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似你的炉火

2019-09-10 07:22李阳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炉火教学点教室

李阳

谨以此篇献给第35个教师节

教室里的炉火还有温度,甚至还有亮度,没有燃尽的煤块虽然小,却依然发着光。这一刻,我忽然明白诗人臧克家留恋炉火而拒绝暖气的原因了。是的,“暖气,当然温暖,也干净:但是啊,它不能给我以光,它缺少性格与一种活力。”在地广人稀的农村,在阵容庞大的小学教师群体,苏老师是平凡而渺小的;但35年来,他把全部的能量都给了他热爱的工作,竭尽微薄之力为学生赋能。他恰如一团炉火,温暖了农村孩子的心,照亮了他们前行的路。臧克家笔下“微微的火光从小孔里透露出来,给人以光辉,它不仅使人触感上感到温暖,而且透过视觉在心灵上感受到一种启示与希望的闪光”,几乎就是苏景武老师的写照。

不久前,偶然读到诗人臧克家35年前写的一篇散文《炉火》。《炉火》不是诗,却有着与诗人的名诗《有的人》一脉相承的风格:直抒胸臆,点到为止,充满“强烈的燃烧的感情”。文中写自己对炉火隋有独钟,以至在家里力排众议,十几年坚持冬天取暖只要炉火而不用暖气。他以诗人之心看炉火,炉火因而有了暖气没有的性格,也有了暖气无法传递的精神力量。正因为如此,炉子是他“亲密的朋友”,他“始终留恋着炉火”。在海城市西四镇太平小学教学点,我也见到了如臧克家笔下炉火一样的苏景武老师,35年来,他一直默默在村小发光、发热,为家乡的孩子带来温暖和希望。

早就听说海城市西四镇有位军人出身的老师,在村小工作了三十多年,今年58岁了,仍在带班当班主任。且不说从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做老师坚持到现在有多不容易,单单是两个看起来并不相关的职业——军人和教师——被苏老师无缝衔接、成功转型,就足以让人敬佩。

新年刚过,期末考试即将开始,为了能在放寒假前见到苏老师,我匆匆从沈阳赶往海城,去西四镇太平小学采访。

从海城市到西四镇,还有二十多公里的路要走。虽然过了新年,农历上却还是腊月——一年中最冷的季节,零下二十几度的低温,夜长昼短。早上6点,天还没亮,我们便驱车上路。路上,与零星驶过的三轮车、摩托车擦肩而过。夜幕还没完全收起,车灯所照之处只有笔直平坦的“村村通”和枝干挺拔的白杨树。朦胧中,路边间或出现的民房里闪烁着时有时无的灯光。茫茫大地只看得到轮廓,见不到细节,更多的是无边的空旷、清冷和寂寥。见不到窗外的风景,刚好可以听同行的太平小学王校长介绍苏老师。

王校长今年46岁,也是在村小工作了26年的老教师。她跟苏老师共事多年,了解苏老师的经历和为人。她告诉我,苏老师退伍后,就回到家乡做老师,先后辗转于青台子、剪口子、太平等村小。在她眼中,苏老师是个腼腆的人,平时不多言语,但多才多艺,字写得好,画也画得好。在学校,除了教语文数学,他还开设了国画课,学校的墙壁画、板报,都是他来设计。他业务水平高,辅导学生有方法,学生基本功扎实,几个成绩好的初中毕业后考上了海城高中。他知识面广,老师们有什么不会的都不用上网“百度”,可以直接问他。生活中,苏老师是个热心人,无论谁找他帮忙,只要能做到,他都会去做;可他自己有事,却不愿意麻烦别人,怕因为个人原因影响了工作。他得过两次大病,都是拖到不能再拖了才去医院,刚出院,又马上回到工作岗位。他是本村入,家离学校很近,经常早来晚走。像现在的寒冬腊月,苏老师早早就来到学校点火生炉子,孩子们到了,教室里就暖和了。一会儿到了学校,我们就会见到苏老师在生炉子……

听起来,这几乎是我采访过的所有村小老师的日常;但每一次,我都会被这样的“日常”打动。因为正是这些“日常”,构成了他们平淡又不平凡、相似又不相同的村小人生。

晨曦初现,太阳在并不遥远的田间地头露出了光芒,天边有了丰富的亮色,赤橙黄白灰,渐变而有层次。视野内,炊烟袅袅的庄稼院、玉米秸成堆的田野、间距高矮一致的电线杆和早起赶路的行人慢慢清晰……我们出了海城,经东四镇、牛庄镇,大约一个小时后,车子开进了刚刚醒来的西四镇,到了村里的教学点——太平小学。

