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莹莹
【摘要】新媒体技术取得了巨大进展,同时也原有媒体结构下面的新闻报道形式紧跟着也发生改变,读者在阅读方面和接受能力方面出现许多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特点。作为报社记者面对的是时代的改变以及职业方面的挑战。本文将这些作为前提,探究在新媒体背景下报社记者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
【关键词】新媒体;报社记者;职业素养;
社会责任
伴随着数字化的到来,原有的媒体方式必然要产生波动,对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也带来了改变,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伴随着多种媒体平台的出现,微信、微博、知乎等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另外还有其他全新的新闻传播方式吸引着众人的眼球。在新媒体的前提下,报纸曾经作为辉煌一时的新闻散播者,在这些全新的媒体形式冲击下也变得岌岌可危。不过利用建立新媒体思维形式,将报社取得进展和新时代的脚步完美结合起来,适应时代的发展,提升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报社记者依然可以在新闻报道当中发挥主导作用。
1. 新媒体背景下部分报社记者现状
1.1 利益熏心
作为记者,往往希望自己的作品受到更多关注和喜爱,有更多的人喜欢看。尤其是在新媒体背景下点击率变得十分重要。所以,为数众多的报社记者为了吸引更多读者的眼球,开始发布一些众人关注的热点,至于这些热点是不是真实则往往被忽视。只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收益,记者职业道德直接影响到新闻媒体的权威地位。
1.2 人道主义精神不足
很多记者往往在当事人不曾同意的情况下进行采访或者偷拍,迫使当事人处于尴尬地位,甚至遭到社会舆论的围攻,为当事人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不便。这个时候,作为记者就应该好好的思量一下,这种做法已经违背了人道主义精神。
2. 报社记者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
新媒体的冲击对报社记者新闻工作带来不小震动,比如在选择题材方面,要适合公众求新求异的需要。此时,职业道德感不足的记者往往会发布一些虚假新闻、散布一些虚假信息、利用记者身份造谣生事、蛊惑大众,通过这些方法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这种行为是有违职业素养的,往往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公众开始对自身所处的氛围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了促使社会取得进展,让更多的人能够及时了解社会上以及国际方面正在发生的各种状况。作为报社记者,需要融入到生活当中,融入到公众当中,发布真实的新闻,发挥自己引导公众的价值。在新闻报道的相关步骤中要以公众喜欢的热点作为工作的着手之处,和群众打成一片,从多个角度了解人民群众想要了解和关注的问题。对事件进行报道,要以事实为依据,对报道的内容负责,争取还原事实的真相。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要客观,要公正,要理性,要理智的对事件进行剖析。报道的全过程,要同情弱势群体,并且能够给弱势群体带来更多的关爱,在方向上对公众起到引领作用。关注周边氛围,关注日常生活,这才有利于和谐美好生活的建设,这才是报社记者应该履行的责任和义务。
3. 关于报社记者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的思考
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新媒体给自媒体的发展带来蓬勃生机。正因为如此,公众感知新闻的途径在不断变化。新闻记者报道方式也应该相应的做出改变。公众如果接受的是来自自媒体平台方面的新闻报道,这样的新闻具有传播快,时间性强的特点,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发布者。但是这种新闻,往往是背离真实性和客观性的。如今这个时代,新闻是否真实已经无法令人相信。经常会有虚假新闻、不实报道存在。因此,在这个特殊情况下,记者应该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发布的新闻内容要客观真实。虽然社会方面监督体系以及报社内部的规章制度对报刊记者在职业素养方面有着相当详细的规定,不过,在现实工作当中因为需要面临多种多样的来自各方面的诱惑,少数记者还是会抵不住诱惑做出违背常规素养的事情,忘记身上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报社记者应该在采集资料以及发布新闻的过程中,本着客观公正对事实负责的态度,将公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这种做法不仅是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也是应该担负起的社会责任。因此,首先要从道德方面着手,报社记者需要担负起什么样的社会责任,在进行采集和剖析新闻材料的时候绝对要公平客观,要以公正之心对待,严格要求自己,报道新闻不能主观臆断。只有这样做,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具备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新闻记者。不管新媒体取得什么样的进展,新闻的内涵不会改变,初心也不会改变,那就是反映真实的问题,有利于社会取得进展,有利于处理社会问题。
4. 增强报社记者职业素养,增强报社记者社会责任意识
4.1 所关注的问题要满足大众的心理需求
新闻记者应该做的就是反映社会现象和社会状况,用理智的方式将社会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摆在观众面前,用事实说话,客观公正,理性重于一切。所以作为新闻记者,我们要有一双洞察社会的敏锐的眼睛,要深入民间,了解用的疾苦和所需。报社记者将公众和新闻事件连接起来,在对事件进行采集和掌握之前,报社记者应该给自己有一个清晰的定位:我们是要表达客观情况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将社会上出现的各种状况呈现在公众面前。因此,作为报社记者要摆正自己的立场,要懂得公众关注什么,然后从公众的平时生活当中深挖全新的值得關注的内容,以此来提升公众的关注度,与此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处理社会问题。因此,这个时候,报社记者需要定位清晰,不改自己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牢记将公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用事实说话,客观真实。
4.2 本身观点明确,朝正确的方向引导公众舆论
报社记者对人生的态度,对价值的认识、对世界的看法至关重要,始终以客观的心态做好新闻发布,才能做到提升本身的职业素养,加强本身的社会责任感,并且能够成为公众理论的指引者。我国新媒体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样会对原有的媒体发展形式产生影响,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如今这个时代因为言论自由带来了多种多样的问题,处于这种背景下报社记者更要发挥本身的职责所在,利用正确的思想或理念作为引导,使大众的思想和社会行为朝向正确的方向。自媒体取得进展造成众多出现偏差的思想意识往往给公众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利影响。比如快手视频当中不断出现的未成年妈妈、未婚先孕等话题,对于众多未成年人来说,是不利于其健康发展的,往往会给未成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取得进展带来反作用,并且造成其价值观念出现偏差。这个时候作为报社记者,就要肩负起社会责任,用理智的思维方式引导工作价值取向,促使社会更加和谐,未成年人身心更加健康。
4.3 报社记者要深入公众生活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脱离实际的敲击键盘,将无法产生真实的新闻。所以,新闻行业需要真实,需要和群众打成一片。设身处地地了解公众的疾苦,了解公众的现状和困难,然后不偏不倚地进行真实报道,将公众的生活真实的呈现出来。找出他们急需解决的问题,利用媒体的力量帮助他们处理这些问题。深入公众生活可以让报社记者不忘初心,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社会的安宁和和谐。
5. 结束语
总之,在新媒体背景下,报社进行新闻报道要和人民群众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报社记者是联系新闻和公众的纽带,要依靠自身的职业素养以及社会责任意识,在搜索和采集新闻资料时,用事实说话,所发布的新闻不能是虚假的,要理性的公正发布。进一步深入到人民群众当中,对社会行为和社会舆论要起到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郑可彤,蒋义丹.试论新时代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J].新闻前哨.2019(07)
[2]李海龙.新媒体背景下报社记者的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J].记者摇篮.2019(06)
[3]陆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探究[J].传播力研究.20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