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明俊
一、班主任是德育教育的总指挥
“言传不如身教”,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说一百遍不如做一遍给学生看有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在学生心目中,班主任是最直接效仿的榜样。一个好班主任不仅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导航者。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要保持较强的勤奋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其思想品德和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对他们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深刻的烙印。由此可见,班主任必须更新思想,树立德育是为全体学生提供服务的观念。
二、教师是德育教育的主力军
德育教育无小事,人人参与,齐抓共管,让全体教职员工做到“积极主动、耐心细致地关心每一个学生”,充分体现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从多方面培养学生、教育学生。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需要有人引导他,当他偏离道德准则时及时把他拉回来,引导他走入正轨。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做一个细心人,深入学生生活中了解学生,积极开展个别谈话与反映他们心声的集体活动,用“因材施教”的方针,重视做好转化工作,变简单灌输为启发诱导,变消极约束看管为积极自我管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想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德育,走进学生的情感生活圈,必须主动对他们关心,以平等的身份参加学生组织的各种主题活动,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赖。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与老师的心灵碰撞,产生互动。
老师要主动向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表现,介绍学生在校内的表现,介绍学校教育的计划和对学生的要求,向他们宣传教育的意义以及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交流教育经验,共同探索教育学生的方法,提高思想教育的可实施性。在取得家长的联系,向家长反映学生情况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首先要尊重家长,抱着和家长共同研究、探索的态度,其次是向家长反映的是真实情况,而不是告状,所以语气要委婉,方法得当,既反映缺点又反映优点,既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能起到促进的作用。教育是长期的,持久的,因此,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应是长期的,持久的。
三、家长也是德育教育的主体
人們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第一课堂”,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拓宽一个空间,形成家校共建和谐体,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水平,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共同关爱学生。比如:定期召开家长会、建立家长QQ群、微信群等,架起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交流的桥梁,形成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继而融洽了家校关系,形成学校工作家长支持,家教困惑学校帮助的良好局面。
四、坚守教室内与教室外这一德育主阵地
其实在我们各科的教材中,有许许多多的内容都渗透着德育的原则和元素,关键在于我们该去如何挖掘运用并最大程度的将其渗透到我们的课堂教学当中去。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与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恰当运用各种传统的、现代化的教育媒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好一个设计者、组织者、材料提供者、鼓励者、参与者、评价者。按照教学的自身规律,认真进行课程改革,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培养具有高尚人格、美好心灵和丰富知识的一代新人。
其次,实践活动也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二课堂,是思想道德教育行之有效的载体。学生的优良品德不仅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也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提高。同时由于中学生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积极好学、求知欲和上进心强,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实践活动恰恰特别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能满足他们的多种需要。如讲各班教室后面的黑板和墙面都充分利用起来,设立学习园地、图书角、光荣栏、德育小角等,让它们也成为对学生进行各种教育的文化阵地。
再者,校园文化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如在美化校园环境的同时,就朝着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去设计,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拓展知识,开阔眼界,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再如时时保持整洁并有良好的秩序环境:地面无纸屑杂物,墙面无球印脚印、无乱涂乱刻乱贴,让优美的校园环境潜移默化地熏陶每一个师生的心灵。
五、让德育在各项活动中开花结果
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举办体艺节、美德少年演讲,书画展;举办防溺水、防消防、防交通事故的专题讲座,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的宣传教育。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开设亲情小屋,为学生提供心理倾诉和咨询的平台等等。
总之,道德教育的内涵深刻、涵盖深广,其途径多种多样,其方式丰富多彩,作为教育工作者,理当不断探索,提炼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为学生的未来奠定夯实的道德品质基础。