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与情感

2019-09-10 07:22邹凡凡
儿童文学选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粒粒清华污染

邹凡凡

这是陈理,我们都叫她粒粒橙。

我和粒粒橙是在阿尔卑斯山滑雪时认识的,当时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每晚我早已“葛优躺”,她却还兴致勃勃地在微信群转发滑雪教学贴,开展技术分析,与大家分享注意哪些细节才能滑得更好、上段位更高的雪道——我觉得很有趣,心想:这姑娘怕是个书呆子吧!

没过两天,我在山顶整个人飞出去,两只雪橇都脱落了,半天穿不上,别提多狼狈,来来往往的滑雪者或司空见惯或自顾不暇,并没有一个人伸出援手。

这时一个人影艰难地滑过来,伸手扶我,看得出此人也不是高手。两只菜鸟折腾了半天,跌跌爬爬返回到安全地带,双方摘下滑雪镜的瞬间才知道对方是谁——你一定猜到了,那是粒粒橙。那天她没有滑雪课,但是自己给自己加码独自来训练,顺手解救了落难伙伴一枚。

返程前,粒粒橙已经在蓝道驰骋,我却依然在绿道徘徊。

后来决定写这个专栏时我就想,一定要写写粒粒橙,这位我钦佩的朋友。细节是魔鬼,她是怎样的人,阿尔卑斯山的这一周如同镜子,已经映射得很清楚了。

粒粒橙在法国最大的石油与天然气公司道达尔集团工作,她是道达尔研发部门的一名能源科学家,主要研究可再生能源,或者说低碳能源。

从事这样一份工作,需要怎样的专业背景呢?

在北京,粒粒橙念的是化学工程——化学,大家都懂,是一门关于物质变化的学科;而工程,则是如何建立一个工厂来实现这些变化。比如大家很容易在实验室做一个发电的小游戏,让一个灯泡亮起来。可真正的发电厂是怎样做的呢?如何让千家万户的灯泡亮起来?化学工程所涉及的,就是把实验室里的“小游戏”在工业层面以较大的规模生产出来。这是一个涉及面非常广的专业,几乎涵盖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食品,化妆品,车辆,建材……它们的制作都离不开化学工程。

四年本科接近尾声,粒粒橙在环境工程和食品工程这两个与化学工程有关的专业中犹豫了一下,因为她一向关注环境问题,也很喜欢吃,但最终,对环境的关切战胜了对食品的热情,她选择去法国攻读环境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并且获得了法国政府的全额奖学金——埃菲尔奖。

博士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小型研发公司为边远的农村设计一种机器,把木头放进去就能发电,可惜刚做一年多公司资金就出现了问题,无法继续。

于是粒粒橙跳槽到不太会出现资金问题的大公司道达尔。

在道达尔的头两年,她还是做新能源相关的具体项目,不再是木头发电,而是生物油,也就是把玉米和甘蔗变成乙醇——粒粒橙解释说,这和酿酒的原理一样,用农作物来酿酒,当酒精纯度到达相当的高度,就不能喝了,可以直接放汽车里让车跑了。

看,粒粒橙的工作是不是很有趣,而且自带科幻感?

不奇怪,科学家就是这样一群面向未来、把幻想变为现实的人。

两年后粒粒橙转到了现在仍然在做的战略性研发项目,从事低碳能源项目。为了达到低碳目标,粒粒橙会从不同方向进行思考,比如:

●如何减少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的应用,发展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对于已经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能不能把它收集起来重新打回到地下,如何避免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

●能不能把已经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做成一些新的材料,比如塑料和砖块,它们既有实际的用途,又能固定二氧化碳,从而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

達到以上任何一个目的,关键词都是技术,粒粒橙的任务就是帮助道达尔选择成本合理的新技术,去改变碳排放量过大、全球变暖、温室效应严重的现状,让地球可持续地发展。

听起来很宏大,但落实到手头都是非常具体的工作。比如,粒粒橙会参与到许多国际项目中去,最近,她就在与来自10个国家的17个研发机构共同申请欧盟一个400万欧元预算、为期三年的项目,主要任务是研究不同国家有可能储存二氧化碳的地点。团队中有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比如考察不同地点的地质学家,考察水泥厂、电厂碳排放量的工业专家,还有粒粒橙这样的能源专家,去考量把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再存到地下所需要的技术和经费。