7点刚过,孩子们还没到,保安师傅打开校门迎接我们。校门是老旧而普通的铁门,水泥门柱刷了酒红色的涂料。在万木凋零的乡村,在寒风凛冽的冬天,这点暖色醒目而热烈,与迎面所见的一排大约有七八间教室的红色平房彼此呼应、和谐一致。

我们边往教室方向走,王校长边向我介绍学校的情况。太平小学是不完全小学,只有一至五个年级,全校有85名学生,11名老师。在11名老师中,50岁以上的有7人,代课教师4人,最年轻的也有三十八九岁了,教师队伍年龄老化,专业教师供给不足。多年没有专业教师补充,很多老师都身兼数职,教好几门课。校长兼着科学课;苏老师教语文数学,还教美术;就连刚刚为我们开门的保安师傅也是双重身份——兼职音乐教师。学生多半是本村的孩子,上学不用坐校车,自己走着就来了。学校也不用为学生的午饭操心,孩子们中午可以直接回家吃饭、休息。

村小属于村里适龄的孩子们一每天上学放学,他们无需担心交通安全,不用家长护送,不必起旱贪黑赶校车;家长省事又放心,还省下了坐校车的费用……看来,这个教学点的存在对村里的孩子而言是幸運的,他们可以得到亲人的陪伴,可以每天吃着家人做的饭菜,有无数的机会跟家人交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才是村小和教学点存在的本意——让农村的孩子就近上学,尽可能多地亲近父母和其他家人,避免或减少孩子成长关键时期心理和情感的缺失,把家长的负担降到最低。

不过,从长远发展看,教学点对孩子们而言又是遗憾的。由于近年来城镇化的发展,类似的教学点规模逐渐萎缩,学生越来越少,条件越来越受限,很多优质的现代教育资源孩子们享受不到。以太平小学为例,因为网络不畅,只有一间教室安装了白板,上公开课时才会去用。在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孩子们没能借助互联网见到更广阔的世界、学到更前沿的知识、掌握更多元的学习方法,没能在更大范围内享受教育均衡化的结果,难免不输在起跑线上。而中心学校良好的条件能够集中提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师资力量也相对充足,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利。所以,撤点并校不可避免。

环顾开阔得有些空旷的校园,王校长略带伤感地告诉我,到9月份,太平小学就不存在了,将与其他5所学校一同合并到中心校,那时,中心校会有五百多名学生。平时每天来这里上班不觉得有多特别,现在要离开了,还真舍不得。毕竟,作为校长,这里有9年来她倾注的感情、付出的心血。

“苏老师在这里工作多久了?”我问。王校长说:“苏老师是2010年从剪口子小学调到这所学校的,也有9年了。”想必,对这所学校的不舍,他们是一样的。

相对于学校的人数,操场足够大,如果条件具备,建一个标准的有400米跑道的操场应该问题不大。可放眼望去,地面都是碎石和细土,多走几步,鞋面马上就有一层灰。王校长说,学校经济条件有限,地上铺的都是“山皮子”和碎石,人在上面动作大一点,就尘土飞扬,“冒烟咕咚”的,所以,孩子们尽可能减少跑跳活动,免得影响健康。

一边聊着,我们到了五年级班级的门口,这里是苏老师的班。果然,他已经在教室里忙开了。我们进去的时候,地上已经有了装满煤块的塑料桶和装满水的大号水壶,苏老师正拿着炉钩子把炉子上的炉箅子取下来,再用铲子将劈柴和煤块分层次放到炉子里,拿了几张废纸要点火。

见我们进来,他放下手中的活儿,微笑着跟我们打招呼。眼前的苏老师高高瘦瘦,穿了一身藏蓝色的呢料中山装。王校长开玩笑说,因为今天你来,苏老师特意换上了这身正装。无论是面料还是款式,这身衣服都是老派的;但穿在苏老师身上,却让我看到了久违了的庄重、严谨和讲究。对校长的玩笑,他腼腆地笑过,便低下头掏炉灰、点火了。他不善言辞,有点紧张拘谨;但精气神儿十足,动作麻利,军人的干脆和英气还在。很快,炉子开始冒烟了。

