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作文教学

2019-09-10 07:22林淑茹
家长 2019年9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课文作文

林淑茹

在课文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对作文的恐惧,还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判断一个学生语文能力的高低,作文便是最好的丈量尺度。而作文教学,则是我们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然而可惜的是,习作一直是学生的软肋,更是教师头疼的课题。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便是我们语文教学中须努力翻越的一座大山。

我常年在农村小学任教,每次作文课,不少学生便如临大敌,慌乱有之,无措有之,痛苦有之。是作文真的难吗?不,是怕。因为怕,所以觉得难。想要翻山越岭,应当先克服对“山”的恐惧。于是,我们与其到了单元作文训练正儿八经地进行作文教学,不如在日常课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习作的指导。

一、万丈高楼平地起,一字一词莫轻视

欲得凌云之高楼,须有扎实之基础。我们知道,构成文章最基本的单位乃是字、词、句,而后成段,继而成篇。作文要写得好,对于字、词、句的把握应较熟稔,对于课文中的好词佳句须细细体会,揣摩作者的用意。在一次阅读课上,我和学生们谈到古诗,唐朝的诗僧齐己有一首《早梅》,诗里头原有“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对他说:“数枝怎么能算早呢?不如改成‘一枝’。”齐己恍然大悟。这个故事可以给我们很深的启发,不言而喻,那就是“炼字”对作文的重要性。我借此机会展示本班一位学生写过的习作,画出里头的一个句子:“我要求他无论如何要借给我一支笔。”我问:“这个句子有没有问题呢?”有位眼尖的同学回答道:“‘要求’好像不大对,向别人借东西怎么可以用要求呢?应该用‘请求’。”原作者也明白过来了。于是我告诉学生们,“一字一词”看似微不足道,其实是最能体现功底的。写作文犹如盖楼,一字一词好比砖瓦,作文要写得好,一字一词都不能轻视。而我也并没有再对这篇文章进行大刀阔斧地修改,毕竟一口气也吃不成胖子。只要学生能在这堂课中明白这“一字一词”的重要性,那也就可以了,来日方长。

作文不仅仅是对考试中题型的应对,其更多是要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进而实现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并加强语文学习上优势的建立。对学生写作能力提升最好的展示是在考试中取得更高的成绩。通常,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在情感的认知和感知力都很高,其对情感的把握和抒发较之其他学生更加清晰和强烈,也能够对身边的事物和环境以及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也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变化和事物的本质。不过小学生引起年龄处在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初期,由于其缺少必要的生活经历以及对生活中事物的理解以及感悟不够清晰而无法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教师应当加以引导并耐心的为学生进行讲解如何对生活进行观察,掌握变化的规律和生活的实质,对作文的选题以及内容表达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作为的题目和内容的逻辑表达都离不开对生活细心的观察和用心的体会。

二、妙用修辞巧润色,句子题目皆相宜

苏大学士将西湖比作美人,西湖之所以被后人称为“西子湖”,全因苏东坡的生动比喻,可见,修辞得体,实能锦上添花。如何恰当地使用修辞呢?在教学《小英雄雨来》时,课文中有一句“鹅毛般的苇絮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有学生问道:“把鹅毛改成盐巴也可以,因为盐也是白色的。”这让我想到了谢安的“纷纷大雪何所似”,他的侄儿谢朗来了一句“撒盐空中差可拟”,但谢安并不满意,他的侄女谢道韫说道:“未若柳絮因风起”。谢朗只抓住了它们的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白”,谢道韫抓住了雪花与柳絮的两个共同点:白,轻。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为文章润色的典范:合理地使用比喻、拟人等各种修辞手法能为我们的作文增色不少,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当然,我们鼓励学生适当运用修辞手法,也应当遵循“合理性”原则。

有个学生在一篇写景的文章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教师的话像春风一样滋润着我的心田。”我把“滋润”一词画了起来,问她说:“滋润是什么意思呢?”她摇了摇头,说自己知道意思,但说不出来。我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行,你看这两个字的部首,都是……”“三点水。“可见,这个词与什么有关?”“水。”“对了,那么,春风一词,合适吗?”我追问了一句。这个孩子马上恍然大悟。于是,提笔把句子改成了“教师的话像春雨一样滋润着我的心田。”看,仅改一个词,不僅使句子生动了,也更准确了。

同样的,修辞的使用不仅可用于文中,还可用于作文的题目上。如果在题目中能贴切地运用上修辞,则能让文章更增“格调”。比如我拿出一篇作文,是班上学生写的“家乡的荔枝”,文章中介绍了我们这里盛产的荔枝,小作者的笔法虽然稚嫩,却把荔枝的特点描写得甚是具体。现摘片断如下:“荔枝成熟了,漫山遍野都是,一眼望去,犹如山坡上着了火。那一串串饱满丰硕的果实把树枝压弯了腰。”我要求孩子把题目改成带有修辞手法的,班上的学生一起讨论,最后确定为:《家乡的“红宝石”》。

可见,修辞手法的运用,既可见于文章,也可见于题目。孩子们不是不会修辞,而是不懂得“扩大使用范围”,而这层窗户纸,我们当教师的,有时得帮他们捅破。

三、文章结构如阵法,条理层次须分明

凡作文,必有其结构。文章的结构,有如行军的阵法,齐整条理,层次分明。小学阶段的作文结构较为简单,最为常见的无非以下几种:总分,分总,总分总。再难点儿,概具式,或是具概式,递进式、转折式等等。

