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玲
正确的价值观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得到的,而不是“教”给学生,让学生记住的。教师应通过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教会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并能以其独特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真正从内心接受正确的价值导向。
校本课程是学科课程的有效补充,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校本课程既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延伸,也是德育渗透的又一途径。本人以校本课程“合理消费”为例,对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构建有效又有意义的课堂开展研究,落实三维目标,进行了研究。
通过观察,我发现现在的孩子的消费观念和我们之前有很大不同,花钱比较大手大脚,浪费现象也比较严重,物质生活的提高使得学生的消费行为发生了巨大变化。于是,我决定给学生上一堂关于如何合理消费的校本课。“合理消费”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分析两种不同观点,培养学生多角度理解问题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瞳得如何消费是合理的,适度消费的同时发扬勤俭节约精神。
很多学生都觉得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枯燥无味的课,教师也容易在课堂上把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直接念给学生,这样的结果是学生不想学,教师没兴趣教。最后,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教师不得不把知识点强加给学生,学生为了应付考试,硬着头皮死记硬背。我想,如果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自由,让他们在讨论中发挥出无限的潜能。这既能够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和能力,也能够给校本课堂增添更多活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选了一个有代表性的部分进行分析,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并且在引导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
(一)提出问题
首先,我提出了两个观点。
观点一:消费能拉动内需,促进生产,不消费社会发展就无从谈起,会走向萧条。
觀点二: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问题:你怎样看待这两种消费观点?试加以分析。
然后,我让大家小范围讨论,学生可以畅所欲口。
生1:第一个材料的说法有道理,消费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是都不消费,产品生产出来没有人买,那企业就会倒闭,社会的繁荣就无从谈起。
生2:节俭是对的,但是如果人们都节俭的话,那社会真的要“衰落”了。
生3:德基广场里面有很多奢侈品店,购物的人对店铺的存在做出了贡献,他们交了很多税。如果没有人买,商场就要倒闭了……
大多数孩子都提倡要消费,也有孩子说如果家庭条件不好那就要节俭,但是可能当下孩子们的生活条件都比以往有很大提高,因而,提倡消费的孩子要多于提倡节俭的孩子。
大家积极地参与讨论,我很高兴这堂课的气氛已经被带动起来了,我给了他们自由,他们也给了我丰富多彩的答案。但是孩子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仅仅是从自己的理解的角度发言,回答的条理性和深度是不够的,理论高度虽然比较欠缺,但参与的积极性较高。
(二)分析问题
于是我决定把问题再分几个步骤和层次提出,我请同学先回答“这两种观点都是怎样的消费观”这一问题。
学生不假思索地举手回答:第一个是提倡花钱的观点,第二个是提倡节俭的观点。
这个问题不难,学生一下子就能看出来,我接着问:“那你们觉得这两个观点哪个对?”学生开始七嘴八舌,有的说第一个观点对,多消费好。有的说第二个观点对,消费太多不好,节俭好。大家各执一词,我便要求学生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一名学生说:“两个观点都有对有错,过度消费和过度节俭都不好。过度消费容易导致好逸恶劳,过度节俭又会影响商品的销售和经济的发展,所以适度才是最好的。”
“标准答案”出炉了!本来到这里我就可以“收手”,因为知识目标已经达成了。但是,如果就这么结束,也许题目有了“标准答案”,但是学生却没有进行更深的思考。所以,我决定继续把问题引向深入。
我再次抛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奢侈和节俭的标准是什么呢?如果我一个月收入是3000元,那我一个月花多少算是奢侈,花多少又算节俭呢?”
“花2000是奢侈,花500是节俭。”“全花光是奢侈,尽量不花是节俭。”学生你一句我一句。
“对呀,老师,假设我一个月收入20000,如果我就愿意勤俭节约,就喜欢吃咸菜萝卜;我一个月收入3000,我就喜欢做“月光族”,这有什么不好呢?我也没影响别人呀。”有一个孩子顺着我的思路开始有了不一样的思考。
其他学生楞了一下,都陷入了思考中。
学生已经开始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思考问题,“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我们先不判断谁对谁错,我们先来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观点?
学生开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小声地讨论起来。这时有同学说:“老师,我觉得这两段话都有一定的道理,可能是不同身份的人说的不同的观点,也可能是不同处境下的人说的不同的观点。”
我点头鼓励:“非常好,想到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但是,仅仅是从身份处境角度来考虑吗?”