和很多需要炉火取暖的村小一样,这间教室的核心位置有一个老式的铁炉子,L形的烟囱横亘在教室上方。在燃出火苗之前,不断涌出的煤烟从炉箅子和炉筒子的接缝处冒出来,一会儿工夫,教室里满是呛人的浓烟,桌面、地面都有了灰尘。可苏老师一点儿都不受影响,打开门放烟,洒水扫地擦桌子,乐呵呵忙个不停。

环顾教室,因为烧煤取暖,墙壁已被熏得见不到底色,室内光线暗淡;炉子周围有二十几张还不算旧的课桌;老师的讲桌桌面坑坑洼洼,湖蓝色的油漆已脱落大半,露出了原木的本色,看起来如文物般有年代感;讲台旁边是苏老师的办公桌,老旧残破,少了一条腿,借一块木头垫着,算是保持了平衡。办公桌上有一本摊开的已经被翻旧了的唐代钟绍京的小楷字帖,并排放着的练习本上有临摹过半的字迹。字如其人,苏老师的小楷笔画舒展有力,结构均衡,功力可见一斑。难隆学校写写画画的任务都由苏老师来做。不过显然,苏老师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否则不会利用早上的点滴时间见缝插针地练字。

王校长告诉我,冬天,每个教室里都要烧炉子取暖,出于安全考虑,老师们会一直守在教室里,所以,每个教室都为老师们留有一张桌子。

讲台与办公桌——两个有历史的桌子如同两个阵地,让苏老师每天在学校的日子要么面对学生,要么面对自己,肩负责任,忙碌而充实。

苏老师蹲在炉子旁边熟练地操作着,煤火迅速窜了上来,壶里的水慢慢热了,教室里的温度也很快上来了。早已冻得瑟瑟发抖的我靠近炉子,冰凉的双手轻触在炉筒上,那一刻,暖遍全身,幸福感油然而生。想着苏老师在这样的、甚至还不如这样的环境下一干就是三十多年,没有抱怨,只有热爱,无法不心生敬意。跳跃的火苗映红了苏老师满足的笑脸,也温暖了整个教室。

此时,室外初升的太阳挂在不远处的房顶和松树上,晨光为校园镀上了金色,也为教室送来了亮色。孩子们陆续走进了学校,坐在炉火正旺的教室,安心地拿出书本,准备上课。今天,将是他们本学期在校的最后一天;明天,全体学生都要去中心校参加期末考试。

8点,上课的铃声响了,是王校长拉响的。那个挂在老师办公室墙上的电铃拖着一条长长的绳子,应该有些年头了。它发出的声音是最简单直白的那种,没有各种花式的调调,却依然响亮清澈,仿佛一位老臣,一辈子忠心耿耿、尽职尽责,几十年如一日,把这一件事坚持做到了最后。这铃声,听着亲切,有穿越感。想必,它见证了这所学校的历史,也见证了老师的辛苦和学生的成长。

我好奇这电铃是接电源还是用电池,王校长告诉我,要定期更换电池。学校财力有限,平时大的花销要报财政,类似买个电池什么的小物件所需要的小钱,校长就自掏腰包了。“这些东西看起来小,不值几个钱,可积少成多,年复一年,也是不小的花销吧?”我问。校长摆摆手说,“到年终都记不住了,反正也是花在学校上,没啥!”校长说着轻松,不以为然,可我却分明感受到了她以校为家的深情。也是,在这里工作了9年,小到这样一个不起眼的电铃,大到操场教室,都有她的心血和感情,操了无数的、看似微不足道的、多年的心,才保證了学校年复一年的正常运转。

第一节是数学课,苏老师领着孩子们复习“几何与空间”。他在黑板上出了几道题,是典型题的变式,目的是巩固学过的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孩子们埋头做题,安静而专心。可能因为明天要考试了,大家对最后一天的复习特别重视。有的孩子因为紧张、知识上有漏洞或做题时没有思路而出错。苏老师在学生中间来回巡视,对自以为对的,他笑着摇摇头说“再检查一下”;对没思路的,他提示“再想想,一定做过类似的题”;对做错的,他提醒“第二个步骤有问题”……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纠错的机会,点到为止,不急于进行下一步,也不会立刻说出对错,而是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理清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到了最后总结阶段,他也不會包办代替,而是巧妙地让学生彼此交流,互相借鉴:“有的同学解题方法很好,来,跟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不过,学生毕竟是学生,解题中的难点还需要老师点拨。整堂课,苏老师特别强调解几何题的关键“一定要看清图”“分析图很重要”“弄懂了图,解题就清楚了”;针对学生做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他提醒学生判断梯形的重要原则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为了进一步强化和巩固这节课的知识点,苏老师趁热打铁,又出了一道应用题,不仅加大了难度,还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做。这次,似乎苏老师点醒了所有人,孩子们做得特别顺利,很快都完成了。

