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金峰 许文琪
摘要: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具有“中国特色”,连着民族的根,系着中华的魂。现代化发展下,我们需要继续将传统文化弘扬下去,令其展现出独有的魅力。因此,小学教育要充分结合传统节日文化蕴含着的宝贵德育资源,为小学生创设适宜教学环境,多形式地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并在体验与实践中去创新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力争做一位文化的传承者。
关键词:小学;传统节日文化;教学
引言:
我国作为一个文化古国,有着许多优秀的文化思想艺术成果。小学教育作为人生教育初级阶段,有责任承担起培养学生传统节日文化意识,加大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宣传与教育,以便更好地将其传承与弘扬下去。教师要从课堂教学出发,帮助小学生拓宽了解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窗口,循序渐进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去认知与感知,督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养成良好的行为形成习惯,共同将我国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下去。
一、提高自身修养,挖掘教材内容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研究者,应以身作则,每日以阳光积极地面貌去面对学生,作一位有心人,去关注学生的成长变化。为大力将传统节日文化弘扬下去,教师首先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尤其是语文教师,应勤于钻研古籍,悉心学习古典文化,走入课本教材中,去仔细分析与诵读经典文章,巧用计算机互联网平台去搜集更多资料,多元的寻找适宜小学生学习的传统节日文化内容,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与安排,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挖掘课本内容,渗透传统文化
加强语文教学中传统节日文化的渗透,就需要挖掘和理解教材中包含的文化意义。首先,教师应将其中的传统文化观念、内涵等进行提取,面向学生强调到学习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所在,争取引发学生内心的文化共鸣。其次,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不应该直接走入精心设计好的提问与机械训练中,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而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以便于学生发挥能动性自主进行阅读、发现、创造,从文本和现实中吸收人文的养科,在阅读中勾画优秀词句,感受作者想传达给我们的情绪与文章立意所在,在深阅读中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在教学活动中发挥指引作用,协调每一部分课程内容的所占比重,把握好教学的重难点,找寻到恰当的渗入点,有指向性地将教材内的知识点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有机地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引领着学生去了解传统节日文化的基本知识,组织学生借助多种手段,在拥有充分资料信息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分析,你我分别发表着不同的观点,相互地学习与帮助,来一起深入感触传统的内涵。
三、创新教学形式,加强体验感受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教师要积极利用四周的条件,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与可接受能力等,多元化组织起传统节日文化宣传与教育活动,加强师生、师生间的对话交流,携手去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所在。各学科教师也可结合主题为不同年级学生设计了以弘扬传统节日文化为主题的学科研究性学习活动,把握住学生的兴趣点,深入去体验与学习,例如:可围绕“春节为什么贴春联”这一主题,谈谈贴对联的意义所在,以及书写对联与贴的讲究,品味一下古人书写的歌颂春节诗词句,学生在这样的活动当中不仅学到了很多诗词,在文学的浪涛下提高审美品味,真正感触到了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所在,同时收获人生感悟,丰富和完善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
四、丰富课外活动,传承传统文化
课外活动是在日常语文课堂活动的基础之上,集合广大教学资源,有计划性地教学的一部分扩展与延伸到课堂外进行活动,旨在扩宽学生的视野面,促使他们可获得更多的知识。例如,教师可从古诗词中去截选一些易懂的内容,带领学生从历史、文学、地理等多个视角下去品味经典,强化学生对优秀词句、篇章的记忆,同时还可联合学校,一起大力开展德育活动,打造文化长廊,组织各班绘制主题黑板报,开展朗诵经典的比赛活动等,学生们可自由组建小组,发挥自身的特长,五彩缤纷布置长廊和黑板报、教室,热情地走上台去展现自我,在全校形成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氛围。
五、与教育实践结合,综合评价体系
优秀传统继而文化教育不能只单单局限在常规形式,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在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基础上,应当集思广益,努力创新举措和探索新的形式。如:可与教育实践结合,组织学生参与到大型活动当中,针对于一年级新生的开笔礼活动,学生们身着汉服,行古礼,完成一系列庄严隆重的仪式,用这一传统来纪念重要时期。除此之外,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还应与学生综合评价结合,就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对问题解决,给予学生及时的评价和鼓励,建立一个恰当的评价体系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学校内还可组织评优活动,在每一学年末都可组织推选“星队员”,用以表扬学校中的乐于奉献、爱好读书、讲卫生爱环保的同学,学校授予相应的荣誉证书和奖励,用于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扬弃的推进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时代下传统节日文化应被我们扬弃的继承,在更好地环境下降其发扬光大。学校作为开展教育的主要阵地,要采取多元化的形式大力推进,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以恰当的方式和方法创设学习传统节日文化的氛围,渗透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一定能让传统文化之花开遍小学校园。
参考文献:
[1]孙雪梅.试论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及现实意义[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1(01)
[2]王枬,黎天业.传统节日在基础教育中的课程价值研究[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3]羅韬.传统节日文化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J]. 学术交流. 2010(01)
[4]廖明君,萧放.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 民族艺术. 2009(02)
[5]何雯.利用本土文化资源 开展传统节日的教育活动[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9(04)
作者简介:
何金峰(1993.10—),男,汉族,籍贯:辽宁鞍山海城人,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大连长兴岛经济区广福小学班主任,学士学位,专业:小学教育,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许文琪(1993.11—),女,汉族,籍贯:辽宁大连人,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大连长兴岛经济区广福小学美术教师,学士学位,专业:美术学(师范),研究方向:小学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