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庸

2019-09-10 01:14王凤龙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3期
关键词:巴罗韦尔奇文天祥

我们平常认为的中庸之道实际上就是左右逢源,求得自保。

难道我大中华2000多年来奉为修养最高层次的标准,就如此不堪。就如此简单?

查阅资料得到的有如下结论。

中庸之道其实讲究的就是“合适”,就是“刚刚好”。

第一、做事不要太苦,第二、享欲不要太乐,第三、待人不要太苛,第四、用物不要太荣。

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到这里,我们得到的结论是适合的,折中的处世态度。凡是不要太过,也不要太缺。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似乎没有标准,好像也不怎么难做到。不享大福,不受罪就可以。

如此这般,

难道文天祥没有受过儒家教育,他不会明哲保身?

难道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扯淡。

难道谭嗣同是找死吗?

难道韩国的为沉船事件自杀的人是偏激。

难道韩国的那场演出中,演出通风口台子倒了。设计师自杀了。(不应该设计师负责),脑子进水了?

卢武铉总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有个发票重复报了帐,他不自杀完全可以。难道他心里素质差,不懂好死不如赖活着?

难道比干挖心是活该?

用死来诠释或解释我觉得不是折中,至少不是我们所说的 “抓贼容易放贼难”。

难道这个天下的大本就是不要吃太饱?

难道就是家里进个小偷,咳嗽两声让它走?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朱熹 》 ,喜怒哀楽情也。其. 未発、則性也。無所偏掎、故謂之中。発皆中節、情之正也、無所乖戻、. 故謂之和。大本者、 天命之性、天下之理皆由此出、道之体也。達道者、循性之謂、天下古今之所共由、道之用也。

《王守仁》,未发之中为良知。

到这里我们可以认为“中”等于“性”等于“善”等于“良知”。既然天人合一,那么我们就必须弄明白什么是天道。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诚者,非自成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以上两条可以反推出,天之道,自成,成物也。

到这里我们不去过分的分析其中的差别,可以得出天道等于圣人之道等于人性等于中等于诚等于善等于良知等于自成成物。

那么,看他们如何成物的。(自成就不说了,可以自己查),看看他们是如何骑墙的。

文天祥

文天祥状元时的殿试的文章就是《天道人极》。宋理宗看后,评价说“此天之祥,宋之瑞也”。

假设如我们一样苟且,也不会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名句。宋史是元朝修订的,当过宋朝宰相,又当过元朝宰相的留炎梦没有传,而文天祥有。

用此一死,让蒙古人知道,中国人有脊梁。这里的死就是文天祥对天的交代。是文天祥对中庸之道的理解。

诸葛亮

234年诸葛亮死于第七次北伐中,54岁。正应了他在228年,所作的《后出师表》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内容。根据他的遗言,葬在定军山。定军山在汉中,是北伐的前线。他之所以這样的目的就是激励后来人,不要忘记恢复汉室的使命。

他最后,连自己的尸体也用上了。这是诸葛亮对先主、对后主、对蜀国的中庸之道。死而后已,才是最好的选择。

谭嗣同

1865年-1898年33岁父亲为湖北巡抚。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

谭嗣同认为生和死之间,最好的选择就是死。这是他在这个时候的中庸之道。

巴罗让贤

1669年,当巴罗发现牛顿的才能远远超越自己的时候,年仅39岁的巴罗毅然决定让贤,他辞去了卢卡斯的教授,并力荐27岁的牛顿当上了剑桥大学卢卡斯讲座的教授。从而为牛顿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巨匠铺平了道路。

卢卡斯教授席

1663年开设。世上最为驰名的学术职位,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个荣誉职位。英国最崇高的教授职位,1979-2009是霍金。现在是格林。

巴罗放弃自己的荣誉和地位,提携以一个年轻人,在他看来这是最好的选择。也只有这样子。这就是巴罗的中庸之道。

韦尔奇的自我推荐

1980年,当时的通用CEO雷吉·琼斯准备为自己挑选继任人,人事部为他提供了一份包含96个候选人的名单,经过筛选,雷吉·琼斯淘汰了78人,将人数缩减至18人,其中就包括杰克·韦尔奇。雷吉·琼斯把他们召进会议室,坐定后,雷吉·琼斯给每人发了纸笔说:“假设我现在马上退休,你们认为谁最适合接任我的工作?我让你们每人都写出3个你心目中的适合人选!”不一会儿,大家把名单都递交上来了,雷吉·琼斯翻看着,很快有一张名单引起了他的注意,那上面的三个名字居然全都是“杰克·韦尔奇”,雷吉·琼斯举起名单问:“这是谁写的?”“是我写的。”杰克·韦尔奇站起来说。“为什么三个名字全是你自己?”

雷吉·琼斯问。“我觉得我是最适合的人,或许我是错的,但事实上我并不足够了解每一个人,不过我却足够了解我自己,我除了有工作热情,还有工作智慧,而且我还有工作责任心,所以我除了选择自己之外,实在不愿意选别人。”杰克·韦尔奇认真地回答说。

话音落下,别的候选人都露出了轻蔑的笑容,要知道,当时的杰克·韦尔奇才44岁,是候选人中年龄最小的,也是人们觉得最没有希望成为继任者的人,在那一刻,雷吉·琼斯的心中已经有了人选,他就是杰克·韦尔奇!不久后,雷吉·琼斯宣布把通用电气交给杰克·韦尔奇,此举引起一片哗然和质疑,甚至还有人反对说:“他自己推荐自己,凭什么就相信他?”“就凭他的自荐,道理很简单,一个没有相当实力与魄力的人,是不敢推荐自己的,而他的自信和勇气让我看到了他的决心与能力,所以我选择了他!”雷吉·琼斯这样回复每一个质疑的人。韦尔奇舍我其谁,当仁不让,看似极端。但就是中庸之道。琼斯,力排众议你,慧眼辩英雄。看似不善。实际上是以不善而行善。这是他的中庸之道。

稻盛拯救日航

82岁出山,可能功亏一篑。但他为了日本的航空事业,铤而走险。看似极端。实际上就是中庸之道。

甘地弃鞋

这是甘地掉了一只鞋的时候的中庸之道。这并不是一个没有修养的人能做到的。

我认为的中庸之道

用大爱之心做最好选择,并坚持它。

没有大爱大善就没有资格谈中庸。所谓的放贼,就是苟且。

这个“做好的选择”不是一个区间,而是一个点。多一点多了,少一点就少了。

是欹器中,将要满的状态。

是没有傲气的傲骨,是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坦然。

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倔强,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慷慨。

是“国家至此,危矣,请自嗣业始!的决绝。

得到了天地的精华,父母的爱。用怒放生命的方式,还给天地。就是对天地的中庸之道。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之就是择善而固执之。就是人生的中庸之道。

对社会、个人、企业都有利,就是企业的中庸之道。

忍受寂寞,倾其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工匠精神。是科学家,制造者的中庸之道。

努力将要达到那个要倾的点,并且保持它,是中庸之道。

作者简介:王凤龙(1975.9.9-),男,汉,山东诸城市,中专,山东美好食品有限公司工厂长。

猜你喜欢
巴罗韦尔奇文天祥
正气文天祥
不要抱怨
文天祥的生死之交
正气文天祥
正气文天祥
他被别人羡慕“口吃”
杰克•韦尔奇:掌控人才战略
比老板的期望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