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2019-09-10 23:16:53黄靖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5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对策教学

黄靖

摘要:小学数学中的计算问题较多,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感与逻辑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稍显力不从心,学生们由于各种因素,面对数学时兴趣不高,或者短暂的出现探究兴趣,又很快的消无,结合学生的兴趣缺失的问题,教师应积极的展开分析,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想法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学习的信心,提高数学的兴趣,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兴趣缺失;原因;对策

引言:兴趣缺失是现阶段小学生面对数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数学的问题逐渐加深,难以理解,学生们的基础累积又较为薄弱,因此学生缺乏兴趣,形成数学的思维定势是常见的问题,而兴趣的缺失会导致学生的成绩停滞不前,学生的数学思考较为被动,他们学习起来枯燥乏味,难以自我反思纠正问题,教师要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就应预先结合学生的心态变化进行引导,导入趣味元素让学生热爱数学,从而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缺失的原因

1.学生本身兴趣不高

学生在学习上兴趣不高,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简单的为获得成绩,得到家长的认可而学习,他们还没有成为学习上的主人公,在心理上排斥学习,相较于学习,学生更喜欢课间的活动,课堂上教师在滔滔不绝的讲解数学的知识,学生听讲中一会集中精神,一会注意力涣散,导致学到的数学知识较为片面,另外数学知识本身就较为抽象,尤其是类似于典型的鸡兔同笼问题,让学生摸不着头脑,兴趣低下的情况下,学生没有根本上的形成学习的意识。

2.教师教学方法陈旧以及学校管理的落后

课堂上学生捣乱不认真学习,教师就直接的批评,让学生罚站,网络上还流传着“小明出去”的段子,虽然只是影视的搞笑艺术手段,但也影射了教育中的一些不足,教师管理的方式不当,在教育中又采取单一的对话形式,教师点名让学生来回答问题,学生较为紧张。学生接触网络比较频繁,获得知识的途径也不仅仅止于学校。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校都要与时俱进,引进新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和设备,再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加以改进,形成新的教学体系。否则,单调的教学是无法提起学生兴趣的。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的方法

1.关心学生,培养兴趣

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把他们看成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创设和谐的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给学生以关爱,就能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让他们独立思考。善于持赞赏的态度正确地评价学生,以表扬、鼓励为主,使学生感觉到如沐春风。“教学无小事”,我们在课堂上的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更有自信。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别出心裁地提出新异的想法,这是思维创新的表现,它蕴育着未来的大发明,大创造,教师要满腔热情地鼓励学生别出心裁地思考问题,大胆地提出与众不同的意见和质疑,独辟蹊径地解决问题,即使是错误的想法,也不能挖苦、讽刺,先要充分肯定其敢想敢说的精神,再指出其不足。

2.合理营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把学生的思维渐渐带入我们所设定的情境中来,使学生充分理解问题的含义,并积极开动脑筋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教“十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可以将数字的相加与小学生最喜欢听的故事相结合,可以通过故事的形式传授知识:“森林里最近发生了盗窃案,因此黑猫警长开着飞艇去抓小偷,发现一共有6只小偷老鼠,于是他拿出手枪当场击毙了4只小偷老鼠,剩余的小偷老鼠听见枪声偷偷地逃跑了。同学们,你知道有几只小偷老鼠逃跑了吗?”设计这样简短、有趣的故事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处于主动探索学习的状态。学生纷纷跃跃欲试,积极思考,将本来就枯燥无味的数学计算变成了一道美味的数学大餐,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了减少学生的解题错误,提高解题的准确率,除加强估算和检验外,通常较有效的办法是要善于联系对比,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在比较中区别、在比较中理解、在比较中提高。比如,解答"五一班有学生63人。女生占4/9,女生有多少人?"对于这样的题型,老师要执意求新,变换提出新的问题。如再提出如下问题:1:男生有多少人?2:全班有多少人?3: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这样,可以起到"以一当十"的教学效果。

3.让数学贴近生活,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可以让数学走进生活,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数学课堂的教学中,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中,三根同样長的小棒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图形?那么六根同样长的小棒最多可以拼成几个正三角形呢(强调六根都用上)?这一问,这样不仅会使得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具体,而且会使得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亲近感,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4.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教学中适时地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乐学、想学的动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比如,我在教“点线之间垂线段最短”时,给同学们出示了一幅动画:一个人不小心掉入鳄鱼池中,更不幸的是还有几条鳄鱼向他游过来。看到这儿,同学们注意力相当集中,非常紧张。都说赶快逃生啊,这时我立即提出问题:“你们说,他该怎么逃?”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垂直地往岸上游啊!”由于同学们的帮助他终于逃脱了,同学们这才松了口气。这么一来“点和线之间垂线段最短”的结论,深深印入学生的脑海。

总结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采取多种不同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在数学课堂中快乐地学习、主动地学习,这样不仅能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还能使得学生的数学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兴忠.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学周刊,2017(3):45-46.

[2]张小兵.小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缺失成因分析与培养对策[J]. 数学教育,2016(2):93.

[3]孙兰.浅析小学学生数学学习动力缺失及兴趣培养方略[J].海外数学,2014(15):43-44.

[4]王军.浅谈课堂教学中小学学生兴趣的缺失与培养策略[J]. 数学教学指导版,2015(6):31-32.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对策教学
诊错因 知对策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东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