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松云
摘要:对于隐喻的理解和探讨,存在着多种维度的研究理论,涉及语言学、心理学和哲学等不同领域。从认知语言学和关联理论在隐喻研究方面的两个理论维度出发,可以看到两者在捕捉隐喻本质和阐述语言使用中隐喻普遍现象方面的贡献。两者结合的互补性隐喻视角,能促进隐喻理论研究的拓展和升华,从而提供更完整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隐喻;认知语言学;关联理论;互补性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16)06-0076-06
接近和认识客体的现象和本质,需要思维从主体向客体迁移,而实现语言与客观事件之间的认知联通,似乎只有隐喻才能完成这一跨越。对于隐喻的定义,哲学家、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认知解读,其中最重要的理论来自Lakoff和Johnson在其认知语言学相关著作中对隐喻的阐述。关于对隐喻的理解,Carston从关联理论视角提出了思维和语言之间的认知定向观,认为人们的认知追求的是一种最大化的关联性,从而使得每一个明示交际行为传达出最佳的关联假设。[1]在言语交际中,即使话语隐喻不能表达一种完全准确的事物状态,但是会话对象也能够通过基于最佳关联原则的解释策略有效地推断出隐喻的准确语境意义。尽管认知语言学与关联理论都是为了探讨隐喻语言的意义,但是两者有着不同的理论目标和方法假设,因此鲜有学者尝试比较这两种理论。
本文通过对比认知语言学与关联理论对隐喻解读的理论,认为尽管两种理论在宏观框架层面存在着不同,但是两者可以在更大的程度上融合它们对隐喻的理解与解读,从而将其整合成为一种关于隐喻的认知理论。笔者认为,这种互补性整合观对于思考语言与思维、理解隐喻语言与思维的复杂性有着重要意义。
一、认知语言学的隐喻
哲学家、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普遍认为,隐喻是语言、思想和经验的基础。[2]认知语言学家认为分析语言学范畴和结构的概念与实验基础是很重要的,研究语言的正式结构主要在于思考其一般的概念组织、分类原则和处理机制。话语隐喻反映了人们通过从源域到目标域映射的思维方式,如何用更加具体、熟悉的知识理解模糊抽象的概念(如时间、因果、空间取向、思想情感、概念理解等)。这些从源域到目标域之间的映射往往是非对称的。[3]也就是说,如果将映射的方向进行逆转,那么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推理和意思。如“时间就是金钱”的概念完全不同于“金钱就是时间”的概念。后者通过逆转的映射生成一种不符合规则的概念,我们也就很难理解“金钱就是时间”这一隐喻概念,因为这一概念意义完全不符合普通概念在人们认知领域里的生成规则,从而产生了我们难以理解和接受的概念意义。概念隐喻理论对隐喻观察最重要的见解就是,隐喻从源域到目标域并不是映射单个元素,而是映射其关系结构和推理。来自源域的特定关键词可以激活一个概念隐喻,从而激活相关目标域的推理模式。
概念合成理论的兴起是认知语言学发展的重要成果。概念合成理论认为,在思维与交际充当局部明确结构(心理模式)的时候,心理空间就会介入到认知活动中。与概念隐喻理论中的双域或双空间模式相比,在合成理论中多种心理空间都会加入映射过程中,这些介入的心理空间投射到独立的合成空间,从而产生出一种新的在某种程度上与每一个输入空间不同的意义结构。合成理论在语言认知中是一个非常普及的工具,可以解释更宽领域里的语言和认知现象。[4]该理论不仅能够解释隐喻现象,还能解释其他类型的认知活动,如各种语言意义的推理和出现。合成理论允许多域间非单向的映射,有效拓展了概念隐喻理论范畴。
