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思考转变

2019-09-10 02:14李万晖
新教育论坛 2019年18期
关键词:部编解读转变

李万晖

摘要:本文对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呈现出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解决初中历史教学问题的对策和策略。

关键词:解读;思考;转变;初中历史;部编

一、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出的问题

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在刚刚进入教学体系的时候存在着诸多问题,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教师在教学中容易顾此失彼、难以顾全大局。新教材的使用和熟悉需要经过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从目前来看,教师运用部编教材教学的时候呈现出如下弊端:

第一,根据旧的经验来解读新的教材。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维要在一朝一夕之内改变是不现实的,很多教师多年来的教学惯性已经成为难以磨灭的习惯和记忆,在运用新教材的过程中难免会套用旧的经验和思路。如教师在讲授《原始农耕生活》这一章节内容时,不认真地研读教材内容涉及的深意和内涵,依然按照氏族部落的模块卡站教学,就会忽视新增的“原始农业的发展”这一教学内容的教学,导致学生丧失对重要知识点的把握。

第二,强调基础知识的记忆而忽视了历史综合素养的培养。

受到应试教育思想和学生升学压力等客观因素的限制,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不自觉地陷入到急功近利的怪圈之中,他们总是想把所有的知识点都讲出来,导致学生在不能理解的情况下只能死记硬背,难以领会到教材章节安排和内容设置的用意,最终致使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流于形式。在教师成为主体、学生成为被动的信息接收者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学质量是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的。以《丝绸之路》相关知识点的教学为例,课本之中插图已经明确地画出了丝绸之路的路线图,这是提升学生对丝绸之路感性认识和具象认识的直接素材,是教师提升教学趣味性和实际性的主要途径。教师还可以借此机会与现实中国家的一带一路发展政策联系在一起,通过良好的情景创设来引导学生运用历史事实来解决现实情景下的问题,更让明白理解一带一路经济带对我国发展的战略意义,体会到丝绸之路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然而可惜的是,很多教师在教学之中仅仅是是对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梳理,将其简单、直接得概括为从长安开始,途径河西走廊、新疆、中亚、西亚,最后到达欧洲的一条经济路线,导致学生最后只能死记硬背。

第三,徒有新颖的教学形式,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对教学内容的深入挖掘。

教学活动设计体现了教学的教学意图和教学目标,教师在处理教材和解读教材的过程中往往看不到明确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定位,也没有对学情和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深入的分析,有一些教师不能真正意义上的把握应该重点、着重地讲述哪些教学内容,应当一带而过、轻描淡写地讲述哪些知识点,导致教学形式看似新颖独特,但是却没有形成对教学内容的深入挖掘。以《两汉的科技与文化》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为例,各个子目之间的内容虽然互不关联,但是却是一条完整的历史主线。部分在教学模块上设计了司马迁、造纸术、华佗、张仲景与医学、宗教的传播四个教学模块开展教学,让学生从史学、科技、医学和宗教等维度来了解两汉时期我国文化发展的速度和程度。教师也引导学生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对四方面知识的某一方面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并在课堂上分享学习成果,用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可以说,这种教学形式是新颖的,但是部分教师在实际执行的时候容易忽视如下问题:小组成员的素质高低不一,教学形式虽有创意,但是部分学生依然没有参与之中;课中案的学习模式是一种固定了学习内容的学习方式,学生依然没有摆脱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小组成员对本组之外的教学内容缺乏关心,没有形成学习意识,最终成为观众的角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对两汉时期科技、文化背后发展的历史素颜和社会根源进行深入挖掘。

二、解决初中历史教学问题的策略阐述

(一)准确解读,抽丝剥茧,呈现历史逻辑

第一,教师需要通读教材,从整体和宏观上把握教材编写意图、不同章节内容之间的逻辑内在关联。

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准确地对教材内容呈现出的育人目标进行深入挖掘和定位。新的部编教材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按照历史发展时序,采取点-线融合的历史呈现方式,目的在于通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实现以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将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为一体,成为祖国真正的栋梁。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和教学目的相关的史实和史事,从民族文化、历史演变、客观发展的视角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和政治方向。

第二,教师要读懂教材,把握每一个单元在教材体系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师要对各个单元的设计思路有清晰的认知。以秦汉时期的历史教学为例,单元主题以通史时序为顺序进行教学编纂,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为时代特征,向学生展示了国家初步得到巩固的这一历史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说法要比大一统这个词汇更加直接和具体,学生更容易接受。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国家的统一一直是一个不变的趋势,即便是在割据时期,也是朝着统一的走向。教师从封建国家教学的开始就向学生阐述上述的观点,会让学生形成对国家统一重要性的足够认识,便于学生形成对国家的认同感,使其能够意识到主权和疆域的意义。

第三,教师要读透教材,从微观的角度把握好每一课时教材的编写意图、内容安排的深意,体会到教材每一句话、每一处资源的作用。

在把握文本背后的深刻内涵之后,教师可以在把握重点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枝末节的删减,根据单元教学主题予以提纲挈领,在丰富的教材内容之中进行延伸、重新架构和适当增减,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善于挖掘隐性知识和核心知识,将教材的教育价值挖掘出来。读透教材之后,教师才能深入地解决的教材,从漫长的历史史实之中抽丝剥茧地为学生呈现出历史发展背后的必然逻辑,让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避免教学陷入到死记硬背的怪圈之中。

(二)深入思考,優化设计,落实核心素养

第一,要明确教学目标。

在理解教材编写意图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已经有目的地在教材中融入了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成果,无时无刻不渗透着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在历史阐释和叙述中加入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点。新教材之中以大量的历史年表和历史地图来塑造学生的时空观念,还通过丰富的史物资料和文献说明来传达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证据研究,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在确立教学目标时,教师要将历史资料、教材内容和三维教学目标充分地关联到一起。在课时教学中传达重点的历史知识点和内容,在时空观念传输和史料实证资料的呈现过程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等目标的教学,通过多元化的历史分析视角来提升学生历史学科素养,让学生全面、综合地感受历史学习的魅力。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让教师的教学有的放矢,也才能让教学达到思接千载、心鹜八极的水平。

第二,进行教学内容整合,呈现出新教材的变化。

部编新教材突破了传统教材的编排方式,取消小字呈现方式,通篇以大字体的形式进行教学内容呈现,这样重点内容分散呈现,虽然教材看起来形散,但是整本教材的神却聚了起来。新教材的编写兼顾了智慧、情感和道德,涵盖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主干框架,并通过史料详实、内容丰富的教学形式来彰显了历史的学科特征。教师在教学时需要转变知识立意教学观,从素养立意的视角着手,突出历史学科本身的特色,在结合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将分散的重点内容串联起来,帮助学生进行课文逻辑梳理,在设计彰显历史韵味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针对性地融入历史核心素养教学,将历史和现实对接在一起。

参考文献:

[1]李长福.质疑教材表述,锻炼历史思维[J].中学历史教学.2016(10)

[2]陈新民.教学月刊·论历史学科的核心概念及其教学[J].中学版(教学参考).2016(11)

[3]杨晓燕.让历史思维在合作中碰撞出生命之花——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课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24)

(重庆融汇清华实验中学校 401320)

猜你喜欢
部编解读转变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二课《不一样的你我他》第一课
部编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特点及教学建议——以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册为例
科学、合理、创新使用“部编”教材之我见
大还是小?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的解读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