么把鸟‘移置’到屋里呢?”为了解决这一疑问,我们向工具书请教,才知道这种移置不是直接将鸟养在家中,而是画下它的形象,记下它的形态,将其“移置”到墙壁、栋梁、门窗之上。这时,有学生抢答:“美术老师经常带我们去写生,这里的‘写’应该就是画的意思。”可以看出,学生已经理解了“写”的意思,他所说的“写生”,就是将看到的情景“移置”到纸上。再引入《叶公好龙》中“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的例子,学生对“写”的理解就更形象直观,研究更深入了。

(二)推测演算,做数学小研究

《千字文》中有一些内容与数学相关,以此引导学生做数学小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比如讲到“闰余成岁,律吕调阳”,我问学生:“我们的祖先发现了一年(就是文中的岁)的自然规律,还通过闰日闰月调整计数中出现的差异。请你们查一查相关的资料,研究一下古人关于闰年和闰月的说法。”带着问题查资料,学生的成果颇为丰富。内容方面,有的探寻了我国传统的历法,有的结合二十四节气阐述了闰月安排的合理性,有的梳理了阴历和阳历、闰年和闰月的不同;形式方面,有的直接出示资料,有的用表格归纳,有的用图文说明。这些研究,完全源于学生的兴趣,自然会让学生感受到研究性阅读的快乐。

(三)体验想象,做心理小研究

“心理学”的提法虽极具现代感,但在汉文化里早就存在。除了前文提及的祭祀仪式前逐级提升的“悚惧恐惶”心理体验之外,文中还有多处涉及。

比如“欣奏累遣,戚谢欢招”也包含了独特的心理体验。这句话读来拗口难理解。教学前,我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句中关于心理感受的词,让他们知道:“欣”就是愉悦,“累”就是劳累,“戚”就是悲戚,“欢”就是开心。之后,学生发现,“欣”和“欢”都有喜悦之意,属于积极向上的心理类词语;“累”与“戚”都带有伤感的情绪,属于消极低沉的心理类词语。我请学生再细细品味,学生进一步发现:“欣”一般是相对安静的喜悦,带有品茶般的愉悦,如用心感受某件艺术品的精美就叫“欣赏”;“欢”一般是比较欢腾的喜悦,常伴以较为明显的肢体表现,如当我们听到一个好消息时,内心特别开心,甚至会高兴得跳起来,或手舞足蹈。“累”更倾向于一种感受,不单指身体的劳累,也指心灵的疲惫,是人日夜操劳后所产生的疲倦和烦恼;“戚”则指悲戚、悲伤,是人内心生发的一种伤感。理解了这四个与心理感受相关的词,学生自主查证“奏”“遣”“谢”“招”的意思,也就理顺了整句话的含义。

教师要用心挖掘经典作品值得研究的角度,带领学生全方位领会其精华,在他们心间种下热爱汉语经典的种子。除了读《千字文》,还要让学生读更多的经典,使他们在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蒙学”启发下,逐步习得“咀嚼千字之原味,解读百典之精华”的方法,明白汉语学习之大义。

猜你喜欢
千字文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赶不走的学生
何诗铭?《千字文》等
千字文
学生写话
千字文·童年
特意和故意
聪明的学生等
隋·智永正书《千字文》集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