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若云
摘要:结合国家“自强脱贫,助残共享”号召,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要不断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本文从心智障碍人士的就业困境展开,通过阐述心智障碍人士就业的意义为导向,对无锡市MT天使餐厅的经营方式,探索以自主创业带动残疾人精准就业的可行性。同时对现有的社会工作介入支持性就业的工作指导模式(job coach model)的发展与前景进行探索并证明其存在的必要性。
关键词:支持性就业;心智障碍人士;社会工作;就业
正文
一、心智障碍人士的就业困境
据中国残联数据显示,我国残疾人总人数达到8502万人,而智力残疾达到568万人,截止到2018年,得到康复服务的持证残智力残疾人有83.8万。在现代,大多数国家多重视人民的就业状况,有工作代表着个体有能力养活自己的同时,可以为国家与社会做出贡献,而心智障碍人士作为残疾人群中的特殊群体在就业方面,不仅没有得到相关法规的保护,同时巨大的治疗开销也是全家人的负担,心智残障者在寻找工作方面一直都处于孤立无助的境地。
(一)社会大众认可度不高
访谈1号心智障碍人士吴妈妈说道:“我的孩子从特校毕业后就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每次坐公交车时,总是有人另眼相待,甚至会躲得远远地。”
心智障碍人士大多都没有机会与健全人有足够的沟通与交流,导致他们越发封闭,社会大众更加不了解这一群体,心智障碍人士融入社会的可能性逐渐减弱。由于社会大众的传统观念与偏见的存在,大多数人无法接纳心智障碍群体成为自己的员工或同事,甚至会觉得被侮辱。对心智障碍人士来说,将自身认同为某个群体中的一员是赋予自身权利的过程,但是这样的弊处便是心智障碍人士越发的意识到自己不是健全人群,更加无法适应社会环境。
(二)就业难度大
据2016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为896.1万人,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仅仅占据残疾人总人口的百分之十左右,而心智障碍人士的比例更低,也就是说大部分残疾人无法获得劳动就业的机会与平等地参与到社会交往,很难与健全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心智障碍人士主要是患有认知障碍下的发展性障碍疾病,当他们独自进入社会中去,从与他们沟通到教会他们掌握自己的工作是极其困难的,在目前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大环境中,各大企业看重于利益最大化,经济发展的现状缺乏于对弱势群体的支持。部分企业仅仅是为了响应政策被动招收心智障碍人士以获得国家优惠政策,但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对心智障碍人士不管不问、缺乏关心且变相歧视导致心智障碍人士的就业状况难以持续,心智障碍人群无法融入工作环境,使得就业问题严峻。
(三)缺乏专业辅导
訪谈2号李妈妈说道:“平日我的唐宝沟通的对象很少,就业辅导员很少有机会真正的教他们,一般都是就业辅导员教一次,我们家长教九十九次。”
心智障碍人士需要专业的就业辅导员定期给予辅导支持,尤其体现于支持性就业当中。就业辅导要做到与心智障碍人士从沟通到信任,再到教会心智障碍人士掌握自己的工作,需要就业辅导要坚信心智障碍人士的价值、减少心智障碍人士的恐惧、给予心智障碍人士理解与耐心指导的基础之上,来帮助心智障碍人士掌握自己工作的整个流程是相当困难的。而在中国现实情况中,支持性就业单位中缺乏专业的就业辅导员培训心智障碍人士达到就业的基本目标,针对性与个别化的就业辅导是心智障碍人士不可缺少的培训内容,缺乏专业就业辅导员来建立支持网络是心智障碍人士无法正常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心智障碍人士就业的意义
(一)对心智障碍人士的价值
1.完善心智障碍人士的进行能力建设,维护自身权利与基本需求。就业作为一种获取报酬的行动,能够帮助就业者认识到自身创造的价值,提高自身的能力建设,帮助他们平等地参与到社会交往中去,与健全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2.促进心智障碍者的合法权益,降低资源的环境阻力。通过资源的有效调动,心智障碍者就业有效的进行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工作,促使更多的患者加入群体,使得工作合理化、产业化发展,从而促进入职者的合法权益,减少社会大环境中的不利因素。
3.培育积极社会残疾人观,提高残疾人的自我潜能。对心智障碍人士来说,一方面来说有利于心智障碍人士认识到自己与健全人的差异之处,将自己认同与心智障碍群体从而赋予自身权利,有利于适应该群体的环境通过学习新的技能与方法来在环境中生存;相反,社会对心智障碍人士的片面评价会影响他们的自我认同,导致自我怀疑抑制自身潜能。因此,通过就业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心智障碍者认识到自身的价值,积极进取,实现人生价值,获得幸福的同时为社会做贡献。
(二)对社会的价值
