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ri Suzeau 吴波
曾作为汽车运动记者先后供职多家知名汽车杂志及电视台,报道了超过200场F1大奖赛及其他国际性赛事。热爱经典车的他目前供职全球最大经典车活动主办公司之一,担任收藏级汽车的拍卖与鉴定专家。
旅居法国多年,深深被欧洲繁荣的经典车文化所吸引,成为了一名经典车历史、文化爱好者与研究者。六年前开始与多家顶尖中文传媒合作撰写有关经典车内容的专栏,同时还从事经典车收藏与投资顾问的工作。
微信:paulwoo_fr
每年的五、六月份对于赛车爱好者而言堪称神圣。在五、六月间为期三周的时间里,集中了全球范围内最负盛名的三场赛道赛事:摩纳哥F1大奖赛、印第安纳波利斯500英里赛和勒芒24小时耐力赛。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摩纳哥的F1街道赛和美国的印第安纳波利斯“恰巧”在同一个周末举行,考虑到地中海岸的摩纳哥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时差,这就迫使欧洲赛车迷们在那个周日不得不从下午开始就守在电视机旁直至夜晚;此外还阻止了那些顶级赛车手们在同一赛季对这两场赛事发起冲击。这一冲突的时间安排不仅消磨着赛车手们的耐心,也让那些处于职业生涯关键期的车手们在选择自己未来职业方向时有充分考虑与准备的时间。所以并没有太多车手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完成对这两大赛事的挑战。最近的一个例子是费尔南多·阿隆索,得益于迈凯伦车队在2017年给予他的特别授权,他得以在那一年缺席摩纳哥大奖赛并出戰了同一周末举办的印第安纳波利斯500英里赛。
能够在职业生涯中参加过这三场赛事已属不易,而登顶这三大赛事则更可谓壮举。事实上,在全球历代优秀车手中,夺得过这三场赛事中两场胜利的也只有区区7位车手,他们是意大利人拉齐奥·努沃拉里(摩纳哥F1和勒芒24小时)、法国人莫里斯·特兰蒂尼昂(摩纳哥F1和勒芒24小时)、美国人小安东尼·约瑟夫·伏伊特(勒芒24小时和印地500)、新西兰人布鲁斯·迈凯伦(摩纳哥F1和勒芒24小时)、奥地利人约亨·兰特(摩纳哥F1和勒芒24小时),以及哥伦比亚车手蒙托亚(摩纳哥F1和印地500)和西班牙人费尔南多·阿隆索(摩纳哥F1和勒芒24小时)。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最后这二位是现役车手中仅有的两位有实力且有可能在有生之年赢得“三冠王”,并达到与英国车手格拉汉姆·希尔同样的高度——五届摩纳哥F1大奖赛冠军、1966年印第安纳波利斯500英里赛和1972年勒芒24小时冠军。
可为什么这三大赛事在全球赛车界均拥有如此崇高的甚至是神话般的地位,以至于成为每位车手心怀向往的“圣杯”呢?解释如下:
媒体关注、独一无二的、不可思议的、富有历史的、苛刻的、毫不妥协的、令人生畏的......自1929年举办以来,摩纳哥大奖赛一直堪称一级方程式赛事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在王子岩脚下,大公国的街道上,那些最顶级的车队必须锱铢必较、尽可能多地在这一站获取可贵的积分,以确保在隔壁的戛纳电影节结束时,自己的风头不会被那些金钱和脂粉装扮的明星们盖过。而对于车手们而言,行驶在赛道上的每一秒都是在战斗,与对手,更是与自己的较量。在这里,异常狭窄的赛道被护栏紧密包裹,附着其上的城市道路沥青更是遍布陷阱;在这里,千分之一秒的注意力分散或是判断失误都将给车手带来比别的赛道惨痛得多的代价。“对于一名赛车手而言,在摩纳哥取得胜利不啻于人性的升华。这里的诀窍在于温柔地轻抚那些轨道般的护栏,而不是激情地深吻。”大卫·库特哈德如是说。毫米级的驾驶精度要求足以让车手紧张到窒息,身体、意志与机械运转的高度统一,是最令人神往的优雅姿态。而传奇的阿亚顿·塞纳在这里堪称完美,摩纳哥见证了他创纪录的6场胜利!
25万个座位、比赛当日超过40万现场观众。这组数字足以让任何汽车赛事组织者头晕目眩,同时也反映出该赛事在美国的知名度以及在美国人心目中的传奇地位。对于他们而言,印第安纳波利斯500英里赛无疑是这个世界上最大型的汽车赛事,它在2016年迎来了第100届赛事。美国民众对于这场赛事的热情在过去几十年中从未间断,在33台入围赛车响彻云霄的V8发动机轰鸣中得到彻底的释放。而此时的车手们正在以超过360公里/小时的速度与诡谲的环形赛道搏斗,只有最出色的那位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一条以国道组成的长13.629公里的“临时赛道”。弯道的名字仿佛是那些兵家必争的战场:红岗、穆赞、阿纳芝……吸引着速度斗士们在诺迪艾尔大直道上刷新他们的极速纪录。自1923年首次举办以来,勒芒24小时耐力赛就堪称赛车圈的马拉松,无论对于车手、技师还是车辆而言。能够在时针划过表盘两圈之间以最快速度完赛的车手将在这里行驶超过350圈,而有时多变甚至恶劣的天气更让勒芒在同类赛事中显得独一无二、举足轻重。勒芒24小时耐力赛是精彩的故事、荣耀的源泉、胜利的传奇,一个足以让每一位车手、每一支车队、每一个制造商付出一切也要有幸在此一搏的赛场。在这里有一位传奇车手曾创下了他人几乎无可企及的冠军纪录——丹麦车手汤姆·克里斯滕森,以9个勒芒冠军被奉为“勒芒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