整堂课,苏老师没有说太多的话,也没有什么花式教学方法,更没有玩题海战术,不过是练了3道题,但孩子们的知识盲点他却了如指掌。他用心选了有代表性的练习题,给孩子们留了足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创造了一种轻松平和的学习氛围,关键处举重若轻般推动一下,孩子们便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的课,学生不累,老师从容。

“同学们都做对了,老师很高兴!”苏老师一点也不掩饰自己的成就感,大声笑着表达着喜悦,“最后这道题有难度,全班同学都没错,说明你们的能力有提高。希望接下来的期末考试大家能取得好成绩!”苏老师不忘鼓励孩子们,毕竟期末考试就在眼前。

下课了,孩子们飞奔到操场玩,苏老师可没空出去,他抓紧时间拎着小铁桶到操场角落里的煤堆上撮来了煤,添到炉子里。阳光把越来越多的热和光送到了教室,炉火也持续燃烧着,孩子们的小脸都红扑扑的。跑到操场的学生,一律只穿运动服撒欢儿,没有谁还像早上来时捂着厚厚的羽绒服。

第二节是语文课,苏老师领着孩子们复习《古诗二首》:杜甫的《房兵曹胡马》和李贺的《马诗》。这两首诗都是写马的名诗,前者“字字凌厉”,后者“熔铸词采”,但都借物咏怀,表达诗人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强烈感情。杜甫和李贺被后人并赞“自汉《天马歌》以来,至李、杜集中诸马诗始皆超绝”,可见李贺和杜甫的“马诗”影响之大。教材中有多首古诗词,每一首都是经典,复习古诗词从这两首人手,想必苏老师考虑到了它们对复习其他诗词的牵动作用。

果然,苏老师先由《房兵曹胡马》开始,让孩子们回忆与杜甫有关的文学常识,关于朝代、背景、代表作品,再轮流背诵这首诗。看到孩子们都倒背如流,苏老师趁势拓展到了课外,问大家还能背出杜甫的哪些诗。孩子们争先恐后,纷纷举手,那些耳熟能详的杜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名句,立刻此起彼伏,回响在教室里。

不过,学生总是有差异的,心细的苏老师发现个别孩子背得磕磕绊绊,就耐心等他们背诵完,温和地指出“不太流畅,再来一遍”,直到每个孩子都流畅地背出为止。

背诵仅仅是第一步;第二步,苏老师让孩子们理解诗意,体会诗人“为国建功”的理想;第三步,抽查容易忽略或理解有困难的字词,比如李贺《马诗》中“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中的“钩”字;最后一步是由此及彼课内外拓展。课内的,如理解本册教材“语文天地”中刘禹锡的《乌衣巷》、温庭筠的《过分水岭》、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冬景》中有难度的诗句等;课外的,如由苏轼到“说说对作者还有哪些了解”,由“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联系到相关成语,由“荷尽已无擎两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延伸到古诗中赞美冬天的诗句;最后,在复习到李商隐的《乐游原》和白居易的《浪淘沙》时,苏老师又把孩子们拉回到现实:因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如今美好的时光;因为“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世间变化翻天覆地,大自然的力量超过我们的想象,所以要始终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

一堂课下来,苏老师领着学生把本学期学过的古诗词基本都“过”了一遍,复习的范围点面结合,复习的过程收放自如,复习的脉络简洁清晰,复习的内容由浅入深,孩子们掌握了重点,弄清了难点。看来,苏老师的“火候”掌握得刚刚好!

