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关联理论对翻译具有极强的解释力。本文以关联理论为指导,通过对文学作品《人间天堂》翻译进行分析,总结了译者在文学翻译中应采取的翻译策略,使得译文达到最佳关联。本文用案例,分析译者是如何在翻译中实现最佳关联。
关键词:关联理论;最佳关联;直接翻译;间接翻译
一、关联翻译理论简介
关联翻译理论是古特在斯伯伯和威尔逊的研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关联理论认为,翻译是双重明示推理的过程,翻译过程涉及三方: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这一交际行为包含两个明示-推理过程:一是原文作者向译者明示其交际意图,译者则根据原文的信息、逻辑以及自己脑海中的百科知识,以读者的身份经认知获得最佳关联。二是译者以交际者的身份在译文中向译文读者转达原文作者的明示和交际意图,而译文读者则要根据译文所提供的信息、逻辑以及大脑中的百科知识等进行推理,以最小的推理努力获得最佳关联。
关联理论下的翻译策略
1直接翻译
直接翻译试图保留原文的交际线索。这些交际线索不仅反映了所表达的信息内容,而且表现了这些信息是以何種方式表达的以及文体特征产生的特殊效果。
例1:A quotation sailed into his head and he couldn't resist repeating italoud.
译文1:有一句名言出现在他脑子里,他顶不住要大声说出来。(姚乃强)
译文2:一句台词忽然扬起风帆驶进了他的脑海,他再也按捺不住,便大声朗诵出来。
在这个案例中,原文作者使用了“sailed into his head”,意思就是“enter”,所以当这个词翻译成目的语时,交际线索“entering”需要被保留。姚的版本中显然保留了这一交际线索并用了“出现”一词。原文中是一个隐喻,但是如果直接保留“sail”的原义,即翻译成“扬帆驶进”,读者会很困惑为什么台词会扬帆起航,另一方面,“扬帆”和“脑海”两个意象并不陌生,这样保留原文的隐喻表达可以最大程度呈现原文交际线索,译者无需花费太多的处理就可以推理出原文作者的意图。
例2:At fifteen you had the radiance of early morning, at twenty you will begin to have the melancholy brilliance of the moon, and when you are my age you will give out, as I do, the genial golden warmth of 4 P.M.
译文1:十五岁时你有晨曦的光芒,二十岁时你开始有了月亮的忧郁的光泽,在你到了我这般年纪,你会像我一样散发出下午四点钟时的暖意,金灿灿的柔和阳光。(姚乃强)
译文2:在十五岁的时候,你就像早晨初升的太阳,散发着绚丽多彩的光芒,刚刚二十岁,你就开始像月亮一样散发着令人感伤的光辉了,等你到了我这个年龄,你就会像我一样,放射出下午四点太阳的柔和而又温煦的金色光芒啦。(吴建国)
在此案例中,原作者用了平行结构“the radiance of…” 、“the brilliance of…”以及“the warmth of”, 原作者有意使用这样的结构,读起来有节奏感。译者在译文中应该保留这一交际线索,保留原有的句法特征就有可能保持原文的交际线索。在姚的译本中保留了完整的句式特点,读者看到时很容易接受,吴的版本整体上也保留这一句法特征,但不如姚的简洁工整。
间接翻译
间接翻译显得更加灵活,只需要传递原文最关联的假设。如果原文难以直接翻译,译者可以采取间接翻译策略以达到最佳关联。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常常采取间接翻译的方法。
例3:Phoebe's great stuff," confided Sloane, sotto voce.
译文1: “菲比是个好当家。”斯洛恩轻声地吐露一句心里话。(姚乃强)
译文2:“菲比这风骚妞儿的床上功夫可厉害了。”斯隆在一旁悄声向他吐露着秘密。(吴建国)
在这个案例中,姚采取了直接翻译的方法,选用了“stuff”的字面意思,翻译成“好当家”,但与语境不符,这里并不是指菲比非常能干,姚没有结合语境来翻译,很突兀。而吴的译本中,将说话人斯隆传达的言外之意“stuff”很好得展现了出来,翻译成“床上功夫可厉害了”,符合菲比的人物性格特征。,读者就不必花费太多的努力来理解译文,达到了最佳关联。
例4: She rubbed it delicately with the tips of her fingers, and then a teargathered in the corner of her eye, and slid down her cheek.
译文1:她用手指尖轻巧地搓揉了一下,那时她眼角上挂着一滴泪水,不久顺着面颊淌了下来。(姚乃强)
译文2:她娇滴滴地用手指尖在那个部位轻轻揉着,揉着揉着,泪水就溢出了眼角,渐渐凝结成了一颗泪珠,然后顺着脸颊慢慢淌下来。(吴建国)
这两个案例在意义的表达上所差无几,但在吴的译本中增译了“渐渐凝结成了一颗泪珠”,这是原文中所没有的,使读者能够轻易理解泪水流出眼眶的整个过程,从而达到最佳关联。而姚翻译的是“挂着泪水……淌下来”,并没有时间的连续性,所以读起来不连贯,语境效果欠佳。
二、结论
关联理论有极强的解释力,由其引申出的关联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译者的任务就是以关联为原则,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使译文为读者提供最充分的语境效果,让译文读者找到原文与译文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实现最佳交际效果。
翻译过程中译者需根据两种文化的差异,进行恰当的修改,使译文读者能够根据译者的翻译理解原文的真实面目,这就需要译者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和隐含在原文之中的背后含义。
参考文献:
[1]Ernst-August Gutt (2004).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Leo Hickey (2001). The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3]薄振杰,孙迎春(Bo Zhenjie Sun Yingchun). 国内关联翻译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6): 57-58.
[4]林克难. 关联翻译理论简介[J]. 中国翻译, 1994(4).
作者简介:张晟俊,男,1994年3月,上海人,翻译硕士,上海海事大学,研究方向:英汉对比与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