同时认知语言学将隐喻研究推进到了与语言神经理论相结合的层面。基于众多神经科学领域出现的新证据,我们得知大脑里并没有语言的专门区域,隐喻的理解也并不仅仅局限在大脑既定的几块区域。相同的神经元能在不同的神经元群中产生不同的功能。认知加工过程的计算建模通过神经元的网络节点、连接、突触的强度和消耗的时间来实现。这些特征为解释持续隐喻思维和语言使用的不同方面提供了必要工具。模拟是隐喻神经理论的重要特征,而体验一直被认为在构建拥有图式结构的隐喻概念中起着重要作用。概念隐喻通过连接大脑更高皮层区感觉运动系统的神经回路实现神经计算。隐喻映射通过结合存在于大脑不同区域的神经元集群,从而产生更加抽象的概念。隐喻的神经理论为概念隐喻的产生提供了额外的动力,在语言的使用中被广泛地应用。
二、关联理论的隐喻
基于对话语的解释,关联理论提出关于人类认知的基本假设就是,人们更加关注与其似乎最相关的信息。进化对我们的认知系统产生的压力使得我们的大脑能够有效地分配资源。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认知关联原则认为,人类认知倾向于最大的关联性。每一个话语的开始都在于获得别人的关注,从而产生一种关联期望,这个观点也被称为关联交际原则,即每一个明示交际行为都传递着一种最佳关联假设。[5]因此,会话对象会将会话内容视为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最佳关联性话语。在任何情况下,会话对象都会认为会话内容是值得进行加工处理的。
从关联理论的认知机制来看,关联理论是从言语交际角度出发关注并探讨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利用语言工具表达自己的思想,并向受话人传递某种信息的方式方法。从语义角度来说,关联理论揭示了“语言”表达与客观世界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隐喻涉及的是话语命题形式与这种命题形式所承载的思想之间的某种阐释关系。这种关系表明隐喻的工作机制与人们的认知机制紧密关联,隐喻的表达就是说话人要给予受话人关于其思想内容的某种阐释。隐喻关系也统辖了一些诸如反讽、建议之类的语用关系,这与建构主义将隐喻视为修辞格原型的思想一致。关联理论认为,对于最佳关联性的追求,将导致说话人在不同的话语情境下对其思想的表达给予不同的阐释,结果就是有时会产生字面性的描述,有时会生成隐喻性的表达。因此,隐喻的生成并不需要某种特殊的阐释能力或者特别的过程。事实上,隐喻是言语过程中运用一些极其普通的能力或者过程而自然产生的结果。在关联理论看来,与其他的言语交际一样,隐喻也是在关联原则制约下出现的一种语言使用的普通现象。
关联理论并不将隐喻当作需要专业化语言处理的单独类别。Sperber和Wilson认为隐喻不是语言的一个特殊现象。在关联理论中,交际话语并不局限于严格意义上是真实的内容,在很多场合中,随意言谈能够获得最佳关联性。隐喻是一种含蓄交际,具有弱含义的特点,了解隐喻的弱含义需要会话对象额外的认知努力。关联理论认为隐喻与其他修辞手段一样都属于随意言谈,隐喻会话是一种需要最佳关联假设的方式。在会话交际中,通过引入临时概念解释,隐喻意义就能为会话对象所接受。临时概念建构是一种典型的隐喻意义解释的过程,但在通常情况下,关联理论认为隐喻在处理过程中没有什么特殊性。
三、理论整合
对比认知语言学和关联理论,目的在于为隐喻的理解提供一种现实的认知理论。认知语言学和关联理论对认知的心理含义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认为对语言和不同程度的思维的研究方法都是基于人类真实的认知活动。通过比较两大理论框架中的细节,有效评估这些理论的认知和心理属性标准,能够促进两种理论在隐喻认知上的整合。
(一)隐喻语言的使用动机