1.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当前的就业环境严峻,大量企业缺乏人力资源的投入,而就业有利于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在社会中释放处更多的物质与精神财富,从而有利于社会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真正的利用人力资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2.多元性创新驱动的有效参与,利于对社会发展提出新的发展要求。美国优生学运动中的Alex Carrel博士出版的《未知的人》中支持通过毒杀来对残疾人和罪犯执行安乐死,而在社会发展与价值观念不同的今天,权利倡导已经成为残疾人的重要力量。心智障碍者将自己看作多元社会环境中独特的一份子,努力的融入社会并减少对自身的刻板印象。心智障碍者的有效参,促使社会出现多样化的标准与产品,这不仅仅是对心智障碍者所获得的福祉,同时也是对全体人类的造福。举例来说,手机原本只是通过语音的形式帮助人们联系,后为了帮助聋哑人士也能有效的运用,于是短信便油然而生。
三、支持性就业
(一)现状
在西方国家,经过多年实践发展,支持性就业逐渐成熟,而我国支持性就业正在初步探索阶段。而支持性就业是一种以"先安置再培训"为原则的残障人士就业安置模式,即在充分考虑残障人士的能力、兴趣并保障其选择权利的前提下,帮助其在融合的环境中获得和从事竞争性的工作。支持性就业将心智障碍安置于普通就业环境中并与健全人一起工作,在工作中得到持续发展且具有相对治疗效果的就业方式。
中国精神病防治的根本症结不是医学问题而是社会问题;精神残疾人的主要问题不是治疗而是回归社会。面对当前的心智残障患者,支持性就业是解决他们精神问题的重要途径,心智障碍患者需要的是一个开阔的环境来锻炼能力,而不是将他们放在相对封闭的残疾人之家里。
(二)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
一般来说,我国的大多数残疾人参加工作有两种渠道,一类是在福利企业中集中就业,另一类是自国家机关、团体、企业组织、城乡经济组织中按照比例进行就业。因此我国残疾人就业渠道比较单一是影响残疾人就业少的重要原因。因此,政府部门需要支持残疾人有更多的就业渠道,为他们完善现存在的残疾人保护的法律法规,给予相应的残疾人自主创业等优惠政策,为残疾人群体提供帮助与支持。另外,政府和相关组织机构应该重视培养残疾人的能力训练,挖掘自身的潜能,更有利于残疾人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比如针对残疾人开展就业培训与心灵疏导,帮助残疾人集中的开展就业知识培训。最后,需要相关部门大力宣传残疾人事业,让更多的企业机构参与其中。
四、无锡市A心智残障中心的MT天使餐厅发展状况概述
4.1成立背景及发展状况
无锡市梁溪区AL心智障碍者支持中心于2012年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是一家社会公益组织。AL心智障碍中心主要针对唐氏综合症患者群体,以关爱唐氏综合症患者、维护心智障碍唐氏儿童合法权益为己任,不断寻求唐氏综合征患者的康复训练、教育和支持性就业等方面社会支持,致力帮扶残障心智残障者走出家庭,融入社会。
在2018年3月时,该中心的成员联合唐氏综合征患者家人联合启动了MT天使餐厅,主要运用唐氏综合征患儿通过改善语言能力而改善自身这一理念。通过这个平台,与普通人有日常交往,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等机会,并且在就业辅导员的支持下逐步实现自主独立生活,像正常人一样有规律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以劳动赢得尊重,用双手创造价值。
响应党中央精准扶贫的号召,针对心智残障者进行就业对接,将无锡MT天使餐厅做大、做强,推广全国各地,倡导心智障碍者地各项权利的实现,让每位心智障碍者有尊严、独立、自主的生活,融入社区,走向社会。自MT天使餐厅开业以来接待来自杭州、宁波、深圳、上海、北京、天津、山东、陕西、湖南等全国各地心智残障家庭,为他们带去了希望,让社会大众看到了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存在。
4.2支持性就业的工作指导模式
无锡市AL心智残障中心的MT天使餐厅项目通过运营,达到服务对象职业康复、社会融入、能力提升的需求,以及对陪护者情感疏导。该餐厅主要运用工作指导模式(job coach model)的就業形式,八名心智障碍人士根据能力水平与残疾程度划分,残疾程度较低的可以从事难度稍高的送外卖、收银等工作;能力中等的心智障碍人士专门收拾碗筷为客人端饭;残疾程度高且能力较低的心智障碍人士则从事折纸杯、扫地等较轻松的工作。该餐厅的支持性就业体现于通过专业的就业辅导员的培训,以职业能力测试指标评估其能力分配合适的工作岗位并给予匹配,观察辅助一段时间后,顺利实现心智障碍人士的就业。同时,餐厅中有两位专职的工作人员(厨师,收银员)来保证餐厅的正常运营。