大课间到了,这次,苏老师跟学生一起跑出教室。操场上,散落着几个篮球和排球,下了课的孩子们可以随时拿起来玩。几个女孩子摇起了大绳,一群孩子开始了各种花式跳绳。一时间,操场尘土飞扬,可孩子们却浑然不觉,玩得你追我赶、上下翻飞。苏老师加入了排球阵营,发球,传球,拦网,扣球,跑跳灵活,身手敏捷,活力四射,完全不像一个年近60岁的人,军人的底子果然还在。

10分钟后,集合的口令响了。今天是周一,升旗仪式开始了。此时,蓝天白云,阳光灿烂,温度依然在零下二十几度。不过,刚刚热火朝天运动之后的孩子没有谁看起来还冷。他们穿着整齐的校服,以最快的速度站好了队,一个个挺直着腰板。苏老师和其他老师都站在队伍的后面。伴随着国歌,孩子们庄重地向国旗敬礼,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之后又随着音乐大声唱了一遍国歌。稚嫩的童声虽参差不齐,却高亢嘹亮,仿佛可以穿越校园,飘向天空,以最大的敬意表达着对国旗的尊重和对祖国的感情。

升旗仪式结束后,活动继续,主题是“诚信考试”。在国旗下谈诚信,是再好不过的主题教育活动。“诚信考试”四个字被写在了队伍前面的一个小黑板上。红色的大字舒展秀气,间架结构匀称和谐,黑板的左下角还画有一束兰花,寥寥几笔,随意中透着功力,严肃中透着轻松,德育中透着美育。不用说,这是苏老师的“手艺”,看起来赏心悦目。

王校长言简意赅,围绕诚信,讲了几点要求:一是要诚实地面对自己,充分利用好今天最后一天在校的复习时间,认真备考,不懂就问;二是要严格守时,明天早上6点40分发车,不要迟到;三是要遵守考试纪律,诚实答题,考出自己真实的成绩,做个诚实守信的好学生。

除了诚信,王校长还讲了文明和安全。比如要排队乘车,不要拥挤喊叫;上了车找好位置要立即坐好,不要在车上嬉笑打闹影响他人;到了考点后要到指定的休息室放好随身物品,跟着老师排队进入教室;进到教学楼里要轻声慢步,尤其不要攀爬楼梯栏杆,不要随意乱动考点的东西,做个文明的学生;考试在下午4点20分结束,同学们要告诉父母家人来接,到家后要通过电话或微信向老师报平安;中午吃营养配餐,可以自己带饭,但午餐时一定不要乱扔垃圾,要统一扔到垃圾袋里……

校长事无巨细地嘱咐着,她的话没有大道理,针对的都是平日里孩子们可能出现的问题,朴实中有要求,严格中有贴心。这样的教育,润物无声,水滴石穿,潜移默化中滋养和规范着学生。孩子们认真听着,用心记着。北风依旧凛冽,可从小长在农村的孩子特别皮实,没有人缩手缩脚戴帽子围巾穿羽绒服,一个个都挺胸抬头、精神抖擞、聚精会神。

校长很快讲完了,接下来,是大课间的主活动——做操。孩子们先做广播操,后做学校自编的戏曲韵律操,伴随着不同风格、不同节奏的音乐,孩子们开始了新一轮的热身运动。他们动作熟练,身心投入,只有几十个孩子的操场顿时如有大队人马般沸腾起来。我心里暗暗佩服学校的安排:如此紧凑密集、动静相宜、张弛有度的大课间,孩子们还真没时间冷啊!

大课间之后,苏老师没有课,终于有时间跟我聊了。

“听说您是军人出身?”在我采访过的村小老师中,当过兵的,苏老师是第一个。

“对。1980年,我19岁,海城牛庄高中毕业,响应国家号召报名参军,成为海军部队的一名战士,4年后复员回乡。”提起当兵的经历,苏老师特别自豪,语调都铿锵起来。

“当年回乡,一定有很多选择,您为什么选择做教师呢?”

“当时咱们国家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一同退伍的战友有的选择了下海经商,有人选择了养殖致富。我们这里教师少,正在招民办教师。本着为家乡多做贡献的想法,我选择了做教师,到西四镇青台子教学点做班主任。”

“35年了,您只在青台子和现在的太平这两个教学点工作?”

苏老师回忆,他在镇里的4所小学工作过,其中青台子小学13年,镇中心小学3年,剪口子小学10年,2010年8月回到现在的太平教学点。

“从当兵到当老师,职业跨度很大,您是怎么转换的呢?”

