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远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孩子教育的日益重视,加之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融入,为农村小班制的产生、发展和实行,提供了土壤。如何充分运用小班制的优势,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师现阶段思考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小班制;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小班制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师无法面对全体学生的教学问题,让因材施教的理念真正地运用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点燃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灵感,增强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本文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对小班制的教学予以解析,旨在促进小班制教学在农村地区的良性、可持续发展,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提供借鉴。
一、从问题导入着眼,增强知识运用灵活性
问题是打开学生求知欲和探索欲的开关。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创设具有趣味性和探究性的小学数学问题,并适时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让他们可以感受数学知识给生活带来的便捷性,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力。
例如,在讲授“圆的认知”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运用圆的中心到四周的距离相等的特性,教师运用农村地区常用的套圈问题导入,并借助启发的方式,对圆的知识点进行探究,增强学生的知识灵活运用能力。教师从以下两点进行着手:第一点,创设问题。教师安排学生站在一个漂亮小熊的一旁,并对学生说:“我给你们每人一个套环,假如你们准确套住漂亮的小熊,则它就归套中者所有。”听到教师的话后,学生都跃跃欲试。教师说道:“前提是大家创设一种合理的队形,既保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游戏中,又能让每个学生与小熊的距离相等,你们可以从圆的特点入手!”为了提升学生思维的科学性,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启发性的提示:“你们可以从圆心……”教师有意暂停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大部分学生探究结束后,教师询问他们的探究成果。小冉积极地举手说:“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要求每个人到小熊的距离相等。这让我联想到圆心到四周的距离相等,因而可以排成圆形队形,将小熊放在队形的中心!”教师运用问题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让他们可以顺利实现知识向运用的过渡,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灵活性。
二、从游戏教学入手,提升数学学习兴趣度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运用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学,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度,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反复运用知识,减少因课堂反复运用知识的枯燥,提升学生灵活掌握数学知识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选择难易适度的内容开展教学,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课堂教学中,增强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例如,在讲授“图形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将教学的内容,巧妙地融入到游戏规则中,在调动学生游戏兴趣的同时,提升他们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执行。第一,创设游戏规则:(1)要求学生的双眼被蒙住。(2)学生摸黑袋子中的纸质图形,并根据图形的特点,猜出对应的图形。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让学生用语言说出判断的依据。以此,判断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第二,开展游戏前演练。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两两一组,相互提问的方式,掌握各个图形的特点。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适时地融入到学生的讨论中,并针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适时地指引。第三,展示学生的游戏动态。参与游戏的同学是小陈。他摸到的图形是三角形。他说道:“我摸到的图形是三角形,因为我手中的图形有三条边,三个顶点。”教师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提升游戏教学的有效性。
三、从实践教学切入,提高学生知识理解力
教师可以运用实践的方式教學,让学生在观察、分析和联想中,感受数学知识产生整个过程,提升学生的知识理解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方向性的引导,增强学生思维的科学性,提升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讲授“圆柱的体积”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如下步骤开展教学。第一步,分发工具。教师可以为学生分发橡皮泥、硬纸板、圆柱模具。第二步,创设问题,引导探究。教师可以对学生说:“你们可以看多媒体中将圆柱转换成长方体的过程图,并运用圆柱模具制作圆柱体,根据提示对圆柱体进行分割,探究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第三,展示成果。在学生探究结束后,教师询问学生。小冉说:“通过实践,我发现只有将圆柱分割的块数越小,而拼凑出的立体图形越接近长方体,而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为底面积与高的乘积,据此判断圆柱的体积公式为底面圆的面积和高的乘积!”教师运用实践的教学,并以多媒体作为辅助,在为学生提供探究方向的同时,让他们参与到知识产生中,提升学生数学知识理解力。
总而言之,在开展小班制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给与学生更为广阔的探索空间,消除学生的危难心理,适时地引导他们的思维,让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易东华.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西部素质教育.2017(10)
[2]毛丽佳.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