4.3机构创新行动优势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MT天使餐厅是无锡心智障碍者家庭以自主创业带动残疾人精准就业的一次有益尝试,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透过商业手法运作,合理合法赚取利润让心智残障者们自给自足不必依赖家庭来生活,餐厅将盈余资金贡献于有其他需要的心智残障者,用于支持公益慈善活动。因此,“MT天使餐厅是福利性与盈利性相结合,福利性体现于社会价值,盈利性体现于市场价值。运用市场价值来完善福利性,从而帮助更多的心智残障者通过劳动来获得自身的价值,体现社会价值多于追求企业盈利最大化的现实意义。
该项目有明确的目标且有专业的评估方法与计划。首先,该餐厅通过收集服务对象的相关资料、环境资料(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解释心智残障者的资料与问题,找到服务对象所真正面临的问题,将逻辑关系与整体性质、目的与作用重新阐释来认定心智残障者们的需求,可以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来评估和测量服务对象社会支持网络的规模,并从服务对象主观经验的角度将其获得性质和数量呈现。
五、需求分析
根据实地调研显示,本餐厅以培训16岁以上的心智障碍人士为主,同时也开展特儿家长心理疏导沙龙。该类群体长期处于半封闭状态很少与外界有交往,特校毕业后赋闲在家无所事事;由于服务对象先天智能障碍无法独立参与社会活动以及就业工作,在成年之后,面临着回归家庭、接触社会、寻求就业等种种问题。服务对象需要有合适他们与人交流、学习提升、从事劳作的环境,从而在此过渡缓冲期间内慢慢参与就业、融入社会,从而得到能力提升与职业康复等需求。
该餐厅的支持性就业模式仍然具有一定局限性。一方面,该餐厅需要不断地资金支持才能得以维系;另一方面,支持性就业需要就业辅导员对唐氏综合征患者不间断地给予指导与帮助,但是在现实环境的影响下的难度却非常大。
1.餐厅供给高额补贴薪资,人力资本过高。对于自主创业的小餐厅来说,资金本是需要政府补贴与自身的输入来维持餐厅的正常运营,而支持性就业需要时间的沉淀与社会认同的提升为前提,才能有效的支撑餐厅的正常运转。而以MT天使餐厅为例,该餐厅迫切的需要解决最棘手的资金问题。
2.就业辅导员人才队伍建设不到位。就业辅导员的供给不足使得无法持续性唐氏综合征患者无法持续性的受到社会融入指导。当前专业的就业辅导员少之又少,餐厅只能通过时限性的辅导员支持为唐氏综合征患者提供相应的服务,缺乏指导的连续性与统一性指导;另一方面,餐厅通过宣传获得业余志愿者的帮扶,而志愿者并没有接受长期专业的就业辅导员理念模式的概念理解,缺乏对唐氏综合症患者专业的结构性支持。
3.支持性就业的岗位单一。支持性就业模式下主体复杂、就业难度变量多,该餐厅支持性就业开展服务过程涉及唐氏综合征患者、唐氏综合征患者家属、就业辅导员、企业和残联等多个主体,但各主体之间的需求与愿景也不近相同。举例来说,唐氏综合征患者就业意愿不强、就业愿望局限性强,在餐厅当服务员并不一定是唐氏综合患者的理想职业,但是唐氏综合征患者、企业和残联其他主体基于资源、资金、精力等因素无法满足唐氏综合征患者的理想职业。
4.该餐厅支持性就业推广难度大。在解决就业的背景下,该餐厅为无锡市的唐氏综合征患者提供了良好的栖息之所,但是对于将该餐厅的支持性就业模式推广实施于全国各地难度较大。
六、社会工作介入心智残障服务中心的可行性与策略分析
从上述需求分析来看,MT餐厅就业服务存在着明显不足,而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的助人方法,心智障碍人士也是社会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服务对象,根据心智障碍者社会工作相关理论知识与原则,为心智障碍者提供符合其自身情况的一系列方法与技巧,以心智障碍者目前面对的社会困境和机遇趋势为大背景,提供专业的支持服务。
1.社会工作的服务原则有助于在就业服务中心发挥作用。首先,社会工作者通过全面考虑案主的需要,以案主的角度出发作为一切工作开展的出发点。社会工作者相信案主的生活有价值,信任案主的能力和潜质,站在心智障碍者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其次,社会工作者根据社会层面来介入心智残障认识的就业问题,社工根据“社会来适应残疾”的角度为心智障碍人士考虑,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社会工作的本质是专业助人,通过学有专攻、训练有素科学的专业方法为心智障碍人士服务。美国的Juliet C.Rothman在《残疾人社会工作》中提到对残疾人的有效服务中需要的第二种重要的品质便是有效的实务技能,包括服务人员有效地建立联系、沟通、评估和帮助作为个体水平、社区水平和社会中群体的人发生转变的能力。换句话说,在对残疾人的有效服务中,必不可少专业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的帮助。
3.心智障碍服务中心需要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为指导。社会工作者持守利他主义的理念,满足受助人的需要,使得服务对象提升自我能力。王思斌在《社会工作导论》中提到:对社会工作者来说,在伦理决定过程中,两个核心的价值观是必须考虑的,其一是尊重服务对象的尊严和独特性;其二是努力促成受助者的自我决定,在实践中鼓励服务对象并尊重服务对象的选择。对于心智残障服务中心来说,社会工作者的助人理念是整个中心维持与发展的重要的前提与基础。