对隐喻的认知,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人们创造和使用隐喻语言的动机。对于隐喻动机最直接的回答就是,通过隐喻性语言的使用,人们可以用一种简洁生动的方式来表达难以用直白的文字描述的思想。认知语言学与关联理论对隐喻使用的动机问题给出了不同的回答。认知语言学的中心目标之一就是寻找语言特定形式的使用动机。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是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不仅存在于语言中,也存在于思维与行为中。[6]隐喻主要是一种思维与行动的方式,只有在衍生层面上才是语言问题。与语言相对的是,隐喻在认知活动中的重要性变得更加明显。隐喻从本质上来看是一种产生某种传统和新奇隐喻语言的心理映射。当与神经回路相连的双域(源域与目标域)彼此激活的时候,这种普遍的隐喻思维模式就会出现。隐喻语言动机出现在思考、说话、理解过程中作为神经加工处理的循环感觉运动模式之中。这种经常性的感觉运动模式至少激发了许多存在的和被持续使用的常规隐喻和创造性隐喻语言新的拓展或阐述。激发那些不单纯是常规隐喻拓展的新奇隐喻的内部动因似乎要复杂得多,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发现了很多在这一创造性复杂思维合成处理过程中出现的新奇隐喻表达方式。
关联理论认为隐喻表达了一种介于“描述性”和“解释性”陈述之间且区别于两者的随意言谈形式。任何命题形式的表述要么能够描述事物的状态(包括假设状态),要么成为阐述另外一个命题形式的表述。话语和说话人思维之间的关系总是具有一种话语命题形式与思维之间可解释的相似性。因此,会话对象主要通过对说话人信息意图做出解释性假设来理解说话人的话语内容。在关联理论中,话语命题和思维命题之间只有很小的相似性得以持续体现。隐喻就存在于这一持续性过程中的某个地方。隐喻处理与非隐喻性话语加工之间其实并没有任何形式的区别。会话对象永远不会认为说话人的话语内容是字面上的意思,他们只会将其与最佳关联性结合。为了达到最佳关联,我们被迫采用随意言谈(free talk)的会话方式,会话对象并不希望我们局限在谈论言语字面上的意思。因此,隐喻的一般动机是基于隐喻话语比字面意思更具关联性这个假定事实。这就意味着说话人希望会话对象能获得的认知效果不能通过其他以更少处理力度的方式获得。而且,关联理论学者认为我们将世界通过隐喻的方式概念化是因为它们是最佳关联性的选择。
这两个理论都很好地为我们提供了隐喻性的语言交际和思维理论框架。认知语言学从个体隐喻、隐喻表述、隐喻推理模式等方面提供了对其诱发动机的解读。关联理论侧重于隐喻的交际功能,而认知语言学则侧重于概念系统的隐喻作用。这些不同框架下的研究理论并不是完全相对的,整合认知语言学和关联理论相关的概念与语用原则是非常可取的。
(二)隐喻的一般性探析
关于隐喻的一般性问题,我们主要探讨的是每一个理论对于隐喻语言的解释程度,以及寻求隐喻语言与隐喻思维之间的关系程度。研究隐喻方法中最大的不同在于学者希望解释的隐喻语言类型。认知语言学家关注的隐喻通常都有隐性的源域,而且一般源于与身体相关的体验。如:
例1:My marriage is on the rocks.
例2:I dont see the point of your argument.
例1和例2都是两种常规隐喻,理解常规隐喻主要依赖于使用持续性的隐喻思维模式或者概念隐喻。理解基本隐喻在于识别隐喻的相似性,我们明白“on the rock”预示着危险,也就不难联想到例1中隐喻的关联性,从而明白“婚姻破裂”这一隐喻概念。认知语言学认为,理解隐喻的相似性就是识别源域和目标域之间互动产生新奇隐喻意义的方式,关联理论对于隐喻的处理,更强调新奇隐喻,以及如何理解它们的意思。
认知语言学家大多关注隐性的源域,关联理论则关注隐喻的相似性。对于认知语言学而言,常规表达的系统发现为常规隐喻思维提供了主要理据来源。认知语言学经常关注的是隐喻概念和隐喻表达之间的关系,如:
例3:ARGUMENT IS WAR.
例4:He attacked my arguments.
例5:His criticism was right on target.