苏老师告诉我,他在部队经常出墙报,写报道,是连队的宣传骨干。1982年3月的第一个文明礼貌月还被团里授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标兵”称号,并获得嘉奖。由于工作出色,后来担任了连队文书工作。他喜欢当老师,觉得在部队学到的东西能有用武之地。不过,真的到了学校才发现,当老师需要多方面的专业能力,对他而言,一切都是全新的,必须从头学起。没有别的办法,他只有利用_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勤奋学习。那个年代,国家的经济还很落后,自己的收入也很低,每月不到40元的工资,还要照顾一家老小。尽管如此,他还是从有限的工资中挤出一部分购买有关教学的图书。除了语文和数学,地理、历史、生物、体育、音乐、美术、书法等学科都要去学,因为农村缺教师,他随时准备承担多门课程。当时也没有老教师带,大部分知识是从书本上自学的,有些书不知翻了多少遍,都翻烂了,算是努力学习的见证吧。那时每天都要上五六节课,还当班主任。工作虽辛苦,但自己做教师的心一直是坚定的,为教育事业尽心尽力的信念从未动摇过。

“听说您是学校文化建设方面的‘能手’,校长夸您呢!”

苏老师谦虚地笑笑,摆摆手说,也就是平時帮助其他老师布置教室、制作教学幻灯片、绘制教学挂图、制作教具,协助领导规划学校的文体活动框架等小事。30年多年了,这样的“小事”数不胜数,但最让苏老师感到自豪的,还是“临危受命”画教学挂图的事。

“那是1987年,我所在的西四镇青台子教学点的一位老师要到海城上市级语文公开课《望着远方》,因为课本中的插图小,不利于学生观摩和老师教学,所以需要一张大的教学挂图。当时农村教学条件不好,买不起这样的挂图。为了上好公开课,领导决定让我来画一幅。课本中的原图是一幅大型油画,滚滚的黄河边,一群少先队员在毛主席的指点下,远眺祖国的大好河山。插图内容丰富,若手工绘制,即便是专业画家也要几天才能完成。我只是一个业余美术爱好者,难度可想而知。这幅画的意境很难描绘,人物的神韵更难捕捉。在资料极其匮乏的情况下,我利用有限的几份材料,开始了绘制。功夫不负有心人,奋战了几天几夜,我终于完成了任务。挂图展示后,赢得了一致好评。”

聊到这儿,我见办公室里刚好有块黑板,上面用粉笔写满了一周的工作安排,只在四个角还有点空间,就问苏老师能不能即兴来个简笔画让我们欣赏。苏老师爽快地答应了。他拿起彩色粉笔,寥寥几笔,信手拈来,便让黑板的左下角生出一簇兰花,右上角生出一枝梅花,看似随意勾勒,却栩栩如生,兰花的神韵、梅花的风姿都画出来了。画完了花,苏老师又画了远山,一边画,还一边说着他的体会:“画山讲究高远、平远、深远,要心中有山……”

其实,“心中有”不仅是画山的需要,也是做个好老师、做好任何一件事的需要。

“军人出身做教师,毕竟没有在师范院校学校过,您画得这么好,后来进修过吧?”

苏老师点头说,部队练就的能写会画的本领到了学校不过是一点小才艺,真正做了教师,发觉自己的能力和教师的岗位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只有到正规的学校学习,才能得到提升。从此,进修、学习就成了他的梦想。当时妻子没有工作,女儿还小,父母去世后几千元外债等着他去偿还,实在无力承担继续学习的费用。况且自己的年龄也不小了,学习新知识也有一定困难。不过,他渴望学习的愿望一直特别强烈。于是,他省吃俭用,终于在30岁那年,考上了海城师范学校民师班,成为学校里最“老”的一名学生。

“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您一定特别珍惜。”

“是啊!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日子里,我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美术教室走得最晚的总是我,几乎每天都会学到晚上9点30分熄灯时。学习固然辛苦,但收获是可喜的。老师和美术专家都夸我进步快,每学期我都被评为三好学生。毕业后,我又回到了青台子教学点。此时,对简笔画,我已得心应手,不仅能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运用自如,也可以以更专业的技能辅助其他老师教学。我绘制的教学挂图《我的战友邱少云》《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都为学校的教学活动增了光,添了彩。荣誉也接踵而来,我先后获得了海城市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粉笔字一等奖、教育部‘五好小公民’主题读书征文优秀指导教师、海城市优秀中队辅导员、镇教学大赛优质课等各种荣誉。”

“在青台子教学点工作得这么出色,后来您怎么又到了剪口子小学呢?”

