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如何确立美的观点解析

2019-09-10 07:22张盼
家长 2019年9期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美育美的

张盼

2018年9月10日习主席在全面教育大会上强调,学校要全面改进和加强美育,做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历史与社会》作为蕴含丰富美知识的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中,要注重渗透审美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与人文素养,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初中《历史与社会》美育的意义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能激发学生课程学习兴趣。爱美是我们每个人的天性,美的事物对人有强烈的吸引作用,在课程教学中对学生渗透美的教育,能够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奠定有效教学的基础。如,利用历史人物的行为美、意志美,以及古代美的艺术作品的欣赏,既能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是能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开展美育能起到较好的育人作用和价值,通过对学生渗透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的教育,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民族精神,对学生的内心世界产生重要的影响,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格、正确的“三观”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是能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在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素材,通过对这些美育知识的学习,能提高学生欣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素质。

二、确立《历史与社会》美育的正确观点

在《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中,确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是审美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在教育中树立正确的美育观点,是实施美育的基础。古语说:“史之所存,美之所在。”《历史与社会》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知识,应从如下四个方面来确立美育观点:

(一)确立自然美的观点

由于本学科包括地理与历史方面的知识,自然美的内容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美和人类改造环境产生的美,如,山水、植物、建筑、地理现象、地理景观等都可以成为对学生进行美育的素材,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很多赞美我国山水的诗篇。在教材中为学生提供的自然美的内容,大多是人类创造的自然美,如,都江堰、京杭大运河、秦始皇兵马俑、埃及金字塔等既反映了先人的智慧,也为我们展现了自然美。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激情,培养人地和谐相处的环保意识。

(二)确立社会美的观点

确立社会美主要是以人为中心来研究社会事务中存在的美,人们在不断追求美的过程中创造了历史、改变了社会制度,其中劳动创造美术是其主要内容。社会美反映的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对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社会事物所具有的美。对学生进行社会美的教育可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方面展开,其中历史人物美是其主要部分。如,历史人物中的文天祥、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董存瑞等为我们展现了人物的行为美,毛泽东、邓小平等为我们展现了意志美。通过社会美的教育要让学生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产生正确的情感,来达到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目的。

(三)确立艺术美的观点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人们创造了众多的艺术作品,同时在自然界的运动变化中也形成了许多自然美景,这些作品与美景体现出很高的艺术美的形象,这些艺术作品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面貌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如,我国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汉魏之文、南北朝的雕刻與书画等,国外的名画《蒙娜丽莎》《格尔尼卡》《最后的晚餐》等都是艺术美的代表。再如,雄伟的珠峰、美丽的黄山、秀美的长江等自然美景也具有艺术美的特点。在课程教学中通过确立正确的艺术审美观念,培养学生艺术创造创新和丰富想象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确立科学美的观点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科学技术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教学中渗透科学美,就是要运用历史上的科学技术成就、科学家的故事、大自然的力量等,来让学生感受科学技术的内容美、形式美,达到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刻苦求知、积极探索、献身科学的精神和远大志向。

三、初中《历史与社会》开展美育的优势

(一)美育可以增强学生对历史内容的领悟

初中历史教学内容具有较大的知识量,需要学生能够全面记忆相关内容。由于历史内容都是通过文字叙述形式予以表现,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长时间的单调阅读和记忆,将会产生一定的疲劳感和枯燥感。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具有历史联系性的插图,使历史知识内容能够通过更加生动有趣的形式进行表达。历史教学中的插图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图画,还需要能够将历史的意义与内涵通过美学观点去展示。历史教学中除了插图之外,老师还可以丰富这种美学观点的传递途径,通过运用形式多样的方式将历史内容呈现给学生。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影音视频等,使静态的历史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和具体,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直观的感受来领悟历史内容的深刻含义,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体验。

例如,老师在讲到近代史的八国联军进入北京时,可以将历史影响资料在课堂中进行播放,并将圆明园在没有遭到破坏时的珍贵照片与现在的残垣断壁进行比较,从而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让学生的内心深处受到震撼,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刻领悟到国家与民族富强的真正意义。通过这样一种历史与美育的融合,可以有效增强初中历史教学的效果,并能够通过生动直观的体验加深学生对历史内容的理解水平。

(二)美育能够深化学生对于美的认知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初中历史课程的开展目的正是将这些优秀文化进行传递和发扬。由于初中学生正处于思想意识的形成阶段,通过在历史课程中融入美学观点,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使之可以源远流长。在初中历史课堂中需要老师不断引导学生发现文化之美以及生活之美,并启迪学生能够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去发现身边的美。