例3指的是概念系统里的跨域映射,“战争”概念与“争论”概念中存在相似性的对照。而例4和例5体现的是语言表达(词汇、短语或者句子)。可以看出,认知语言学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它讨论隐喻思维的一般性和系统性。
关联理论的研究视角则主要集中在新奇隐喻,能让我们感知“描述性”和“解释性”陈述之间的重要区别,明确在这个框架内假设持续隐喻的存在是可能的。如:
例6:We are spinning our wheels.
对于例6中的隐喻,我们很难将其与某个概念系统进行关联,尤其是第一次接触这一概念的时候。为了理解这个隐喻,我们就要采用持续的隐喻思维,将其与某种可能的意思关联,从而最终得出这一隐喻的意思指的就是一种“浪漫的关系”。
同时,认知语言学和关联理论两者都主要关注在篇章话语中单个隐喻表达的创造和理解。研究话语篇章与文学作品的学者采用认知语言学的思想去探讨文学作品、诗歌等篇章形式的隐喻主题和模式。[7]心理语言学研究检测了与单个概念隐喻一致或不一致的隐喻表达的解读效果,探讨隐喻主题之间的切换是否会扰乱隐喻的心理处理过程。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多种理论研究领域的触角都会感知对隐喻的探讨、对世界的认知都离不开对隐喻的探究。
(三)隐喻意义的本质
关于隐喻意义的本质,认知语言学和关联理论都认为隐喻意义不是简单地基于目标域和源域之间的相似性特征,也不单纯只是一种目标域和源域之间的比较。在隐喻意义的阐释方面,两者的观点也有着很大不同。
传统的认知语言学认为传统概念隐喻意义主要是意象图式的体现。图式模式一般被定义为空间关系与空间运动的动态模拟表现。如我们的平衡图像模式就是通过我们身体的平衡与不平衡的体验,在平衡状态下保持我们身体的系统和功能中获得的。如:
例7:He was psychologically imbalanced.
例8:The balance of justice.
意象图式有着自己内部的结构,这些结构决定着用推理模式构建各种不同概念的作用。我们在很多领域使用“平衡”这个相同的词,因为它们在结构上具有相同的意象图式,并能通过隐喻性语言进行阐述。因此,许多隐喻意义的不同方面的本质都是意象图式。意象图式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经验完形。按照传统的图式模式,这一经验完形只会来源于正在运行的大脑、身体,及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因此,意象图式的推理,如隐喻语言中源域到目标域映射的推理模式,就会涉及事物具体化的模拟,而不仅仅是之前激活的存在实体。关于意象图式结构的隐喻意义提供了一种描述隐喻意义系统类型的有力分析工具,具体表明了隐喻思维和语言是如何接触身体体验机制的。认知语言学认为存在包含隐喻意义的多种意义投射,如基于意象图式的互动、命题认知模式之间的互动、涉及转喻模式的互动、隐喻转喻之间的互动。
命题认知模式之间的互动涉及至少两个认知模式中的概念内容的关联。如:
例9:Judge John is a deciding machine.
这一隐喻涉及“人们是机器”的概念隐喻,这一隐喻中包含了机器的一些特征,比如说“不加思考做很多的工作”。
许多认知科学家都认为,人类行为的复杂性要求我们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来处理人类体验的复杂性。因此,人们从知觉和运动控制到语言和解决问题的不同能力,不能全部采用相同的表征基础(如特征表征、结构表征、心理模型、意象图式等)。上面描述的各种概念投射都使用了可能需要进一步解释的多样性隐喻语言。这表明,认知语言学和相关理论研究关于隐喻意义的整体论并不是彼此对立的。
关联理论认为在所有语言表达实例中,隐喻意义都是通过显性和隐性的形式来表达的,隐喻话语是一种随意言谈的语言使用情况,是一种命题形式话语和它们所表达的思维之间解释性关系的例子。根据传统观点,说话人的话语和思维内容之间的差别是非常显著的,因此隐喻并不传递显性意义,而是一系列不同程度的隐性意义。传统的隐喻通过至少一种强隐性意义和一系列的显性意义来表达。
对于语言的隐喻意义,认知语言学的观点与关联理论是相辅相成的。这两种理论提供了如何看待隐喻语言意义表达的不同方法。认知语言学以其对隐喻思维的强大兴趣,研究根深蒂固的隐喻映射,并做了大量的工作来说明概念隐喻意义中的源域到目标域映射之间的对应关系。而关联理论则探讨具体篇章中产生的意义,表明这些认知效果是如何被最佳关联原则所约束的。
(四)隐喻与转喻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说,转喻也被称为概念转喻,指的是一种概念操作。在这一概念操作中,其中的一个实体(喻体)可以被用来识别另一个实体(本体),本体和喻体在这一概念操作中产生一种相互关联性。如下述转喻例子:
例10:The White House doesnt give any views.