“在青台子教学点,我一直工作了13年。1997年,我被调到西四镇中心小学。2000年,因为剪口子小学教学力量不足,需要支援,我又被调到了更加偏远的那里。”

苏老师说,剪口子小学的条件比想象的勋口艰苦。就拿用水来说,那里没有地下水,做饭和平时喝的都是沟里的水,这种水是雨水和河里抽上来的水混合在一起的。有一次,我接了一杯水放在窗台上准备喝,学生发现了及时阻止我,因为那里面都是小虫子。除生活艰苦外,那里的教学设施也落后。每天就翕一根粉笔上课,最先进的是“油灯机”。我还没来得及问苏老师什么叫“油灯机”,苏老师紧接着说,最难的不是艰苦的生活和教学条件,而是每天要面对一群有教育难度的学生。

他到青台子小学后接的第一个班级是全镇最落后的四年级班。原班级的两名班长刚降级到三年级。班长尚且如此,其余学生,问题可想而知。老师们辛苦教育学生,却得不到家长的理解。一些素质低的家长还时常到学校打骂老师,根本不配合。接任这样一个班级,委屈和困难肯定是少不了。

也许是当过兵吧,那种刻在骨子里的军人勇气让他知难而上。抱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信念,他挨家挨户去家访,了解每个学生,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他们,学生家中有了困难主动过去帮忙。

印象最深的是班上的双胞胎兄弟,父母离异后,他们跟随父亲生活。父亲整日酗酒,心情不好时对他们非打即骂;俩孩子营养不良,身体瘦弱,郁郁寡欢,没有朋友,不爱学习,动不动就逃课。家访时,看到凌乱不堪的环境,他心里特别难受,和孩子的父亲长谈了一次,又给孩子买了衣服、鞋子、学习用品和食品。孩子父亲既愧疚又感激。之后他又多次去家访,还帮着做些家务,给孩子们义务补课。慢慢地,孩子父亲不再酗酒了,对孩子也开始关心照顾了,双胞胎脸上开始有了笑容,生活中有了乐趣,自信心有了,学习劲头也大了。

那段时间,苏老师每天上班之前和下班之后,加上周末,都会进行家访,了解学生隋况,与家长沟通,把学生在校表现及时汇报给家长,与家长共同教育学生。当班主任,教语文、数学、美术、思品,每天五六节课,真是忙啊!不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年后,班级有了起色,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由全镇倒数第一提高到全镇第三名。

说到这儿,苏老师开心地笑起来。我理解,那是只有老师才有的快乐。

“当了多年的班主任,您在班级管理上,体会最深的是什么?”我问。

苏老师想了想,憨厚地笑着说:“要深入到学生中去,用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学生愿意接近老師了,才有可能跟老师说心里话,教育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苏老师的话是那么朴实,但却道出了教育的常识和真谛。

“长期在艰苦的地方工作,再强壮的身体也有扛不住的时候,听说您得过两次大病?”问这个问题,是想起来时路上校长的介绍。

苏老师点点头说,是啊,2010年,领导考虑我年岁大了,把我调回太平小学教学点担任班主任,这样可以离家近一些。回到家乡,自己的工作顺利了,教学负担也减轻了,可身体却出了问题:经常流鼻血,四肢无力,爱疲劳,甚至大口吐血。当时的海城市医院拒收,我被转到鞍山中心医院紧急抢救,住进了重症监护室。住院期间,同事们或来探望,或打来电话安慰,给我很多鼓励,也让我更加牵挂工作,想早一天回到学校。我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病情有了好转。刚出院,就有学生来看我,告诉我还有十几天他们就要参加镇里的数学竞赛,急需老师的辅导。看着孩子们期待的眼神,我顾不上刚出院,身体还很虚弱,马上给学生做起了考前辅导。孩子们也真争气,取得了集体第一的好成绩。

第二年,我又得了一场大病,这次我强忍疼痛,一直坚持到暑假,送走了毕业班,才到海城市中心医院做了手术。两次大病提醒了我,身体好了,才能有更多的时间、更充沛的精力把我热爱的工作做好。从此,我加强了锻炼,每天和学生同出操、同打球。

