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波 刘颋
刘廷页:
首先祝贺您获得20188年度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在您600年创作生涯里,可以说获奖无数。这次《昆虫印象》获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您觉得和以前获得的各种奖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评奖本身就是一种文学批评,也意味着一种文学主张。对于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的发展,您有何建议?
金波:
能获得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除了感受到一种荣誉的欣喜之情,还有一种温暖润泽着我的心。我曾多次与陈伯老见面,得到他的帮助和鼓励。我受他的精神感召,激发了我对儿童文学的兴趣和努力的方向。我记得在他90大寿的那年,曾寄贺卡并题小诗一首:
您——
心静如水
缓缓地流着
流过漫长岁月
留下繁花密草
您属于春天
也创造着春天
这次获此殊荣,让我感觉我的面前永远站立着一位谦和的长者,有他的身影在,有他的召唤在,我会不懈怠地前行。
评奖的意义就在于弘扬陈伯吹的精神,关注儿童教育,爱护儿童生命,给予儿童精神更优质的营养。我希望加强陈伯吹的研究,特别是对他一生的纯净给他的灵魂带来的静谧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加强研究。
刘廷页:
《昆虫印象》的授奖词说,这篇散文“描写笔触细致入微,想象部分富有童趣,有诗的韵味充盈在字里行间,文字有一种‘大道至简’的凝练与洁净。是一篇读来令人心神宁静的美文。”我非常欣赏“大道至简”这个词对您作品的概括。语言的凝练和简洁始终是您作品非常突出的特点,但要达到大道至简这层境界,恐怕仅仅有凝练和简洁是不够的。可否请您详细说说什么是您追求的大道至简?这个文化与美学意义上的“道”又如何与儿童文学的目标达成一致?
金波:
我一直把对我的授奖词铭记于心,不断对照,继续努力。这么多年的写作,我体会到无论是写诗,还是写小说、童话、散文,都是在写语言。语言是随着感情的流动而流动,同时语言也是在展示着你的思考。我对儿童文学有一个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儿童文学是关注儿童成长的文学。关注成长就是关注生命。生命是奇妙的、神秘的、美丽的、伟大的。生命的呈现表象各不相同,但规律是一致的。如何让儿童的生命符合规律地发展壮大,这是儿童文学创作的基本任务。对于儿童,我在不停止地观察、认識和感悟。与此同时,我也在考验自己,我能不能把我的感动和思考用语言和文字表述出来。语言文字是一件美丽的外衣,它不仅让我可以快乐地缝制这件语言的衣裳,还要让读者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和在听觉上、视觉上感受到、听到、看到你的语言表达。文学的语言从来是要有色彩的,是要动听的。我对语言始终保有一种敏感性和警觉性。我没有什么取巧的方法,我只是把写下来的语言文字多读几遍,直到它顺口顺耳为止。这个习惯可能与我从写诗开始文学创作有关。多多洗练文字,让它干净利落,让它清雅浅近,这才是浅语的本质。
刘廷页:
在《昆虫印象》里,对童心的呵护与对每一种生命的耐心构成了作品细腻的底色。文学说到底是面对生命并且表达对待生命的态度的一种形式。儿童文学作家应该持有什么样的立场去面对生命的各种形态?出于成人关爱的呵护与耐心与儿童生命的自主成长空间之间,儿童文学作家该如何把握好这个度?
金波:
生命应该是平等的,这是我从事儿童文学创作不间断的认识和修炼。我从童年的体验中,从孩子那里发现和寻找到了这种体悟。生命的美在于它的变化发展和启示意义。特别是因为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得他们对待生命更多了些幻想的快感和美感。我写这些昆虫,既有童年的记忆,还有对现实生活的感悟。我记得童年时代,因为观察一只蚂蚁可以达到忘我的状态。让自己幻想着和各种昆虫的生命作出新奇的结合,我可以因为灶马的叫声而感受到温饱生活的可贵,因为孑孓变蚊子而惋惜它的蜕变,因为豆娘柔弱的体态而生发爱怜之情,因为屎壳郎的摆谱而联想到世态的可笑……无论是哪一种昆虫的故事都可以激发起儿童(不仅是儿童)的好奇心、新鲜感和探究精神,以及感情的、智慧的和理性的思考。丰富多彩的昆虫世界可以培养儿童的想象力、探究精神和创造力。昆虫世界可以让孩子释放自由的能量,可以充分地发现世界和认识自己,满足他们天性中的渴求,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培养寻美、向善和求真的精神。我想,儿童文学作家要把握好的度也就在于此。
刘廷页:
百年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也是一个发现儿童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童年的表现形态也许各不相同,但童心却是一个不变的恒定存在。儿童文学作家如何表现童心?尤其面对今天掌握海量信息的孩子,如何塑造出一个让他们相信、能吸引他们的“赤子之心”?
金波:
表现童心,让自己拥有“赤子之心”,是需要和孩子在相处、相知、相守中自然而然地呈现。对儿童的爱就是多给他们一些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多让孩子在与自然和谐的相处中,启发他们学习审美的意识。这是儿童文学作家要承担的责任。美是儿童心灵的舵手。你要学会找到这个舵手。一个会发现美、欣赏美的孩子,必定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感情丰富的人更容易亲近人,更容易善解人意,与人和谐相处。儿童文学作家就是要在美的发现中和美的创造中表现童心。我在《昆虫印象》的“后记”中写道:“是虫儿复活了我童年的记忆和童年的故事。”人人都有童年,但并非人人都可以写出童年的故事,这区别就在于你是否会“养育”你的童年。这个“养育”就是你要在给予孩子更多的时间空间里,不断地记忆自己的童年,并且不断地发现、再认识自己的童年。童年是可以“常忆常新”的。一个作家的写童年,就是再过一次童年,不断地回味就是不断地“养育”童年。我想,这也许就是儿童文学作家独特之处吧!
刘廷页:
标准优美的汉语言文学作品是很多人对您的作品的评价,《昆虫印象》语言的宁静优美也是十分动人的。文学语言所包含的审美意蕴无需多言。可以说,每个时代的文学语言都是在发展变动中的,那么,在今天各种网络语言或外来语词层出不穷的时代,如何保持汉语言文学在文学语言上的审美纯粹性同时又符合今天的审美语境?
金波:
我上面说了我在写作过程中常常朗读自己的作品,以便发现语言上的瑕疵,不断修改,使语言符合纯正规范的标准。纯正规范的语言,这是指导小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学习语言的基础。我们要力戒语言的粗糙。给小读者阅读的作品,语言要讲究些,精准些。一部可读性强的作品,绝不仅仅是故事曲折,幽默有趣,语言的规范优美也是可读性的重要方面。我希望在阅读引导中,能把欣赏语言美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强调语言的艺术性就是突出文学的特性。提高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必须在语言的欣赏过程中有真切的体会和心得。会欣赏语言的艺术性了,才是真正地学会了欣赏文学。
还要提倡朗读,从听觉上感受文学的美。不仅仅诗歌要朗读,叙事的文学作品也要强调朗读。在听觉上感受到的文学,就会更加入于耳,根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