例11:Wall Street is in a panic.
这些例子不是孤立的表达,而是反映了一种一般原则。在这个一般原则里,某个地方也可以表达在这一地方的某个机构。因此,“白宫”表达的就是白宫里的美国总统机构,而“华尔街”指的就是位于华尔街的金融公司,也就是美国金融业。认知语言学研究表明,我们的概念系统里的各种转喻模型是我们使用很多比喻表达的基础。在认知语言学中,转喻被看作是一种突出域,而隐喻的特点是某种形式跨域映射。比如说“钢琴”这一域矩阵包含了其在声音域层面的意思(我们都听到了钢琴声)和乐手域层面的意思(钢琴手今天不来了)。
关于转喻与隐喻之间关系的讨论一直持续不休,尤其是在认知语言学领域隐喻与转喻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上的探讨。关于隐喻的转喻基础通常有四种类型:共同的经验基础、关联基础、范畴基础、文化模式基础。
两个域所拥有的共同经验基础包含的是两个对象互补性域之间的彼此关系。具有转喻基础的常规隐喻包括“更多”就是“向上”、“重要”就是“大”、“相似”就是“紧密”,等等。关联基础产生了更多的拓展延伸,比如说看到某物然后就知道是什么,由此产生了“Knowing is seeing”的隐喻。范畴结构决定了在转喻中所使用的包含关系,这种关系使得范畴成员可能代表的是整个范畴。而文化模式体现在人们理解这一模式所采用的不同方式上。其中最有名的文化模式就是管道隐喻。管道隐喻通过本身就是转喻的抽象过程,产生于由单一转喻提供结构的经验域。
Papafragou分析了转喻作为识别对象的最佳途径,认为转喻是逻辑形式具体化的一种明示手段。[8]Papafragou展示了关联理论如何解决转喻理解中产生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其他的理论都无法解决。我们以下面的句子为例:
例12:The saxophone could not come to London for the VE anniversary.
在这一例子中,如果作为主语的名词短语“The saxophone”指代的是某个人的话,那么这句话就会变得有意义。但是如果这句话中的主语名词短语指代的是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话,那么句子意思就变得无法理解了。Papafragou认为其原因就在于“saxophone”必须是说话人与受话人所拥有的关于这一所指的最佳关联性信息。如果奥巴马是“saxophone”,那么在此情景中的意义表达就无法完成,因为关于奥巴马还存在很多其他方式的所指。因此,通常我们认为转喻应该将所指代对象的身份简单化处理。此外,转喻也可能引发更大的认知影响。为了更好地解释这一特征,papafragou提到了下述例子:
例13:Peter finally married the free ticket to the opera.