再进一步说,项目需要的新技术从哪里来呢?不可能都由道达尔本身来完成,这就需要粒粒橙去考察许多新技术公司,进行一个筛选的工作,看看哪家公司的技术的确切实可行。筛选的过程当然不是掷骰子,为了做出正确决定,粒粒橙需要阅读海量论文和科学文献,需要与这些技术公司深入交流,了解新技术的方方面面,还要利用软件进行模拟,比如模拟这种新技术在特定温度和压力下能够吸收多少二氧化碳,需要多少预算——可以说粒粒橙的工作与投资人有点儿像,也就是以专业的眼光去考察哪家初创公司值得投资。

此外公司内部也有各种项目。比如公司每年有1亿美元的预算用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在这个预算框架内,公司该做些什么呢?是专注提升现有能源的效率,还是去捕捉二氧化碳?或者多开几个太阳能电站,关闭几个火电站?所有这些决定,都需要研发部门和投资部门共同作出。

所以粒粒橙的工作中最常见的就是开会,或者说讨论,与公司内部的同事、与新技术公司、与合作伙伴……能源是一个国际性特别强的领域,这就意味着粒粒橙出差的频率特别高,如果有某家公司说自己的技术特别好,那么无论它在以色列还是在印度,在巴西还是在美国,粒粒橙都得飞过去看。尤其在做生物油的两年里,她飞了7次美国,25次巴西,基本上就是周一到周五,要么在美国,要么在巴西,周末飞回巴黎休息一周,然后再飞美国或巴西……

“有一次,在巴西的酒精廠,我看着落日,闻着浓郁的甘蔗味,突然感觉内心无比平静,那是我空中飞人的岁月中,特别难忘的一个时刻。”粒粒橙说。

粒粒橙就这样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人,在与全球各地小伙伴打交道的过程中,她会关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习惯与习俗,但又不会受到这些“不同”的羁绊。“只要带着开放、尊重的心态,就能很好地相处。”粒粒橙说。

写到这儿,粒粒橙的工作好像已经介绍得差不多了,但是并不,我觉得远远不止如此。

正如一开始粒粒橙是因为“关注环境问题”才选择来法攻读相关学位,采访过程中我能强烈感觉到那颗初心——对她来说,这绝不仅仅是一份完成任务、获得报酬的工作,更是一项使命,因为她真的在乎,真的关切:消融的冰川,恶化的生态,减少的雨林,上升的海面,污染的空气……她希望并且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为缓解环境问题出一点儿力。

因此在采访过程中,或者在个人公众号“橙风破浪”上,她都会谈许多关于环境的事。

“两次工业革命后出现的批量生产,为人们带来了物美价廉的商品。可是这个价廉,为什么能有这样的价格,很多时候是因为没有考虑到对于环境的危害,没有考虑未来,这里面有一部分人类是要付出代价的。所以我在这个领域待得越久,就越会思考自己可以做些什么。”

比如节约,粒粒橙说,现在很多人觉得每年换一个手机,或者每季都买些新衣服,这样很棒很开心呀,可是这些换下来的手机、衣服就会进入回收环节,对于环境是会有污染的,那么我们可不可以不要那么勤快地换手机,可不可以少买一点儿衣服?

“答案并不简单,”粒粒橙说,“如果不换手机、不买衣服,那生产手机和衣服的人该怎么生活呢?就像有人说把带来污染的工厂关掉,天不就蓝了吗?可是在工厂工作的工人怎么办?”

“所以我更多的是希望大家能有环保的意识,从日常生活做起,比如垃圾分类,比如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在这个问题上做更多的思考,看能不能把买衣服、买手机的钱花一部分在改善环境的技术上,希望慢慢地,能有更多的工作机会从对环境不利的领域转移到不那么危害环境的领域去。对于这个问题的意识,对它的关心,就已经是第一步了。”

作为科学家,比煽情更重要的,是把有科学依据的专业知识带给大家。“橙风破浪”上我很喜欢的一篇文章,是粒粒橙向读者介绍一种叫作LCA的环境管理工具,这种工具用于评估某个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从原材料的获取,到产品的生产,再到产品使用后的处置)中对于环境的影响。

这样一来,利用LCA进行评估,很多事就不像我们以为的那样一目了然了——粒粒橙在文章中问大家:以下哪一个对于环境的影响更大?