“还有,第一个材料说消费的优点,第二个材料说节俭的优点,其实各有优缺点。”
“可能社会发展不好的时候需要提倡大家消费,带动生产和社会繁荣;如果通货膨胀了,那可能就要控制一下了。”
到此,我逐步引导,让学生从“为什么”这个角度来考虑问题,而学生在自由讨论中发现了问题的另一面,学会多角度考虑问题了。
(三)引申问题
学生学会从多角度理解问题、剖析问题,而不是只停留在对与错上面进行思考,我给他们的表现点赞,同时又提出了下一步的思路:“同学们说得都不错。其实这个问题能从很多角度来进行分析,不同时代、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对象,对这两个观点的认识也会有所不同。对一个观点的分析判断可能需要从多个角度去思考,我们不要限制自己的思维。”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如果社会经济不景气的话,消费能带动经济发展,如果社会经济发展不好的话,要提倡节俭,不能奢侈浪费。”
“有经济实力的人适当的消费能改善生活,也能带动社会的繁荣与发展,促使更多的人创造社会财富。”
“合理消费并不是要铺张浪费,而是要注意适度,这与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并不矛盾。”
“节约是美德,过度就不好了,这样会影响生活质量,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判断。”
这时,学生已经从“怎么办”的角度进行进一步的思考了。
到这里,我觉得是时候进行总结了:“同学们,你们刚才的讨论非常精彩,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我们已经从三个层面进行了分析,我们先解读了两种消费观点是什么样的消费观点,回答了‘是什么’,接着又分析了‘为什么’会出现两种消费观念,最后还从‘怎么办’的角度理解了要如何看待我们的消费观,做到合理消费。我们在看待一个问题的时候,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而是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去思考和辨别,答案没有绝对的错与对,换个角度,换个情景,也许答案又是不一样的,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你们才能真正学懂知识。”
(四)实践应用
总结之后,我又提出一个问题:“iPhone和華为现在都已经出了新的系列,你们想不想买啊?”
这次学生们都学灵活了,不再立刻回答“买”或者“不买”了,不少学生都说“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说:“如果我是真的需要这个手机,而且我家的经济条件也能承受的话,我就买。但如果仅是为了炫耀、耍酷,那就没有必要买。”有的说:“我家条件好我就买,条件不允许就不买。”还有的说:“等我以后自己挣钱了,有这个能力就买,现在不用爸爸妈妈的钱买。”“如果产品物超所值我就买,有些功能虽强大,但我用不到,所以不一定要买那么好的手机。”……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讲授,更重要的是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层面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能力渗透、思维渗透。这个问题的讨论思路是课前预设的,但是课堂的学生反馈是现场生成的,这个过程中,我给予学生足够的引导,学生自己在课堂讨论中一步一步学会了道德与法治的思维方式。
两种观点、几个问题,串起了这堂课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很好地落实了教学的三维目标一知识目标:让学生识记和理解了消费的意义、合理消费等知识;能力目标:通过思维碰撞,让学生把例子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增强了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懂得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从自身、家庭、社会等多个方面进行认知并将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不可否认的是,这节课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课堂讨论很激烈,所以课堂秩序有些混乱,局面不太容易控制;有些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但是有些学生趁乱说话、做小动作,被提问时随意回答;由于讨论时间比较长,我在时间控制上有所欠缺。
正确的价值观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得到的,而不是“教”给学生,让学生记住的。教师应通过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教会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并能以其独特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真正从内心接受正确的价值导向。本节课中,问题的层层引入、思维的步步纵深,既增加了课堂的乐趣,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有满足感,教师有成就感。
通过这节课,我深刻地体会到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的教学理念要发生转变:一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课堂是为了学生能有效地学到东西,教师在课堂上要给予学生思维的自由,让学生有机会被塑造,被开发。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变通,不能用书本知识限制学生,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三是教学相长,共同进步。课堂是学生成长的阵地,同时也是教师进步的领地,好的课堂不仅能使学生学到知识,还能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践行正确的价值观。教师也能在教育教学中不断与学生共同成长。
新课程改革在不断继续,校本课程作为主体课程的有效补充,作为德育的拓展延伸,同样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要用心去做,相信在教育教学中一定能收获更多惊喜。
(责任编辑: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