在这里,转喻不仅仅是一种指称的表达方式,而且在认知上具有更强的表达效果。Peter娶的是他的妻子,而他的妻子能够获得免费的歌剧门票,这中间有一种非常生动的认知关联。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转喻的研究,特别是在认知语言学的某些领域对转喻的研究,体现了一种互补性的思维模式。基于这种思维模式,我们使用来自于认知语言学和当代语用学(如关联理论)两种理论中的某些概念,它们能够提供对转喻理解更加精细化的理论。而如果我们仅仅使用来自某一个理论视角的概念,那么给转喻理解所提供的理论就显得过于粗糙。
(五)隐喻习得
在完整的隐喻理论中,人们如何在思维和语言层面获得处理隐喻的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的早期发展主要基于相关的体验。Johnson曾就儿童对于特定隐喻话语的不解和最终明确隐喻意义的案例提出了解释。当儿童被父母抱在怀里时,他们能够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温暖和爱意,但是在早期阶段爱意与温暖域并无区别。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两种域分离开来,但是仍然保留了一种形成主要隐喻体验基础的联系,因此他们能体验到一种感知运动体验与主观情感之间的积极关联,使得他们由之前对隐喻的不解转变到最终的明晰。Gibbs通过描述心理发展实验证据提出,儿童具有一种绘制跨域映射的基本能力,他们认知世界出现的意象图式预示着很多概念习得方面的内容。[9]就与隐喻思维图式无关的短语而言,当隐喻意义短语被广泛熟知的概念隐喻诱发的时候,他们对这些短语的学习就要快得多。
关联理论认为,在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与元表征能力上,隐喻习得是能被最好理解的。例如,自闭症患者不能用正常的方式交流,原因就在于他们不能考虑说话人的意图。虽然他们可以使用语言作为代码,这种形式的交际无法比拟语言交际中的创新使用,更不用说语言的隐喻用法了。隐喻的理解需要人们形成一阶表征(first-order representations),而理解讽刺性话语则需要高阶元表征(higher-order metarepresentations)推理,即关于其他表征的表征,如关于思维的思维、关于言语的思维、关于思维的言语等。使用隐喻的能力似乎需要至少能形成一阶元表征的能力。儿童在处理需要更精细的思维解读技巧的其他域之前,他们可能已经学会隐喻了。
认知语言学家关注儿童发展过程中隐喻习得与概念范畴细化之间的联系,关联理论学者则关注儿童思维解读的能力。对会话中弱含义的理解依赖于解读说话人的心理能力,因此隐喻理解作为一种心理理论发展的结果,展现了两种理论之间某种程度的协调和联通,这对于深化和提升对隐喻意义的理解将起到明显的升华功效。
笔者认为,通过扩展认知语言学和关联理论的研究范畴、整合两者的理论范畴形成互补观点,能够极大地提升对隐喻语言的研究,进而对隐喻的认知理论提出更全面的认识。隐喻学者在各自的研究框架下进行各种实证分析的时候,将其置于另外一种理论框架的透视下,能更加细化地解读隐喻维度,从而创造更加全面的隐喻研究理论。
参考文献:
[1] Carston Robyn. Thoughts and Utterances: the Pragmatics of Explicit Communication[M]. Oxford: Blackwell, 2002:44.
[2] Lakoff George, Johnson Mark. Philosophy in the Flesh[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9:74.
[3] Fauconnier Gilles, Turner. The Way We Think: 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M]. New York: Basic Books, 2002:75.
[4] Coulson Seana. Semantic Leaps: Frame-Shifting and Conceptual Blending in Meaning Constructio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118.
[5] Sperber Dan, Wilson Deirdre.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Oxford: Blackwell, 1995:163.
[6] Lakoff George, Johnson Mark.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3.
[7] Lakoff George, Turner Mark. More Than Cool Reason: 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9:8.
[8] Papafragou. On Metonymy [J]. Lingua, 1996(99):169-194.
[9] Gibbs Raymond. Embodiment and Cognitive Science[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208-238.
责任编辑:夏畅兰
Abstract: For metaphor explor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re exist some theories in various dimensions, involving different areas of linguistics, psychology and philosophy.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contributions of capturing essence of metaphor and elaborating the common use of metaphoric language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relevance theory on metaphor studies. It holds that integration of the two complementary perspectives of metaphor can promote metaphor research and provide a more complete theory with it.
Key words: metaphor; cognitive linguistics; relevance theory; complementa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