例如,在历史教学当中,老师讲到我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生平时,可以将王羲之的著名书法作品《兰亭阁序》与历史教学进行结合。通过引导学生观赏优秀的书法作品,提高学生对于文学之美的认知。历史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行收集自己喜欢的书法大师的作品,并在课堂中与老师和同学一同分享。历史老师可以在书法作品分享过程中鼓励学生说出为什么自己喜欢这位书法大师的字迹。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对文学之美的认知,说出如某些书法大师的字有着较强的气势,可以让观赏者感受到力量;有的书法大师的字俊美秀气,让观赏者能够感受到心境的平和。通过这种美学认知的培养,可以使学生能够善于发现生活当中,美好的事物无处不在,从而提高学生的美学情操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主动探究的意愿。

(三)美育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历史是社会发展中的一面镜子,观历史可以知兴替。历史老师在知识讲解中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历史问题的讨论,从而在讨论过程中使学生汲取历史知识中的精华,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初中历史课堂不仅仅是历史知识的传递,同时也需要通过历史内容的讲解帮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品德,完善自身的人格。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所面对的环境也日趋复杂,在这种社会变革中提高学生的历史感悟,可以使学生能够始终坚持运用正确的理念对看待社会问题。老师在历史教学中结合美学观念,能够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有效运用历史内涵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

例如,历史老师在讲解我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这一历史内容时,可以将我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时期的政治制度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使学生能够理解各种时代背景下的政治制度产生的根源以及发展趋势,从而能够深入体会到当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优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历史老师可以列举秦代时期在秦始皇的集权统治之下社会的形态。老师可以通过对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以及焚书坑儒对中国历史发展带来的阻碍,引导学生运用辩证的思想去评价秦始皇,从而使学生的思想意识更加成熟。历史老师在对政治制度比较时,还可以列举近代史中的辛亥革命,从而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辛亥革命结束了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使民主和民权意识在群众当中被广为接受,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奠定了基础。通过这样的历史学习,学生能够通过历史变革的过程更好地提高民族自豪感以及爱国情怀。

(四)美育能够优化学生的情感以及价值观

初中学生正处于情感荷花观念形成的关键期。在初中开展历史教育,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初中学生的社会经验较少,往往对自己未来的人生目标没有清晰正确的规划。初中历史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真实历史故事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指引方向。

例如,老师在课堂当中可以将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真实事迹进行讲解,通过袁隆平院士扎根于艰苦农村,几十年如一日地研究和培育杂交水稻,从而使我国农业产量大幅提高,解决了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通过对袁隆平院士的真实事迹的学习,学生的感情能够受到感染,思想意识能够受到鼓励,从而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可以通过袁隆平等优秀人物的榜样力量,将自己的学识和技能奉献给社会。

四、初中《历史与社会》渗透审美教育策略

要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渗透美育,需要教师注重运用多种策略,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内容,科学实施渗透教育。

(一)加强审美内容教育设计

开展审美教育需要教师在课前备课中,要加强审美教育内容的设计。首先要进行审美教学目标设计,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地实施教学行动;其次是加强审美教育内容的设计,教材中蕴含的审美素材很多,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需要,科学合理的确定审美渗透的内容,这样能够实现知识传授与审美教育的和谐达成;然后是加强审美教育过程设计,运用科学的方法实施审美教育,能让课堂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最后是加强审美教学评价设计,对学生的审美学习进行正确评价,能较好激发学生审美学习与体验动力,从而提高學习效果。

(二)重视创设意境挖掘素材

在审美教育中要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创设体验美、感受美、理解美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处于美的意境中,就能有效提高审美教育的效果。如,在教学八年级的“鸦片战争”这一课时,可运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播放电影《林则徐》片断,渲染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历史人物的英雄气概,从而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时也能为在本课实施审美教育奠定良好基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审美教育素材,是实施审美教育的前提,因此教师要注重从多个方面来挖掘教材中的审美教育素材,运用丰富的教育内容来提升审美教育质量。

(三)注重正确审美观念引导

审美教育的核心就是审美观念的培养,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审美观念。而初中学生正处在审美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再加上学生的生活阅历浅、分辨是非美丑的能力弱,因此在历史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加强对学生正确审美观念的培养和引导,让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才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理解,促进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较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因此教师要全面把握美育内容,确立正确的美育观点,实施多种美育渗透策略,从而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责编 杨 菲)

猜你喜欢
历史与社会美育美的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打破平衡
美的校 美的人
如何通过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课提高学生大局意识
论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美育教师
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新课导入艺术探讨
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