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莲淑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用学业自我效能感理论来解释学习者在学习中的问题。本文主要以中国知网(CNKY)为信息源,选取2006-2018年有关小学英语学业自我效能感研究的全部15篇文献,从文献题名、来源、发表时间、数据库四个方面,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定量地描述小学英语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内容分析;小学学业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
学习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身是否能利用自身所拥有的知识与技能,顺利地去完成某项学习行为的自信程度,即是个体能否成功的进行某一学习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意味着个体在特定学习情境中从事某种行为并取得预期学习结果的能力。
1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内容分析法是对传播内容做客观而系统的量化并加以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本文是在 CNKI 上进行检索,文献分类目录是社会科学II类,初等教育,篇名为“英语学业自我效能 ”,发表时間不限、文献来源模糊的方式进行检索,检索后就会出现文章题名、作者、来源、发表时间、数据库、下载等信息,而文章题名、来源、发表时间和数据库这四个方面最能体现出英语学业自我效能的研究现状。以检索到的从2006 年—2018年的全部15篇文献为研究样本,从题名、来源、发表时间和数据库四个方面进行内容分析,定量地描述小学英语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现状。
2 研究分析
从文献的题名、来源、发表时间和数据库四个方面对文献进行分析,可以较为全面地分析概括国内小学英语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现状,并且可以为今后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2. 1 题名
通过对 15篇文献题目的观察和分析,根据文献题名中的关键词可以大致把文章主题分为9类,如下表:
从表1看出,关系研究:袁念念(2018)研究表明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情绪、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董艺(2015)研究表明学生知觉到的教师期望、小学生英语学习效能感及成绩三者呈显著正相关。黄祎(2014)研究表明高年级学生英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归因方式与成绩呈显著正相关。陈新华(2016)研究表明小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和英语成绩存在显著正相关。崔红(2018)研究表明人格特质和教师教学风格会对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起到影响作用。郑菲菲(2010)研究表明,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堂环境中情感支持、课堂参与、学习竞争和学习满意度与学生英语学习效能感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影响因素:娄甜(2017)研究结果表明小学英语主体参与式课堂教学对学生自我效能感起推进作用。李静(2017)研究结果表明得出教师影响小学英语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有教师的信任、师生关系等。
策略研究:吴舒(2014)指出通过合作学习能够提升小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孙思齐(2012)归纳了情感策略、榜样示范策略等六种策略。章为静(2018)提出营造英语学习氛围的策略建议。张静雯(2018)建议要正确归因、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等策略。李禹蒙(2015)提出提高兴趣等策略。 陈文娟(2017)提出降低教学难度、多元化评价等建议。李鹏(2006)提出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空间的策略。
2.2 来源
从文献来源来看,只有1篇来源于期刊,其余均为硕士论文,共有 9篇来源于师范大学的硕士学位论文,当中5篇来源于英语学科教学专业的研究生;3篇源于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其余的硕士论文都是源于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研究英语学习效能的文献在知网可搜索到565篇,研究对象以大学生和高职学生为主,以小学生为研究对象的比较少,知网搜索“小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只有26篇文献纪录,研究英语学科的只有15篇。
2.3 发表时间
从文献的发表时间来看,15篇文献的发表时间从2006到2018 年。2017 年发表的文章最多,其中研究专业为英语学科教育的有5篇,这种趋势促使教育工作者非常重视教育心理学,学生的心理品质是在教学工作中不可忽视的。
2.4 数据库
全部15篇文献来源于期刊数据库和硕士数据库,这些文献大部分都来自于硕士数据库,来自于期刊数据库的只有1篇,说明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只引起在校研究生的关注。
3 结论及建议
从文献发表年限来看,近几年的教育领域和教育心理领域的研究生开始关注小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小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必然会引起更多的研究者关注;从文献数据库与来源来看,越来越多高校的硕士研究生研究小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这将会给英语教育工作者提供研究基础;从研究主题来看,主要研究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其它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者试图在研究关系的结果中发现规律,结合班杜拉提出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在实际教学工作当中提出策略,通过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促进小学生正确积极地认识自我及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提高自信心,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在今后的研究当中,以小学生为研究对象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更加丰富,不必局限于调查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提出一些策略的模式。关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在不同的学科、以大、中学学生为研究对象所开展的研究都有丰富的研究成果,可通过多阅读文献了解,从中发现一些可借鉴的规律或研究方法,例如可以多做相关、回归的分析,找出自我效能感在英语学习当中发挥什么作用,它既可以作为自变量又可以作为因变量,还可以作为中介变量,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和情绪、归因、拖延、成绩又有什么关系,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另外,关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测量工具研究还是比较少,适合测量小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工具更加少,为此,学者们和高校学生可以多做这方面的研究。
最后,建议教学工作者学习关于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在英语学科中运用并大胆创新地研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新的研究角度与主题开展研究,提出更多有效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方法,促使小学生对英语学习保持兴趣,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袁念念.小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英语学业情绪与英语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2]黄祎.小学高年级英语学习效能感、归因方式与英语成绩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14.
[3]陈新华.小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调查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16.
[4]吴舒.关于如何提升小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5]孙思齐.试论小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策略[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10):353+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