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挖掘教学资源

2019-09-10 20:34:24黄迪勇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2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黄迪勇

摘要:教学中,教师的旁征博引更便于帮助学生直观深刻理解知识,丰富教学资源的挖掘和引入,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具魅力。对此,教师在教学中便可以通过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以辅助学生的理解,让大容量的课堂提升学生的兴趣,让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从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教学资源的挖掘措施展开了论述,提出了几点教学措施和教学方法,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挖掘资源;教学

一、挖掘生活化资源

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教师在挖掘教学资源时,要尊重知识的产生过程,从知识的来源——生活作为学生学习的起点,作为学生新知的增长点,充分利用起学生在生活中所积累的一些资源,并将其归纳整理,以更加系统的方式整合起来,让生活化的资源作为学生感知理解的基础,从而促进学生系统性思维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的提升,充分发挥生活化资源的作用和效果,让学生的学习得以提升。例如,在《观察物体》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在不同的角度和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时,所看到的物体也是不一样的,教师可以挖掘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资源,如:小猪存钱罐、杨桃等,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中观察相应的物体,让学生在观察中分析不同角度物体的形态。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在熟知的物体观察中,从正方、左侧、上方等方位观察物体时,也就认识到物体观察的不同特点。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将不同的小方块组成一个立体图案时,我们也可以在不同的方位观察,如果我们能将不同视角中所绘制的图形整理出来,我们便可以将立体图形勾勒出来。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生活化资源作为学生的感知基础,学生对新知学习的陌生感降低,学生对新知学习的动力更强,学习乐趣更浓。再比如,在《平行四边形》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教师可以挖掘生活中的一些资源,如伸缩门、伸缩性晾衣架等,让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的特点。通过学生的总结分析,学生认识到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是对边平行且相等。此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利用生活化的教学资源为依托,让学生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稳定性不强这一特点,帮助学生获得进一步的生活感知。在以上教学方式下,学生借助生活化的资源感知学习,学习乐趣更强,对新知的理解深度更深。

二、挖掘活动性资源

活动是增进学生课堂参与程度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教师所组织的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亲身经历、亲身探索、亲自感知和思考,这种方式下的教学,才能让学生真正经历对新知的加工过程,才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知识素养、能力水平。对此,教师可以通过挖掘活动性教学资源,以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可能性》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含义,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并将学生活动的结果投放出来,引导学生思考:三张卡片分别写着唱歌,跳舞,朗诵,小明可能会抽到什么节目?(2)小明抽完还剩两张,接下来小丽会抽到什么?(小明抽到跳舞)(3)最后只剩一张,小雪会抽到什么?(小丽抽到了朗诵)。以上方式的教学中,学生通过抽到不同的签,体验可能性、不可能、一定等概念,让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感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随后,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大小,教师创设如下活动:在盒子中放四个红色小球和六个蓝色小球,并引导学生先估计一下,在下面两个盒子里摸小球,能摸到哪种颜色?有可能摸到黑色的小球吗?摸到那种小球的可能性更大,请你在小组内通过摸球活动思考分析,在可能性大小的影响因素。通过以上教学内容的呈现,活动性教学资源让学生对活动的参与感更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更足,学习乐趣也就随着学生对活动的参与而变得更加浓厚。

三、挖掘直观化资源

在不少学生看来,数学知识是抽象的,是难以理解的。为改变学生的这一认识,教师在教学中便可以通过挖掘直观化教学资源的方式开展教学,让直观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深化学生理解,降低學生对新知学习的难度。例如,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感知分数的意义,体验分数的含义,教师在教学中便可以向学生投放一个长为2m的木条,被截至4段后,每段木条占总木条长的比值,从而帮助学生理解1/4的含义。再比如,教师将小丽妈妈切苹果的图片呈现给学生,平均将一个苹果分成三份,分别给妈妈、小丽和爸爸。随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丽所分得的苹果占整个苹果的几分之几。通过以上直观教学资源的呈现,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分数的含义:分数可以表示整数除法的商,在表示整数除法时,要用除数作分母,用被除数作分子。用关系式表示:被除数÷除数= 。以上教学方式下,教师所挖掘的直观化教学资源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参考性资料,也是辅助学生理解的重要教学资源。

总结

教学资源的挖掘目的,是帮助学生充分感知理解。因此,教师对教学资源的挖掘,需要从辅助学生感知理解角度出发,通过生活化教学资源、活动性资源和直观性教学资源的挖掘,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更加丰富积极的体验,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施琦.挖掘教材资源 增强应用意识——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分数应用题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18(17): 85-87.

[2]史银娟.生活中的数学更能扣人心弦——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12):223+270.

[3]陈珊芬.小学数学课程隐性资源的挖掘[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15(09):65-67.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34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东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4:32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1:43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