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若灿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是指有助于进行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各种资源。在教学实践中,只有为学生提供充足、多样的探究资源,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究需求。因此,教师必须积极拓展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科学探究兴趣,促使学生进行深度探究。
小学科学课程内容包括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由于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中部分探究内容十分抽象,蕴含的科学原理晦涩难懂,因此学生在探究时会遇到各种挑战和问题。教师要及时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其中的原因,将探究中出现的问题转化为探究资源,从而拓展科学教学资源。
如在教学《太阳钟》一课时,课堂上学生对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这一制作日晷的原理有着很好的理解,但有许多学生并不知道日晷晷面为什么要倾斜?这个倾斜角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些善于观察的学生提出了这些疑问,教师此时不应急于给出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成立科学探究小组,深入研究这一问题。
科学探究小组的成员展开讨论,制定了严密的探究计划,并依据探究计划,展开深入探究。他们找来一张硬纸板,将纸板裁成直径为40厘米的圆形,然后用量角器将圆形平均分为24份,每份为1小时,并标上对应的时刻,最后在圆心垂直插入一根竹签。日晷制作完成后,学生将它平整地放到操场,用指南针确定好方位后,开始观察日晷计时是否准确。学生发现此时日晷计时与标准时间有很大的误差,但当把日晷南端稍微向上抬起一定的角度后,日晷的计时非常准确。经过上网查找资料,学生掌握了“日晷的晷面必须与赤道面平行,这样它的计时才能准确”等知识。
学校的图书馆、科技馆、生态养殖基地、气象角及校园里的植物、动物等都可以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学校现有条件,拓展科学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更广阔的探究空间,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如教学《校园里的植物》一课时,教师将学生带到操场上,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了解各种植物的特点。由于此时正值四月份,校园内植物盛开出了美丽的花朵,有些学生看到校园的北侧有一排灌木正盛开黄色的小花,大家纷纷聚拢过来。有的学生认识这些花,称之为“迎春花”,许多学生都随声附和,而有的学生却提出了不同意见。这种花到底是不是迎春花呢?教师引导学生分为两个探究小组。进行科学探究。
第一小组利用网络查找资料,确定这种花的名称,再深入研究这种花的特点;第二小组利用手机识花软件对这种花进行识别,然后进一步研究这种花的特点。第一小组的学生在网络上输入关键词“春天+黄色花+灌木”,搜索后发现有许多结果:迎春花、连翘、蜡梅、探春花、金钟花、棣棠等植物,然后经过逐一对比,最终确定校园里的花是连翘,而不是迎春花。第二小组的学生利用“花伴侣”软件对花进行识别,结果发现这种花是连翘,然后在网络上搜索连翘与迎春花的区别,经过对比后学生最终确定校园里的花是连翘。经过深入研究,探究小组的成员了解到了迎春花与连翘的区别。
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它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其中的民俗风情、道德传统、古建遗存、文化遗存、家族族谱、传说故事、传统技艺等,都是无可替代的财富。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乡土文化,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乡土文化中挖掘科学探究素材,体验乡土文化的魅力和历史价值,从而拓展科学教学资源,丰富科学探究内容,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如在辽河人海口的左岸,矗立着笔者家乡营口的名胜古迹一西炮台。炮台始建于1882年,经历6年的时间建成,它是清政府时期在东北重要的海防要塞,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教师抓住学校组织六年级师生到西炮台祭拜烈士的机会,引导科学探究小组成员针对西炮台的人文历史进行深入探究。为了深度探究,科学探究小组的成员制定了详细的探究方案:1.上网收集西炮台的资料,对西炮台的整体布局及军事价值进行初步了解;2.实际考察西炮台的地理位置,并结合地图了解西炮台的军事价值;3.用平面图画出西炮台的整体布局、结构,找出清朝海防工事布局的特点;4.从当年出土的文物、历史珍贵相片中寻找甲午战争清军的英勇事迹。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深入探究,体会到了当年清朝海防工程的基本结构,感受到甲午战争中清军的爱国情怀。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大到天体宇宙的运行,小到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处不蕴藏着科学知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勤于思考,让他们从常见的生活现象中寻找科学探究资源,提取科学探究问题。教师可以从生活中的科学人手,为学生选择那些趣味性强、探究性强的素材,以便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
如在教学《太阳和影子》一课后,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日照间隔”的问题。在教师提出探究日照间隔的问题后,学生开始上网收集有关资料,在明确日照间隔的含义后便开始设计探究方案:第一步,测量出教学楼的高度;第二步,用展板制作楼的模型,然后在冬至日正午时分将楼的模型放在教学楼楼影附近,不断调整距离,使阳光正好透过一楼窗户形成满窗日照;第三步,测量出此时楼的模型与教学楼之间的距离,然后计算出日照系数;第四步,上网收集本地的日照系数,與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看两者是否一致。在探究小组得出实验数据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和反思,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日照间隔问题,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社会热点话题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往往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从中提取科学探究问题,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分析,从社会热点话题中提取出能够探究的科学问题,成为科学探究的素材,从而拓展科学教学资源,为学生进行深度探究奠定基础。
如学生对节能环保、践行绿色生活理念有所了解,但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并没有转化为自觉行动。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绿色生活理念的认识,教师组织科学探究小组成员进行探究。经过讨论,探究小组成员决定拍摄一部反映绿色生活理念的纪录片。编剧组的学生经过构思,确定了以下拍摄内容(部分):1.在校调查学生中午在食堂就餐情况;2.对不同年级的同学进行采访,了解同学们对绿色生活理念的认识和理解;3.开展关于绿色生活理念的班队活动,培养学生绿色生活理念。
探究是小学科学学习的核心,教师只有以生为本,为学生提供充足而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才能进行深度探究。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