4.社会工作的介入社会条件日渐成熟,实践经验丰富。社会工作在大陆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了要“建立一直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要求,该决定为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无数学者在社会工作领域探索前行,结合中国特色推进本土化发展,将社会资源运用其中,如政府、民政部、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工作借助强大的资源开展服务。
心智残障服务中心大多是民办非盈利的社会公益组织,主要是为心智障碍者提供专业的生活就业辅导和相关服务支持,中心的服务对象的需求具有多样性的特点,面对不同程度的心智障碍群体,需要不同的方法与技巧训练。因此,具体的工作内容要求社会工作者专业性与实时性的调整计划来增强中心或机构的适用性,减少心智障碍人士的差异性。
因此,将心智残障中心或机构与社会工作想结合,用专业的社会价值观与方法来帮助该群体就业是恰如其分的。
结语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个体融入社会的基本前提。一方面,对心智障碍人士来说,积极就业可以降低资源的环境阻力、维护自身权利与基本需求、增强心智障碍人士的能力建设,从而提高心智障碍人士的自我潜能;另一方面对于社会来说,心智障碍人士就业有利于社会中各行业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助于多元性创新驱动下带动有效参与,使得对社会发展提出新的发展要求。
目前中国心智障碍人士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人们的歧视与心智障碍人士自身的缺陷都导致他们无法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无锡市MT天使餐厅的探索为心智障碍人士就业提供了新支持性就业的视角。但是心智障碍者如果能通过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入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对于他们与各自的家庭来说,可减少一大部分的负担工作,随之社会大众的宽容度也会不断地增强。
但是社会工作介入心智残障服务中心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就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行性来说,仅仅依靠价值观念的契合是无法完成的。首先,社会工作介入的身份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不论是政府购买服务还是突发事件的需要,还是需要获得社会资源的支持难度不容忽视;其次,社会工作介入后社工的身份转换也需要斟酌,是担任就业辅导员还是行政化的权威角色;另外,社会工作介入心智障碍服务中心面临本土化与专业性的矛盾应如何化解的问题,这些都需要不断地去探索与思考;同时,在社会工作介入后的面临心智障碍者的就业问题支持需要以什么具体的专业方法去完成,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虽然本文是针对无锡市MT餐厅是否需要社会工作介入该餐厅的支持性就业进行了思考,但是笔者认为,需要通过更多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地调研的经历来完善分析过程,需要不断的挖掘与探究其科学性与可行性。
參考文献:
[1]刘璐璐.支持性就业模式下的心智障碍人士就业问题的探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07):281-282.
[2]汪蔚兰,昝飞.美国的心智障碍人士支持性就业[J].社会福利,2010(05):26-27.
[3]杨金转.支持性就业——精神残疾人就业的新模式[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8):7-8+10.
[4]董兴业.精神残疾的概念与社会服务[J].中国残疾人,2008(01):38-39.
[5]潘用梅.残疾人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J].市场周刊·理论版,2019,0(17):0156-0157.
[6]许琳.残疾人就业难与残疾人就业促进政策的完善.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0(1):116-120.
[7]马红英.心智障碍人士社会接纳度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07(03):6-11.
[8]赵现. 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就业服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9]胡月. 残疾人就业服务中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 苏州大学,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