我们在教学课文的时候就可以对学生进行作文结构的指导。比如《颐和园》,这篇文章的结构感十分强烈。课文采取了总分总的写法,开头结尾互相呼应。我在教学这篇文章时,给文章画了个“鱼骨架”,鱼头是第一段“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中间的骨骼则是三处主要景点:长廊,万寿山,昆明湖。鱼尾部分则是结尾“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玩赏”。讲完课文后,我让学生们仔细观察这个“鱼骨架”,看从中发现了什么。

有不少学生能够说出:“这是课文的结构。”我给学生们分发了五张卡片,分别是“云霄的将军山公园是个迷人的地方”“大龙湖的景色”“雄伟的归德楼”“陈政父子雕像”“将军山公园真是个令人流连忘返的好去处,有机会我还想再来走一走,看一看”。因为将军山公园是本地最为有名的景点,班上的学生常有人去,且不止一次,故此,这些卡片一分发下去,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快地排列出正确的顺序。而后,我让学生试着把这些卡片的内容进行充实,在每个景点的衔接处也学“颐和园”的写法,用上“绕过”“穿过”“来到”之类的词语,这样,一篇写“将军山景色”的作文就基本成形了。虽然孩子们的笔法略觉稚嫩,病句错字也在所难免,但总体来看,作文的结构法度较之以前,明显严谨工整得多了。也许这种教学方式会被有识之士诟病为“千篇一律”或是“仿迹严重”,但用于训练学生对作文的总体结构把握能力来说,倒也不失为一法。

四、法在于融汇贯通,创法在于新与心

法指的是方法,作文教学不能仅仅存乎于表面和纯语言上的讲述,还要能够利用多种方法和模式进行写作能力的锻炼。小学生的词汇和语句积累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去记忆,并通过应用去进行理解。低年级的小学生对素材的积累远远不够丰富,其写作题材也无法做到新颖灵活和多变。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进行简单的表达和直接的阐述。对于这一方面的问题教师可以尝试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例如应用信息化技术设备进行作文素材的积累或学生情感抒发的刺激。

小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常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点,为学生播放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影像,让学生对播放的影像进行尝试性的描述,也通过对一些词汇的使用来增加学生表达的信心。再比如对于作文写作技巧的锻炼,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固态景物的观察,并介绍一些形象的特点,结合作文中对事物的比喻或比较等技巧进行写作方法上的引导,让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思考,并产生发散性的思维。学校的学习生活较为固定和枯燥,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作为教师所关注和重视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尝试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进行写作技巧的引导以及掌握。生活中总是会遇到各种新鲜的事物和现象,教师也要善于去发现新的事物和变化的规律,并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结合一些新的信息和新的思路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实现学生不断提升作文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用心观察、用心思考、用些创作才是对作文教学能力的最好提升。

五、情与意发自于心,情与感存于生活

无论任何艺术形式或是文学作品还是文化底蕴都是源自与生活的积累,包括情意与情感,通常也是“有感”才能实现“而发”。教师在学生学习生活当中是十分重要的角色,占据着学生学习生活的绝大部分实践,同时教师也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崇拜与敬仰的对象。所以,有很多学生在进行作文学习和写作时会将教师作为抒发情感的目标。教师也要在学习生活中积极的引导和鼓励学生,使其能够利用作文写作进行情感的阐述。

生活是一切写作素材的发源地。一切情感和感悟都是源自于生活中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因此,教师必须要能够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学习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保持一颗对事物的好奇心,要锻炼学生学会问为什么,长期的积累能够让学生的写作思维不断的拓宽,在进行写作教学和练习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将作文的写作目标或选题从身边的任务开始尝试。

比如《我的妈妈》、《我的朋友》、《我想和你玩》、《观察游记》等等,这些选题都是源自于生活中的经历。事实上,作文写作是让学生能够将心中所想、所爱、所关注的环境、事物、人物利用适当的词汇、技巧、语句进行准确而又详细的讲述。这也是贯穿整个作文教学过程的主要中心思想和目标。作文的写作题材可以从生活中进行挖掘,而写作技巧却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训练。技巧介乎于方法与运用的结合体。方法的正确利用为技巧,灵活运用方法也为技巧。作为技巧同样需要进行的不断的锻炼才能熟练的掌握。这些都需要以生活和写作为载体进行展现。所以,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多关注生活,才能够灵活的运用写作技巧和写作知识进行情感上的描述。其也是作文写作的魅力所在。

六、敢于写在乎于勇,重于作发乎于信

作文教学是要让学生有足够的勇气去利用文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大多数教师都会从心里上去鼓励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敢写,进而实现对其写作水平的提升。很多教师的作文教学效果不高的原因是学生不敢写,缺乏写作的自信,这也是当前多数作文教学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这时就需要教师来从多方面进行学生的关心和鼓励。找到学生恐惧写作的原因,并进行仔细的了解和分析,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进行学生写作勇气的提升,再利用适当的评价和赞扬为学生建立写作的信心。同时学生产生写作的兴趣是对学生正确认识作文、了解作文的引导。从课文教学当中通过一些对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的解释与描绘来渗透给学生作文教学的内容和思想,能夠启发学生并让其产生极大的兴趣,进而来实现作文教学的目的。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所以多读、多看、多想、多写是训练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诀窍。并在不断的写作练习中建立强大的自信心。

七、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作文的教学可以说是仁山智水,各得其法,各得其趣。在课文教学中进行作文教学的渗透,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也是我们一线教学工作者在不断努力发掘的一个课题,以上均为浅见,聊为引玉。

(责编  孟 飞)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课文作文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