说到出操,苏老师骄傲地告诉我,平时队列训练,他按军人的标准要求学生,训练有素的孩子们无论站姿还是走步都带着军人的气质。

眼前的苏老师,完全看不出是生过大病的人,整个人由内而外,都是那么健康而有力量,仿佛依然是军人,面对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来之能战,战无不胜。

因为第二天要去中心校参加期末考试,所以下午只有一节课,苏老师不再讲课,专为孩子们答疑。学生不时举手,问的问题或语文,或数学。苏老师在教室里来回走着,对每一个孩子递过来的作业本都认真看过,不厌其烦地答疑解惑。

趁苏老师忙着,坐在后排的我随意挑了两首语文课本上的古诗让身边的两个小男生背诵。看似淘气的他们不假思索,出口成诵。我又提了两个小问题,想考考他们,俩小男生对答如流,可见其基本功扎实,知识点掌握到位。

大半天的时间过去了,周围的孩子跟我也有点熟了,知道我是记者,来采访他们的老师,就凑过来,小声跟我聊:

“我可佩服苏老师了!”

“佩服苏老师什么呢?”我问。

“什么都会呀!简笔画画得好,毛笔字写得漂亮,排球、篮球都会玩。”

“老师很厉害,打球的时候能一对仨。”

想起苏老师大病之后对身体的重视,想必,他身体力行,以身作则,锻炼自己,也带动孩子们锻炼。难怪一眼扫过,全班几十个孩子竞无一人戴着近视眼镜!

“我最喜欢老师上语文课,讲得好。”一个小女孩小声道。

“怎么个好法?”我追问。

“老师能从一个知识点展开,给我们讲很多历史背后的故事。老师懂得好多!”說起老师,孩子们近乎崇拜。

“老师平时对你们要求严吧?”看着孩子考前自信满满,我想知道能跟学生玩到一起的苏老师平时的管理是怎样的。

孩子们笑着点头,“当然啦!不过老师很和蔼哦!”

“那你们长大了想不想也当老师,像苏老师一样?”

一个女孩子痛快地点头说“想”,一个男孩子摇摇头说:“我不想当老师,我想当兵。”

一个女孩子痛快地点头说“想”,一个男孩了摇摇头说:“我不想当老师,我想当兵。”

“可你们的苏老师也曾经是军人呀!”我把苏老师的“历史”“剧透”给了孩子们。

孩子们显然不了解老师的过去,听到我这句话,瞪大了眼睛。

苏老师也许不知道,他平时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们对职业的选择;孩子们事先也不知道,未来无论当老师还是当兵,都是在走苏老师曾经走过的路。希望他们也能成为苏老师这样的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即成为更好的自己,也成为苏老师的骄傲。

放学的时间到了,孩子们收视书包的时候,苏老师不忘叮咛他们明天考试的时间,嘱咐他们多穿几件衣服,因为早上考场会冷,炉子不会那么早就烧好。

孩子们陆续走出教室,排着整齐的队伍向校门走去。苏老师一直把他们送的到校门口,目送他们离开。

教室里的炉火还有温度,甚至还有亮度,没有燃尽的煤块虽然小,却依然发着光。这一刻,我忽然明白诗人臧克家留恋炉火拒绝暖气的原因了。是的,“暖气,当然温暖,也干净;但是啊,它不能给我以光,它缺少性格与一种活力。”在地广人稀的农村,在阵容庞大的小学教师群体,苏老师是平凡而渺小的;但35年来,他把全部的能量都给了他热爱的工作,他竭尽微薄之力为学生赋能。他恰如一团炉火,温暖了农村孩子的心,照亮了他们前行的路。臧克家笔下“微微的火光从小孔里透露出来,给人以光辉,它不仅使人触感上感到温暖,而且透过视觉在心灵上感受到一种启示与希望的闪光”,几乎就是苏景武老师的写照。

苏老师告诉我,部队生活对他最大的影响是对待工作更一丝不苟,做教师一辈子,体会最深的也是这一点。还有一年多就要退休的他,没有时间感慨和伤感,只会珍惜每个述可以全力以赴工作的日子,所以,他“只想着怎样把最后的工作做好”,如那炉火,发最后的光,散仍有热。

猜你喜欢
炉火教学点教室
不要在教室打闹
属于冬日的褐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炉火
十二月十九夜
午后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教学点的教学质量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村小学和教学点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