●喝一升啤酒VS喝一升威士忌

●吃一斤鸡肉VS吃一斤羊肉

●一次性塑料袋VS可重复使用的塑料袋

●传统塑料杯VS生物可降解塑料杯

●燃油车VS电力车

答案并非显而易见,粒粒橙提醒我们,它会牵涉到许多层面的问题,比如:

●污染是否从产品的使用过程转移到了生产过程?例如,可重复使用的塑料袋貌似在使用过程中的污染比较少,可是它需要更多的原材料和更复杂的处理过程,导致它在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污染远远超过一次性塑料袋。

●污染是否从使用国转移到了生产国?例如,使用电力车的欧洲国家虽然干净了,可是生产电力车的国家,比如中国,污染却增加了,比为欧洲国家生产燃油车的污染大得多!

●是否考虑到污染的构成?例如,碳排放并不是污染的全部,对人体的潜在毒性、水资源富氧化、光化学毒性等等,都是评估某产品污染程度的指标。

所有这些,点点滴滴,都是粒粒橙作为一个资深能源专家,对于环境保护所作的努力。

顺便说一句,“橙风破浪”公众号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提供职场咨询——工作之余,粒粒橙通过文章、音频和讲座帮助中国留学生在法国更好地求职,更好地在职场发挥潜能。

粒粒橙是爱吃辣的重庆妹子,之前有提过她在北京上大学,其实还有一个包袱没抖,那所大学是清华。

尽管本专栏不乏学霸,但对于清华学子,尤其是物以稀为贵的清华女生,大家似乎总有关于学习的问题要问——其实答案早已隐藏在故事开头:天赋固然重要,但勤奋、自制力和方法同样重要,毕竟,在滑雪方面同样没有多少天赋的粒粒橙和我,呈现出了不同的结果。

不只滑雪,我在朋友圈看到,粒粒橙每次从健身房回来都会做笔记,记录锻炼内容、感想和下一次的目标,她还建立了好几个微信群,“看电影”学法语什么的,督促大家一起打卡进步。

“我的逻辑思维很强,可是形象思维较弱,因此我会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包括在卢浮宫欣赏名画,也是一种形象思维的训练。”粒粒橙说。

同理,因为感觉自己不是特别擅长文字表达,她也会刻意学习与训练,包括每一篇公众号文章,为了输送更简洁有力的信息,在按下“群发”按钮之前,我们根本不知道她已经改过几稿。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在心中判断:“典型的理工女,与她的名字一样充满理性,是一个披着漂亮女生外皮的机器人。”

这样的判断,不说错得离谱,至少很不全面,因为理智与情感并不相悖,二者从来不是不可以共存。

一个缺乏情感、缺乏爱心的科学家,永远不会是一流的科学家,甚至更可怕——电影、小说中邪恶的科学怪人还少吗?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恰恰是粒粒橙这样既有极高的专业素养,又对周遭的人与事充满关切,行动力还超强的科学家,唯独如此,她的目光才始终落在需要帮助的对象上。无论是变暖的大气、窒息的鱼、浮冰上的北极熊、茫然的留学生,还是摔得狼狈的滑雪者,她都会带着不倦的热情去改变这一切。

作为温室气体克星的粒粒橙,本身却如此温暖。她的认真,很多时候并不单纯为了结果,而是享受学习过程本身,不仅自己往前走,还总推着大家——“这个很有意思啊,让我们一起学起来吧!”她就是学生时代我们都渴望的那种同桌呀。

我的这些猜测在粒粒橙回答最后一个问题时得到了印证。

当我请她谈谈作为清华学子的感受时,她说:“其实我觉得这种感受,更多是在离开清华之后,会觉得因为清华这块牌子,让我们更容易被认可,但与此同时,也会有更多的使命感,觉得要对得起这块牌子所带给我们的资源和便利。那当我看到一些清华校友,在心里会对他们的要求更严格,会觉得你拥有了这样的资源之后,是不是应该去做一些让世界更好的事?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自己有什么好处上,无论金钱还是权力。”

她想了想,补充了一句:“对我自己也是这样,无论工作,还是私下的职场咨询,我的希望都是让这个世界更好,让人们更幸福。”

这一刻,我很有几分看电影《无问西东》时的感动——或许并不是每一个清华学子都是清华精神的传承者,但在粒粒橙身上,我的确看到了:理智与情感,无畏的愿景,纯真的努力,探求的心灵,她是真正的清华女生,且比她的前辈更多了几分国际化的格局与视野。

谢谢你粒粒橙,让我们看到这一切。让我们一起努力,为了这个世界更好的未来。

猜你喜欢
粒粒清华污染
鞠勤
Notes
我的触角长长了
是心动啊,糟糕,躲不掉雪中的清华路156号
孙清华作品
锅巴粥
哪个罐子里的药被污染了
端午有抒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你是污染链的第一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